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建筑60秒

2016-11-14栏目主持叶扬

世界建筑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产阶级建筑师数字化

栏目主持:叶扬

改进建筑60秒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张宇星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

ZHANG Yuxing

Assistant Chief Planner, Urban Planning, Land & Resources Commission of Shenzhen Municipality

现在的数字化建造在我们的建筑师群体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数字化建造的意义与价值,甚至从建构哲学的层面思考,我认为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想象。我个人对数字化建造的理解是,它实际上不是一种建造的技术,而是代表了空间的本质,是未来建筑的一种方式。未来的数字化建造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数字化空间的建构,这与我们未来的数字化设计、3D打印以及机器人建造是相关的;第二是数字化的性能设计,比如环境性能(通风、采光、空调、设备)与热力学性能等等;第三是数字化的社会行为以及社会空间的建构,对人如何利用建筑与使用建筑的行为进行动态分析。这三方面整合起来会对未来的建筑形态、建筑的构造逻辑与建筑的生产状态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理想的状态是,未来的数字化建构设计出来的建筑,可以与自然高度融合,产生类似于生物学的形态,可以像皮肤、液体,与自然环境相互交织、交融,对自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这将形成非常有意思的未来城市,这种形态与未来人的社会空间高度交融,可以是动态的变化的建筑,形态永远不确定,通过这种数字化性能的跟踪,可以把人的需求动态实时地反映到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里,这样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互完全反映到建筑里去,形成未来数字化建构的新的状态。

章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ZHANG Ming

Deputy Director,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AUP, Tongji University Principal, Original Design Studio, TJAD

建筑作为一种关系而存在

建筑师的创作往往会被既有的模式和先验的经验所控制,这种模式和经验带给我们专业安全感的同时,又会使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它的制约。

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从整合全局的控制体系和大秩序中脱身出来,从局部的略带松散的关系开始入手,它使我们不会一开始就滑落到先验的主体意识中去。不再以控制全局、贯穿始终的逻辑性作为唯一的标准,这是我们对习以为常的模式化建筑观的反思。

建筑作为一种关系而存在,预设关系让位于可能关系是我们对场所的理解中最核心的主张。将关系明显地前置于本体之上, 使我们已经开始习惯于不再预设场景,而是在既有的场景中搜寻更多的可能性。而“游目”与“观想”的主张则以漫游的方式开拓出弥漫性的探寻通道。

以移动体验为导向的叙事方式取代了以往围绕建筑为中心铺展的框架与描述。明显的主导全局的规则开始淡出,相反,放弃整合的弥散性思维开始浮现。建筑在场所中生成、变换、成长、衰落、再生,这才是建筑存在的真正的自由方式。

这种主张在现实的语境下也许沉浮难料,但这也正是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

超越网格:建筑和信息技术、建筑学数字化应用

作者:[德]卢德格尔·霍夫施塔特/Ludger Hovestadt;译者:李飙,华好,乔传斌

出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2000年起路德格尔·霍夫施塔特(Ludger Hovestadt)教授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CAAD实验室任教。相对于建筑外观特征的电脑模拟,他更感兴趣以人工智能为宗旨的建筑深层结构的模拟,他对计算机在建筑结构模拟上的兴趣超越其图形表达。他们的工作重点始终在探讨建筑学和数字技术之间的特殊关系。一方面他们对决定这一关系的基本结构性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他们一直在尝试将研究成果放到建筑实践中去检测。2009年,路德格尔·霍夫施塔特(Ludger Hovestadt)教授将他的一系列思考与实践写成了《超越网格》这本书。2015年由东南大学李飚教授等翻译为中文出版。

全书分为8章,将霍夫施塔特教授小组在过去10年所涉及的实际项目或者实验案例按照任意设计,模式,建筑和体块,通用元素,建造,结构,立面,全球化设计等不同的层次分类。以案例介绍为主线,描述建筑学和数字技术之间超乎人们想象的彼此互动。在精选的这些案例中,有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结构设计优化说明,有里伯斯金的大型雕塑的数控建造。项目的选择涵盖了数字技术辅助了从城市设计到构造节点设计等诸多领域的可行性,展现了数字技术如何在多方面迎合了建筑学的要求。文章浅显易懂,既没有项目中所用到技术的深奥解释,也没有理论方面的大段阐述。尽可能地展示了基于现实的数字化探索的广义建筑学的可能性。□(撰文:唐芃,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评论与被评论

作者:青锋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这本书来源于学者青锋多年来对一些国内知名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进行的深度发掘,这些文章之前散见于国内各大建筑杂志,并成为他所评论的这些建筑师及其作品的重要注脚之一。鉴于建筑评论文章的鱼龙混杂,真正优秀的建筑评论人反倒经常被忽略与误解,从而让我们错失透过这些文字发起追问、拓展认知边界的机会。青锋的文章就是后者之一,结集出版之后值得再读与深思。

青锋自称的“学院式评论”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发问方式。他写道:“在建筑学科的三大核心领域:历史、理论、设计当中,评论的作用都无法替代。比如,在历史研究与教学当中,评论和解释伟大建筑作品的价值与内涵,其重要性不亚于对史实的表述,否则我们甚至无法论证为何这些建筑被选入历史叙述而不是其他。”为何是这些建筑被选入历史叙述而不是其他?我想这既是他每一篇评论文章的起源,也是他力图指向的远方。

本书另外重要的一部分,是被评论的建筑师对评论的回应:黄文菁、陈屹峰、柳亦春、董功、李兴钢、张利等都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并与青锋的评论文章形成一种张力和碰撞。建筑师们在充分肯定评论者的同时,有的并不甘心被定义与归类,不愿意被清晰地解剖和“格式化”;有的认为评论过于正面,批判性不足,希望能够听到更为犀利的声音;有的则非常诚恳地接受了评论者曾经的疑问,并通过实践给出了进一步深入、清楚的思考与行动。

本书的设计也很独特,朴素低调,书体非常轻盈、柔软,是一本既可以握卷在手又可以180度平铺展开的线装书。□(撰文:易娜,《建筑师》杂志副主编)

“中产”中国——超越经济转型的新兴中国中产阶级

编者:李成

译者:许效礼,王祥钢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人们对于“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在人们的脑海里,往往将其和影视作品中那些有房有车的高端人士形象联系在一起。但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谁是中国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中产阶级对于中国的意义何在?又如何扩大这个群体?李成编著的《“中产”中国》一书对以上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应。

《“中产”中国》是一本学术性很高而且可读性很强的著作。本书由国内外知名社会学者共同撰写,是第一本研究中国中产阶级的英文专著,突出体现出以下特点:一、中外比较的国际视野;二、基于一手数据的实证分析;三、密切联系中国的社会现实。

仅就书中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概述。首先,中产阶级产生的背景。在西方社会,中产阶级是指位于上层阶级(资产阶级)和下层阶级(工人阶级)之间的群体。中产阶级作为国家社会经济转型的产物,代表着传统两极世界逐步走向融合的过程,中产阶级也因此被视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消费的重要力量。

其次,中产阶级的界定。不同群体对中产阶级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即使在学术界,也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比较常用的衡量指标是收入,而收入之外的资产尤其是房产也会被考虑其中,也有学者认为消费是更为客观的指标,还有一些学者会综合考虑职业、教育和自我认定等因素。

第三,中产阶级的构成。不同国家由于发展路径不同,所催生的中产阶级群体也存在差异。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系列经济社会改革,尤其是市场化和国家分配制度,使得中产阶级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性,而这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即这样的中产阶级能否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最后,回归研究中产阶级的意义。中产阶级在界定之初就被赋予了缩小贫富差距的意义。今天,我国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目标,可见其深层内涵是推动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而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撰文:陈宇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助理研究员)

大国志

作者:严明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大国志》一本影像集,一半文字一半照片。

开始时我是把《大国志》中的影像裁出来做分析图用,表述这个国家在文化上飞速破败的现实,继而为我蹩脚的设计附着拯救世界的外衣。当时我没去看字,图也没系统翻过。我并没有把《大国志》与其他带着逼仄气息的影集区分开。只不过在书里某些荒诞场景中找到了幽默的共鸣。

后来仔细阅读,看到严明在描述自己的作品时说:“你也可以把我的照片看作是记录一种文化基因的流失、死亡的过程。”

这加重了我的不欣赏,似乎随便一个公知,嘴里都会跑冒滴漏出这样的玩意儿,如果单纯背上文明救赎者的背包,蹲在相机后发牢骚,这册子肯定会浅薄不少。但作为建筑师,却依然被严明图像语言中的暧昧和不安定击中。因为直面物质世界的衰退与无力,我们这个职业的人有着类似的在场感。

视觉是最直观的,但是《大国志》中的影像似乎总在尝试弱化直观的触感,把你圈进它埋伏下的某种巨大结构中。严明有浓重的大国情节,他在一个宏大的预设中哀悼自己没曾目睹的华美,从这方面讲,《大国志》是打动我的。比起他的言论,我更欣赏他镜头中的凌厉、干燥,甚至那种隐隐的不屑,仿佛是个超然的记录者,不喜不悲。就如它镜头前的世界,即使怀着浓重的情绪,也难以在厚重的皮肤上挤出表情。这或许才是他描述的大国。

严明描述自己的创作意图时说:“在变与不变的故事中,我想传递一种假想的安慰,给也在流逝的你。”我想此时他是真诚的。不知这算不算推荐,但这本书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没有缺席,无论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大国志》都可以被认为是用影像记录现代中国的别致尝试。□(撰文:朱起鹏,原本营造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Architecture

猜你喜欢

中产阶级建筑师数字化
胖胖的“建筑师”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当建筑师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数字化制胜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