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所认识的孟建民1)

2016-11-14崔愷CUIKai

世界建筑 2016年10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

崔愷/CUI Kai

采访:张利/Interviewed by ZHANG Li

整理:叶扬/Edited by YE Yang

我所认识的孟建民1)

崔愷/CUI Kai

采访:张利/Interviewed by ZHANG Li

整理:叶扬/Edited by YE Yang

1 与孟建民相识

我印象里第一次知道“孟建民”是看到第一届大学生设计竞赛获奖名单的时候,竞赛由《建筑师》编辑部发起,当时在全国很有影响。参加这个竞赛的大学生以“老八校”2)为主,当时各校在竞赛中的表达方式各有千秋,看起来很不一样。我们天津大学的特点是“小钢笔画”,重庆建工学院的水粉画得非常好,东南大学擅长的是钢笔淡彩,孟建民的作品也是钢笔淡彩。作为东南大学的设计风格代表,那次孟建民展现出建筑的文化性令人印象深刻。当时天津大学虽然也有建筑历史、测绘等课程,但在设计和教学取向上比较重视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而东南大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文化的传承性,在当时反而很有特点,有一种文人的风气。

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工作。1985年年底,我被选派到深圳的华森公司3)工作了4年多。记得当时听说孟建民也到深圳了,在东南大学分院工作。虽然都在一个城市,但我们并不认识。华森有东南大学的毕业生,有时会说起他。真正开始面对面接触,是在2000年以后我往来深圳参加建筑师的活动中逐渐与孟建民熟悉起来。我觉得孟建民为人谦和、厚道,比我更有开拓性。我虽然在深圳工作几年,但1989年院里要我回京工作,我就从深圳撤回了北京,而那时特区很有活力,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当时孟建民积极进取南下,我们则比较保守。他在深圳带队创业,最后落户深圳,很快成为深圳市建筑研究总院的领导者,说明不仅很快适应了那里的竞争环境,而且也能够驾驭它,显示了管理的才华,我很钦佩。

我印象里,当时有人说“南有孟建民、汤桦,北有崔愷”,实际上是对我们这些77、78届新生代的一种关注。虽然我们从不同的学校毕业,有不同的成长路径,但碰到一起时共同语言很多。一方面,我们都是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以后的建筑师,大家对社会背景有共识,同时有一种情怀,对国家的建筑发展有一种责任感。我们也会讨论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国外建筑师在中国占据了市场,中国建筑师怎么应对;房地产的发展对于建筑创作有什么影响。我们见面常常交流建筑师关注的热点话题,谈论我们面对的时代和专业发展的状况,感到彼此之间有共鸣,很投缘。

2 孟建民的建筑特点

到今天,我真觉得东南大学在建筑教育中强调文化传承性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天津大学上学的时候,徐中先生4)身体不好,早就不教课了,我也只见过他一次,沒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只是听许多老师向我们介绍徐先生的风采。但东南大学建筑系从杨廷宝先生、齐康先生到孟建民这一代,能比较明显地感到三代传承。尤其是齐先生,他作为杨廷宝先生的秘书协助杨先生完成了北京的和平宾馆。我最早见到齐先生的文章是他写自己跟着杨先生做和平饭店的设计,记录下了这个过程。孟建民又是齐康先生的学生,我想他做设计一定得益于这样的传承性。除了上学时候我所知道他的获奖作业以外,后来他跟齐先生做了几个项目,很有影响。比如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

那个时候,“国际式”建筑在行业里面已经成主导,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在全国普及,各地似乎都呈现出了相差不多的建筑面貌。而当时,以齐康先生为代表的东南大学好像有着某种坚持,延续着中国传统建筑的脉络,同时又在创新,许多项目都有新的探索。由此,我也对孟建民建筑设计的传承性有比较深切的期待和深入的观察。

记得他曾经参加了中山大学永芳堂的设计竞赛,那是一次有全国性影响的建筑竞赛,孟建民获得一等奖,但因种种原因没做施工图,项目完成后与他们原创有不少出入。当时我们还未相识,但是他的设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其中表现了非常好的创新力,展现了建筑师基本功的训练。因为设计纪念性建筑很讲究章法,比例、尺度要经过仔细推敲,从孟建民的作品,我看得出他的设计功力是非常扎实的。

此后,孟建民做了相当多的项目,我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行政办公类建筑与文教建筑。

我见到合肥政务文化中心时,它已经建起来了。当时全国建了很多政府办公楼,普遍比较古板,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而老孟的设计是现代建筑的手法,有一点儿让我想到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建筑群,圆弧形的高塔形成了比较强的向心力,轴线也十分灵活,对周围的环境有着多向的呼应,与景观、视角都有很好的关系,建筑本身也不拘谨,绝对不是那种只能在一个角度看的建筑。虽然建成时间比较早,但这座建筑今天看来还是一个坐标。

他的另一个代表作是昆明云天化集团总部。我是在行业评优会上看到的,十分震撼,现代主义的建筑,有点儿像巴西利亚的英雄主义建筑风格,追求几何的美学。企业总部竟然可以做得有声有色,听说造价还比较低廉,让人赞叹。

1 中山大学永芳堂实景

从老孟的代表作品,能感到他出色的设计功底,无论传统形式,还是现代风格,形态推敲和把握都很严谨,与那些只能看大致样子、仔细一看都是破绽的建筑有天壤之别。而他也并不固定只做一种类型的建筑,适应性很强。他骨子里面有英雄主义情怀,有追求,对于尺度、对于美学带有歌颂的意味。我认为创作要想做得好,做设计的时候需要积极的正能量,我觉得老孟的项目有正能量。

我们曾一起策划了东莞理工学院的集群设计,孟建民当时做一个教学楼群。虽然建筑造价、施工质量、工程控制都有种种条件局限,但他巧妙地利用基地狭长的特点,将整组建筑设计得很开放,营造了许多开敞的灰空间,表现出了对教学和学术交流的新理解,在集群中做得有特色。

我跟孟建民有一个共识,作为“大院”的建筑师,做项目有时候很难有很强的控制力,业主不一定配合,条件不一定好,有些项目拖拖拉拉很磨人,造价和细节质量也不好控制,但是最重要一点就是大策略要正确,比如在这个环境中空间要开敞,要让几个教学楼形成积极的对话关系,要促进建筑内外空间关系相融。可能有人不喜欢这个建筑的造型,可能认为有的地方太锐利,但是它的设计方向我认为是正确的。

第二类,是孟建民做的专业性设计。

他设计了很多医院,多数是超大型医院。设计中有创新点,结合深圳的气候特点,像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这样的项目改变了我们对医院原本的固有的概念。我们本来会认为医院功能性强,设计会不太好看,各种体量堆在一起,但孟建民设计的医院,引入景观,空间开放,顺应专业流线组织,工艺也很清晰,造型简洁而细腻,十分优雅。医院可能算是建筑设计中最复杂的类型,建筑师最受制约的,能够设计到这个程度,我觉得也不错。

另外一个项目是老孟设计的口岸——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这种交通建筑做起来特别麻烦,不是在于设计多么复杂,而在于协调十分困难。多少部门要在其中发表意见,通常协调半天把建筑的锐气做得都没有了,最后只能把工艺排好,设计一个顶、做点装饰。但孟建民设计的口岸建筑,用设计语言强调人流车流的导向,大空间大尺度建筑中有不少引人瞩目的细节,强调了动态中的美学,设计十分精彩,既现代又符合气候特点。

第三类,我个人认为孟建民擅长设计有革命者情怀的纪念性建筑。

我们到现场看过渡江战役纪念馆,它位于巢湖边一个新区的非常空旷的场地上。虽然它本身的规模不大,但好像为其后的建设建立了一个区域的标尺。后来我正好参与旁边文化建筑的设计,对此更有感触。渡江战役纪念馆总体控制非常到位,力量感很强,抽象的隐喻,给我的印象非常好。稍显遗憾的是室内展陈,可惜这是建筑师无法控制的。

还有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在藏区,宗教信仰特别重要,做一个小建筑也是一件大事儿。孟建民处理得很好,将纪念馆设计得具有精神感召力。有点像在高原的土地上裂开一条缝,从精神意义上能够跨越,能够缝合——不仅仅是对地震的创伤缝合,甚至到民族间相互理解的层面都可以有深层的解读。地面以上保留的坍塌的房子实际上很矮,他干脆在地上设计了一道墙,将纪念馆置于地下更大的空间中。如果做不好,很容易将地下空间设计得过于简单,而孟建民把楼梯空间做得非常震撼,光、色的效果强烈,展览空间朝向地震遗址的切口,从裂缝中仰望,很有纪念性和体验感。后来我出了一个小主意,建议他在那道墙上镶一行转经筒,将藏人祭拜轮回的意义表现出来,更容易让当地人理解,老孟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后来他还经常提到此事,让我觉得他做事、做人非常宽厚。

3 本原设计与本土设计

我们平常忙于设计实际项目,并不是初始就有自己的理论研究,实际上都是反过来,做了很多设计后再总结、归纳。

孟建民原来出过几本小书,其中有一本叫《失重》,探讨了几个研究性设计。他有这种理想,做的设计并不都是为了实现,有些东西还带有一定的研究性、批判性,有的还获得了实用专利。他提出“本原设计”带有他内心的反思——“健康、高效、人文”。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与经典的建筑学意义上的指导方针“实用、经济、美观”有些对应联系,也更提升了一步。我与他谈过我的这种理解,他说这是别人第一次向他解读这个对应性。

“健康”与“实用”,都是在考虑通过建筑给人提供健康的生活场所,不仅是简单的遮风避雨,也涉及到现在大家谈到的室外内环境对人的影响,总体来讲,是在思考怎么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今天谈到绿色建筑、绿色生活的时候,实际就是应该用绿色的、健康的空间来引导健康的行为和生活。

2 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楼群总平面图

3 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楼群平面图

“高效”与“经济”,我们有时候片面强调经济上的便宜、低造价,这容易走向反面,变成简陋的建筑。在可持续这样一个情景下,对“经济”的看法早超越了造价。“高效”本质上既考虑材料的价格,又考虑到材料本身是不是能够高性能地完成建造、满足物理需求与使用要求。人类文明发展中技术不断地演进,扩展了经济性概念,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思考空间。

“人文”与“美观”,我多次提过“美观”是一个很普适的评价标准,但也因此不太能够真正地解决建筑的地域性问题,容易变得比较抽象,一栋美观的建筑如果放在哪儿都美,那么会像艺术品,跟场地没关系。而建筑的价值是具有人文性和地域性的,地域性不完全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历史,用“人文”去替代“美观”或者说作为“美观”更高层次的一个要求,对建筑来讲是更具体的要求。我非常赞同。

总体来讲,我觉得他对设计本原的思考,是建立在对这个时代建筑发展如何回到基本点同时又如何应对当下新的情况的。这个时代,我们的建筑应该如何呈现?我觉得孟建民的本原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个人很支持他的想法。

“本原设计”与我2009年提出的“本土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本原设计”,是对建筑本体的一种自我要求、自我约束。“健康、高效、人文”是对建筑设计原则性问题的探讨。“本土设计”强调外界因素对建筑本身的响应性的要求。两种主张,一个内在,一个外在。“本土设计”是我试图让我的建筑产生地域性的应对性变化,我从外界找到应对的条件性因素,寻找某种依托。就设计策略来讲,我更关注外在。就像一个盒子,我认为它放在具体环境中应该有对具体环境的反应,我要尽可能从周围的因素里找到将这个“盒子”变得特别的条件。而孟建民的“本原设计”把“盒子”里面装的东西提升了,更关注它的内在。我相信把“健康、高效、人文”反向拓展开也肯定要考虑建筑对地域的应对性、对环境的响应性。我们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只不过是向内看还是向外看。今天中国建筑设计当中,这两种思考方式应该都有着代表性。

4-6 东莞理工学院教学楼群实景

4 我们这一代建筑师的初心与责任

从大型设计院机构自身的性质以及社会对于这样机构的要求来看,当总建筑师或当院长、副院长都要有行业的责任感,从历史的角度,都需要处在这种位置的人有一种对行业发展担负责任的信念。孟建民在深圳总院,我虽然不是特别了解,但应该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听说深圳总院是在原来地方的几个设计院基础上建立起的联合体。这么一个大院很难管,在深圳这样非常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怎样能够形成凝聚力?怎么形成建筑的创作价值观?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孟建民不仅仅当总建筑师,而且当院长、董事长,说明他很有应对能力,在设计院里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和管理作用。

到今天,深圳总院伴随着特区发展在深圳做了大量项目。我曾经向老孟建议应该写写他对深圳发展的理解,谈谈自己的设计跟深圳成长、发展的关系,这很有意义。当然,老孟的创作也不局限在深圳,尤其是他在安徽和其他地方也做了不少优秀的设计,和不同地域的发展都有许多相关性,应该记录下来,总结一下。

我原来没有想到,他会从董事长的身份回归到建筑设计师这个角色。他还是有“不忘初心”的情怀。卸任以后,他重办工作室,搞学术研究。

我个人觉得,这种追求,可能也是大院建筑师的一个特点。一般说大院的学术带头人对企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会放弃作为建筑师的自我定位。

我们毕业的时候没有现在年轻人常有的惶恐,那时整个社会10年没有建筑师、建筑教育,设计院要面对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大建设需要,但缺少年轻的建筑师。我们设计院自己办大专班培训,老工程师带年轻人,教他们画图、做设计,以解燃眉之急。社会上特别急切地需要毕业生,是我们作为建筑师大展宏图的机会。后来,组织需要我们做些管理,我们也服从任务认真去做,但是,设计是自己一辈子的追求,一种历史责任,不肯放下。这不像其他职业,走仕途或者“下海”,就不会再从事之前的专业工作了。我们学了建筑,一辈子当建筑师,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坚持。有这种想法并不是说我们当时的价值观有多成熟,而是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带给我们这代人的时代烙印。

孟建民这种坚持,我觉得值得思考。他当选院士,我们大家很支持他,实际上也因为他不光在深圳,也在全国积极推动建筑学术方面的发展。除了完成好自身的任务,也积极为行业发展做点事儿,他有这样的责任心和担当。

当选院士以后,自己做多少项目、额外的荣誉,这些东西慢慢看得淡了,更多应该是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在社会、政府等各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以为行业呼吁,做点实实在在的推动建筑发展的事。常有人问,中国盖那么多房子有没有世界影响或者被世界认同的建筑,我觉得至少现在还不多。从学术发展来讲,需要思考我们的建筑文化怎么发展,原来叫“与世界接轨”,现在是在并行、参与,继续迈进,这需要一代代人努力推动。在盛世的时候,尤其大建设的年代建筑师应该站出来。我期待和孟建民从这样一个角度上有新的合作。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宽容的心态。以前我们有些前辈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好恶分明,有一些排斥性。我曾经与老孟聊过,到了这个位置上,我们不宜以个人的爱好或者个人比较窄的专业兴趣来看待建筑创作,而应该尽可能让更多不同的声音并存,哪怕争论,这才能够鼓励建筑文化的发展。我不敢说我们这代人能不能起到这个作用,但至少在处理事情上,这么做会更好。

7 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实景

8.9 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实景

10 《失重》封面

注释/Notes

1) 本文基于2016年9月2日崔愷访谈整理而成。

2)“老八校”指建筑老八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最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8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已更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身东北大学建筑系)。3) 1980年,建设部建筑设计院(现中国建筑设计院)和香港森洋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设计企业。

4) 徐中,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

MENG Jianmin in My Knowledge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2016-10-10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当建筑师
有种设计叫而专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