喜欢深沉的“小红帽”
2016-11-14石家庄市大丰屯小学范梅双
石家庄市大丰屯小学 陶 林 范梅双
喜欢深沉的“小红帽”
石家庄市大丰屯小学 陶 林 范梅双
【案例呈现】
小美是小学四年级的女生。一年四季,她总爱戴一顶红色的小帽子,被同学们称为“小红帽”。在班里,她的“童真”出了名:她会对正在上课的老师做出善意的提醒:“您的头发有皮屑,该洗了。”升旗仪式上,她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冲上前台,给正在“国旗下讲话”的同学正一正衣领。集体跑操的时候,为了更正体育委员的一个细小动作,她会冲出队伍,大喊大叫……然而,小美平时的表现,却与她在种种大场合的“多管闲事”截然相反,她喜欢静坐在班级一角,托起下巴想事情。别人和她聊天,她总会叹口气说:“哎,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烦恼和忧愁总是很多……”小美喜欢独自叹息,好像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表达和释放情绪的时候,从不给别人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可害苦了她的班主任,每逢学校举行重大仪式,总会担心小美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分析与思考】
小学生的模仿性强,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小问题,往往有成人生活的影子。小美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她跟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工作非常辛苦,回家后经常长吁短叹,很容易把小美当做情绪的发泄对象。小美从小就读懂了母女之间的生活规则,她懂得表现出和母亲相同的情绪,使自己的表现更迎合妈妈的思想。她的慨叹,正是妈妈生活的真实写照。
合理心理干预的起点是改变孩子的家庭成长土壤。为此,我对小美母女进行了短期的心理咨询,发现她们面临的相同的问题是缺乏他人的关注。小美妈妈希望小美爸爸生活在她们身边,却不能改变现实。小美希望妈妈能倾听自己在学校的所思所感,却发现自己每次都是听众,妈妈的烦恼和自己的一样多。为此,我对远方的小美爸爸提出建议:对亲子关系倾注更多情感,比如,充分利用手机、QQ等现代通讯方式让小美多听到、看到自己的音讯。班主任将校讯通发到小美爸爸的手机上,每天晚上,小美爸爸都会将校讯通里布置的作业通过电话及时告知小美,并鼓励她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小美每周至少一次主动向爸爸电话汇报自己在学校的种种表现。坚持四周后的效果是,小美已经能够和同学正常交流,遇到老师还会主动打招呼。
当然,引领小美的心灵回归集体,还需要一个可以替代其母亲角色的生活玩伴。考虑到小美更接受比自己大的朋友,在班主任的协助下,上下学和小美顺路的六年级女生小范就有了“新任务”。她每天和小美一起写作业,聊天,读课外书。周末,小范还以小美喜欢并接受的生活方式适时介入,比如和她游公园,拉着她到别的同学家作客,引领她和更多的伙伴交往等。通过建立稳固的友情关系,小美的无聊感叹少了很多,久违的笑声回来了。
心理干预的最高点是鼓励孩子自我成长。小美常常在重大场合有“惊人之举”,和她对身份角色判断不清有关。短期心理干预结束后,我和班主任商议,在班里开展了“仪式教育的情感释放”活动——为小美精心准备了适合她实际情况的成长主题班会。班主任拍摄了许多小美在生活中与伙伴交往的照片,做成幻灯片。鼓励小美做主持人,组织大家一起玩丰富多彩的游戏。游戏中,师生配合,对小美的优秀表现报以热烈的掌声。小美在主持人的角色里,悦纳自己,关怀他人,唤醒了那个深埋心底的“自我”。班会结束后,小美高兴地向大家鞠躬致谢,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她太需要被大家关注了,太渴望被接受了。
从此,我们见到一个性格回归、自信阳光的可爱女孩。请关注我们身边那些喜欢深沉的“小红帽”们吧,请用睿智的教育光芒,照亮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