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16-11-14栏目主持天妮
栏目主持:天妮
简讯
栏目主持:天妮
中国建筑师张轲荣获2016年阿卡汗建筑奖
2016年10月3日,在阿布扎比阿莱茵贾希里城堡举行的阿卡汗建筑奖颁奖典礼上,市政事务部主席兼交通运输部主席兼阿布扎比执行委员阿韦达·马拉(Awaidha Murshed Al Marar)宣布了2016年阿卡汗建筑奖获奖(Aga Khan Award for Architecture)名单,中国建筑师张轲的“微杂院”项目当选,张轲也成为继2010年李晓东之后第二位获得此奖的中国建筑师。阿卡汗建筑奖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之一,由阿卡汗四世殿下于1977年创立,每3年评选一次。阿卡汗建筑奖关注转变与提升建成环境质量的建筑作品,旨在奖励包括在当代设计、社会参与、历史保护、环境改善等各方面均有优秀表现的项目。2016年阿卡汗建筑奖共收到来自69个国家的348个报奖项目,评委选取19个入围项目,最终评出6个获奖项目。茶儿胡同8号“微杂院”是张轲领导的“标准营造”团队继“微胡同”之后,集合大栅栏与社会各界的资源与支持,共同努力完成的项目,再一次探讨了“杂院共生”新模式。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获得2017RIBA皇家金质奖章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日前宣布,巴西建筑师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图1)获得了2017年皇家金质奖章。保罗·门德斯·达·洛查出生于1928年,是继奥斯卡·尼迈耶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巴西建筑师。他在1970年设计了大阪世博会巴西馆,1972年入围蓬皮杜艺术中心设计竞赛决赛,2000年,他为当时巴黎申办2008奥运会设计场馆。保罗·门德斯·达·洛查还是2006年第二十八届普利兹克奖得主,他素以对清水混凝土和钢筋具有煽动性的运用为建筑界所认可,他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大胆运用简单的材料营造出诗意的空间。RIBA皇家金质奖章设立于1848年,历届获奖得主有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16),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2000),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1983)等。
2016RIBA斯特林奖公布
英国卡鲁索·圣·约翰建筑设 计 事 务 所(Caruso St. John Architects)凭借纽波特街画廊(Newport Street Gallery,图2),获得了2016年英国皇家建筑学会颁发的斯特林奖(Stirling Prize)。评委评价道:“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用了非常聪明的解决方法,实现了新与旧的诗意共存。”建筑整体是由5座房子组成的,特殊之处在于新旧混搭。位于中间的3栋楼建于 1913 年,在维多利亚时期是为伦敦西区剧院制作木器与风景画的作坊。而位于两侧的两栋是新建的,其中一栋的屋顶呈别致的齿状,顶部采用了玻璃窗透光。设计师使用了特制的红砖来装饰新楼的外墙以实现与3栋旧楼在视觉上的和谐。外观上,5栋楼因使用了共同的红砖元素被紧密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却又保留了彼此的个性。内部,这五栋楼是相连的,开阔的空间能够放置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作品。这座位于伦敦南部的画廊,从2015年开始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第七届APEC建筑师项目理事会在马来西亚召开
2016年10月9-11日,APEC建筑师项目中央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 APEC建筑师项目是为落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签署的多边合作协议,由APEC人力资源发展工作组(HRDWG)发起的专业人员跨境服务项目之一。该项目于 2000年开始筹备,于2005年正式成立了APEC建筑师中央理事会。理事会目前有14个经济体成员,中国是最早参加该组织的成员之一。作为第八届APEC建筑师项目理事会轮值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日前从马来西亚APEC监督委员会主席埃萨·穆罕默德(Esa Mohamed)手里接过APEC轮值主席秘书处证书(图3)。埃萨·穆罕默德也是国际建筑师学会(UIA) 的主席。第八届APEC建筑师项目中央理事会将于2018年在中国举行。
何镜堂作品展在威尼斯建筑大学开幕
应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大学前任院长马里诺·福林 (Marino Folin) 先生邀请,何镜堂院士在欧洲的首次作品展计划于2016年10月10日至11月15日在威尼斯建筑大学CA’TRON校区展出(图4)。此次展览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为主题,经过近一年的策划与筹备,在何镜堂院士众多项目中挑选出10个极富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从而诠释其建筑创作哲学。此次展览涵盖博物馆、纪念馆、大学校园、旧城改造等多种类型。作品的规模尺度、地域文化也各具特色。在展陈方面,模型、图纸、视频以及装置紧密结合,形式多样、内容翔实,尊重地域特点、强调文化传承、紧随时代进步的设计理念将通过这些作品表达展现。
《对话式设计——gmp建筑师事务所建筑作品展》巡展在京开幕
受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走进外企》系列活动邀请,《对话式设计——gmp建筑师事务所建筑作品展》巡展于9月12日在北京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开幕(图5)。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路教授、宋晔皓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副总建筑师祁斌,gmp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施特凡·胥茨(Stephan Schütz),中国区合伙人吴蔚,项目合伙人施蒂芬·瑞沃勒(Stephan Rewolle)出席了展览开幕仪式。该展曾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越南、巴西和智利巡回展览。此次展览重点展出12个由gmp担纲设计、新近落成或尚在建设中的国内外重要项目,包括外滩SOHO、广州博物馆、珠海博物馆、苏州第二图书馆、苏州工业园体育中心、上海杨浦区德法学校及曼海姆美术馆等项目。展览持续至9月29日。
“一带一路”建筑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
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共同承办,中国建筑学会协办的“‘一带一路’建筑发展论坛”于2016年9月24日在西安顺利召开。
论坛开幕式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科楼一楼报告厅举行,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苏三庆主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晓君校长,以及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李金柱副主任分别致辞。中建西北建筑设计院张锦秋院士,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小东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愷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加平院士,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孟建民院士,同济大学常青院士,中国工程院二局高中琪局长,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中国建筑设计集团总经理周文连,清华大学庄惟敏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梅洪元教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中建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同济大学吴志强副校长,原西安市副市长乔征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随后的主会场学术报告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加平院士的主持下,张锦秋、何镜堂、王小东、崔愷、常青院士分别作了报告。王建国、孟建民两位院士分别在东楼一层和四层的报告厅主持了两个分会场,就“‘古丝路’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新丝路’城市和建筑发展”的主题展开,庄惟敏、赵元超、吴志强、刘克成、赵万民、陈同滨、丁沃沃等嘉宾分别就主题作了相关报告,梅洪元、张颀、韩冬青、孙一民、李保峰等嘉宾与会。此次论坛一方面回顾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富建筑文化遗产和宝贵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展望在新时代下,“一带一路”城市、建筑的发展战略,分享、交流今日的建筑创新与智慧,共同探讨丝绸之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筑设计及理论的未来,分享和交流建筑领域的经验,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更具积极作用,对制定新时期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小院儿的重生”2016白塔寺院落更新国际方案征集优胜奖揭晓
4个月前,5月29日,主题为“北京小院儿的重生”的2016白塔寺院落更新国际方案征集于在意大利威尼斯启动,此次活动由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世界建筑杂志社承办,是白塔寺再生计划的一部分,在世界范围内面向所有对建筑设计、对旧城更新有兴趣的设计者,为位于白塔寺片区的分为3个组团的12个院落征集改造方案。希望能以设计竞赛的形式让更多人关注分布在北京旧城之间形成旧城肌理的普通小院儿,再诠释,再创造,为白塔寺地区和中国众多城市中类似的旧城区提供未来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方案征集参赛注册团队845组,收到来自国际、港澳台及中国大陆的参赛有效报名共计427组,实际收到设计作品270组。经过评委的严格评审,从中产生的24组入围作品,进行深化设计,参加了于9月30日在北京妙应寺白塔旁的宫门口菜市场举行的现场终评。
出席2016白塔寺院落更新国际方案征集终评活动的评委有:ArchDaily 主编戴维·巴苏尔托(David Basulto),西班牙规划师、建筑师、哈佛设计学院 GSD 教授、前巴塞罗那市总规划师胡安·布斯盖兹(Joan Busquets),阿卡汗奖全球总监法罗·德拉沙尼(Farrokh Derakhshani),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吕舟,北京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荣誉教授、荷兰设计知识体系研究中心负责人亚历山大·佐尼斯(Alexander Tzonis),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世界建筑》主编张利。其中,胡安·布斯盖兹与施卫良担任此次评委联席主席。方案征集评委之一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教授张永和通过视频进行了作品评价和阐述。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范路主持,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菁、视频品牌“刻画”产品开发总监陆晶靖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点评,现场参赛者、各界媒体人、观众及周围居民,共约有300人参加了此次现场终评。
24组入围作品经过网上展示,通过本次方案征集官方网站及微信投票,截止至9月30日16时产生了1项最受欢迎作品。各入围团队在终评现场陆续进行了近8小时的答辩,评委会经过讨论,共同决议,从3组24个入围作品中评选出A组(图6)与C组(图7)的优胜奖作品,B组团优胜奖空缺。
此次方案征集中出现的许多作品针对白塔寺片区居住、生活空间与居民日常需求、城市发展的矛盾提出了富于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实施可能性与片区的具体情况有着深刻理解,将为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未来发展带来启发,也将为面临同样问题的中国其他旧城区域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不久的将来,入围作品中符合设计导则及具有报建可能的方案将由主办方另行委托,实地实施。作为构成北京旧城基础“细胞”的小院儿,未来将通过这些设计焕发怎样的新生,令人期待。
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历史风貌保护区分会场开幕式在京举行
9月23日上午,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再生计划”分会场开幕式在西城区宫门口东岔菜市场举行。白塔寺再生计划是一个长期的城市更新计划,该项目以白塔寺历史胡同街区为背景,结合公众参与、建筑及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形式,用一种温和的发展方式将设计思维和文创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计划之中。2016年的白塔寺再生计划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推出“城市研习与共享未来”的主题,深入开展一系列为白塔寺区域特别制定的举措,并侧重“设计教育的未来和文化共享”,针对白塔寺区域的复兴方法进行务实的探索。2016白塔寺再生计划整体项目分为3个部分,包括世界学院、白塔寺印刷俱乐部两个知识创造中心,以及一系列白塔寺设计创意项目。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涵盖北京市9个主要核心区的26家机构及天津、河北地区共28个分会场。所有的文化交流活动、展览项目从9月23日开始,至10月7日结束。
2016北京设计周什刹海分会场开幕式在京举行
在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9月23日-10月7日),什刹海景区围绕“什刹海·漫生活——设计之旅”主题,举办了“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主题开幕式”、“特殊设计空间——‘Salvation运河之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什刹海商户主题创意活动”等创意设计活动(图8),将什刹海老城区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前沿时尚设计结合,提升传统旅游区的消费品味和旅游新形态。9月23日,“遇见什刹海”在什刹海西海西沿10号院开幕。什刹海9个重新改造的院落亮相,探索旧城更新新模式。院落改造项目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设计的乐春坊1号院,李兴钢+创意品牌:智库咖啡设计的护国寺西巷37号,王维仁+创意品牌:理想国设计的苇坑胡同14号,刘克成+创意品牌:虫儿影像设计的金奖胡同5号等。
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前门东区分会场开幕式在京举行
2016年9月27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和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前门东区分会场在草厂胡同四条19号院开幕。活动于9月27至10月7日举行,展示BIAD近年来旧城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包括:开幕式、建筑论坛、开幕派对、三大主题展览——“时间轴:BIAD @北京城展”“北京旧城复兴微展览”“胡同新语:草厂系列艺术展”等文创系列活动,旨在当代语境下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北京旧城问题及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问题解决的都市营造新体系,让社会公众了解旧城区的“旧”和其可承载的“新”。 BIAD董事长朱小地,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马良伟,北京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玮,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边兰春教授等出席了活动。
2016北京设计周大栅栏街区分会场“我是我们——艺术生活设计展”在京开展
由永兴置业主办的“我是我们(I AM WE)”艺术生活设计展于2016年9月26日在大栅栏劝业场开展(图9)。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卧游·我室故我在” 邀请10位“心中势”设计代表人物,以场景化、物理化呈现个人精神遨游的独特空间,为当下中国生活审美潮流提供多样化的设计摹本参照。“结设·老字号心设计挑战赛”以游击工作室(pop up studio)模式,集结13家创新游击工作室和中国百年老字号,以动态展览模式展示联动共创的设计可能及未来设计项目的对接、实现。“沉潜·心手无间” 呈现以“精神价值,未来经典”为创新目标,在现代化、国际化、商业化多维复兴传统工艺 & 经典手作的尝试和探索中,取得独特成果的当代独立设计及集成品牌。由URBANUS都市实践主持设计的“龙·计划”展区以传统课题“五龙庙”为出发点,探讨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