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2016-11-14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通识天津市职业院校

闫 坤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天津市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闫坤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以天津市区域内的四所职业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资料研究法,对天津市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职业院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通识课程的宣传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通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天津市的职业院校需要提高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通识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为通识教育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通识教育;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天津市

通识教育是(General Education)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A. S. Packard)教授首先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使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非专业性教育,所以通识教育是非功利的,是贴近素质教育目标的。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以培养学生技能素质为主的教育,所以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弱化。但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素质和专业能力外,还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团队协作精神、思想道德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这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增强核心就业能力和在未来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所以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二者不应当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更不应该成为专业教育之外的附属教育。

一、天津市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当中,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能力和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通识教育模式上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导致我国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全面了解天津市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时的通识教育现状,课题组对天津市的四所职业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分析。本次调研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82份,有效回收率为95.5%。问卷调查对象为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本校)、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技术职业学院和天津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访谈对象主要是四所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教务人员。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对通识教育的认知程度、对通识教育的满意度、“通专”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识教育管理制度、校园通识教育环境、通识教育教师队伍构建等方面的内容,其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一)职校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能力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针对通识教育概念、通识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原则、课程教学要求的认知程度的调查发现,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技术职业学院和天津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能力非常弱,对通识教育缺乏有效的认识和全面的理解,这会影响天津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天津市职业院校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程度

对于天津市职业学校学生对通识教育认知能力偏弱的原因,其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平时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措施,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哪些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课程,就更不用说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概念、目标、课程设计原则以及教学要求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了。

(二)职校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在问卷调查中,针对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满意度、教学方式满意度、教学效果满意度和教师素质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技术职业学院和天津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整体满意度是相对较低的。具体如表2所示。其中在校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为53%,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为53%,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为47%,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50%,对教师素质的满意度为73%。

表2 天津市职业院校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满意度

通过访谈发现,天津市职业院校的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师的综合教育素质是相对认可的,但之所以出现整体满意度相对较差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些职业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如专业课程设置比例比较大,而选修课程比较少,有些院校不足10%;同时,由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学时明显偏少,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所以主要是采取一些单向灌输性的教学方式,这都会影响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满意度。

(三)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通过对天津市四所职业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发展,其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合理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相对独立,常常忽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融合,二者常常处于相互割裂的状态,通识教育课程的课程门类、学时数、学习要求等方面都没有实现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其次,职业院校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没有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留下足够的空间。以天津市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技术职业学院和天津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 10 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例,在对其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都在20%以下,并且通识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占比将近15%,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占比只有5%左右,所以职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挤压”效应非常明显,这会严重限制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系统培养。

(四)教师的自身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无论通职业院校的识教育改革如何发展,教师始终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学质量的好与坏由许多因素决定,但教师自身基本素质的高低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主要因素。在通识教育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是认可的,如表2所示,54%的学生对教师素质“基本满意”,19%的学生对教师素质“非常满意”,他们普遍认为自己的教师学识渊博、博古通今,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素质不满意,认为教师无法有效地开展通识课程的教学活动,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五)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较为单调

现代教育的校园环境应该多样化,它既要有教育的氛围,又要是一个体现文化的圣地。在这样的一个教育环境中,学生们会积极向上地学习知识,教师们会严谨扎实地做学问,所以在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应散发着浓郁的学术氛围,师生共创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和优美的活动场所。在通识教育模式下的,职业院校的校园教育环境,应将科技、民主、自由、科学、人文等因素融合在一起,体现出相应的通识教育功能。但是通过调查与观察发现,职业院校的校园教育环境是相对单调的,发挥发挥出其在通识教育上的积极功能。例如,有些职业院校只重视物质环境的建设,不重视人文氛围的创设;在教育上,着重加强对就业教育的培训,轻视对学术文化的熏陶;个别学生出现学风不正,个别教师出现不认真教学的情况。种种的问题,最终会导致校园文化氛围的恶化,影响到通识教育功能的顺利实现。

(六)通识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通识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学分制、主辅修制、跨专业选修制等都能有效的保障通识教育的顺利实施。可是通过调查发现,天津市四所职业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实行学分制,这使选修课的开设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通识教学评价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可以有效地促进通识教育的实施,是通识教育实施的有力措施,也是检验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可是天津市的四所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却仍在沿用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只看重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察,这样做的后果将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

此外,对于像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这类的课程,甚至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实践评价制度,这使得通识教育的教学评价难以实现动态化的管控。

二、职业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认识,树立新的通识教育观

职业院校的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业教育。职业院校的教学任务是比较重的,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普通的跨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基础、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还要向学生传授与职业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训练学生从事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工作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所以,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且精通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只有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在院校内部大力加强对通识教育的宣传教育,让院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从学校领导层到各级管理者,从广大教师到全体学生,都应该以实际行动支持通识教育改革,从而用新的职业教育观紧跟改革的步伐,打造职业教育新的领域。

(二)加强职业院校通识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职业院校组织和开展通识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体现学校通识教育理念的主要载体。因此,职业院校需要结合自身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树立正确的通识课程建设目标,要把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看成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探索有效的、切合实际的、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构建“通专”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为职业院校通识教育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职业院校要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科学确定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授课比例。尤其是对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定要在前期开展广泛的学习需求调研工作,准确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通识选修课程,使其核心化、精致化、规范化,以提高质量,保证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实施的效果。

(三)健全通识课程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学校为了保证通识教育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建立健全的通识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机制。教学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在实施中真正得到切实贯彻。首先,为了保证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学校可以采用“学分积累”的方式,规定最高学分与最低学分的标准,并且充分提高学分的作用,学分将决定学生的年级。每个学期结束之际,向学生提前公布下个学期各个学院规定的课程表。让学生参照课程表自行选课。学习的过程中,除大一应修的课程不能改变外,中途可以允许学生进行增选或退选,学生选中的课程就要严格按照规定去上课,一门课程若缺课一周,便不允许再增选。其次,由于大一全年级的课程主要以基础性课程为主,所以大一年级的公共必修课都是由教授亲自讲授,并且教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确保课程有序地开设,要建立一个健全的通识课程选课制度,如编写一个课程简介或选课手册,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前知晓选修课的大体内容,而且还能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主讲教师、课程特点等信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次,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实施通识课程讲授时,为了提高授课的质量与效率,可以实施听课制度。保证每门课程教师都轮回听一次,并彼此交流利弊,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部分课程进行周期性连续听课。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授课,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对听课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反馈或落实,其最终目可以拓宽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宽度与广度。

此外,通识课程的授课教师要注重强化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要注重将评价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进行转化。例如,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写期末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相互统一。

(四)加强对通识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职业院校通识教育效果的提升,需要有优秀的教师师资队伍作保障,所以学校在平时不可忽略对通识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工作。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院校在组建教师队伍时,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建设上,所以教师队伍会存在通识教育教师相对短缺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素质通识课程教师的引进力度,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授课教师的比例,以便更好的满足职业院校通识教育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积极借助校内培训、进修学习、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校际交流等方式,加强对现有通识课程教师的教育培养,使授课教师可以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原则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授课能力和综合教育素质。

此外,职业院校还可以定期举办通识教育教师培训班,即从校外聘请通识教育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名誉教授进行短期授课,或者通过网络在校教育平台开展网络课程的学习与培训,鼓励教师攻读相关学科学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通识教育授课能力。

总之,基于天津市四所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天津市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或多或少的通识教育上的不足,这就需要各个学校提高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能够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健全通识教育管理制度,构建起“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具备高素养、高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慧璇.叙事策略在大学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一门跨文化比较科目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

[3]沈燕红.两岸技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以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04).

[4]于克娟.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研究——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

[5]金仕琼,李忠,彭雷等.医学通识教育与专业融合的实践模式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2,(33).

[6]别敦荣,夏晋.论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及其通识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3,(02).

[7]栾永斌,张焕玮.谈基于任务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机制与效果[J].辽宁高职学报,2013,(04).

[8]陈向平.开发适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3,(27).

[9]刘华艳.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究——以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10]陈敏生,潘梅芳.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2,(02).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ianjin Municipality

YAN Kun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ity, Tianjin 300350)

With fou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ianjin Municipality for example, and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data research,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ianjin Municipalit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ianjin pay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general education and have problems in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 team development, and other aspects.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of Tianjin Municipality should improve the emphasis on general education, actively buil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general-specialized” combination, improve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ength the general education teacher team development, so as to lay a firm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tus survey; Tianjin Municipality

2016-09-05

*天津职成教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科研课题“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和认知定位”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JZCX-16052)。

闫坤(1982-),女,山西省人,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与教育学理论研究。

G718.5

A

1673-582X(2016)11-0028-05

猜你喜欢

通识天津市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