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研究

2016-11-14于双双王铁宁徐胜良

装备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器材供应库存

于双双, 王铁宁, 李 宁, 徐胜良

(1. 装甲兵工程学院 技术保障工程系, 北京 100072; 2. 78416部队;3.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618厂军代室, 北京 100072)



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研究

于双双1,王铁宁1,李宁2,徐胜良3

(1. 装甲兵工程学院 技术保障工程系, 北京 100072;2. 78416部队;3.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618厂军代室, 北京 100072)

针对当前供应模式存在的保障环节多、供应周期长、需求响应慢、器材资源缺乏协调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在需求牵引、动态供应、联合保障思想的指导下,以战略控管中心的指挥控制决策为核心,以区域配送中心、基层资源点的2级供应结构为基础,构建了供应模式的整体结构,并从信息化建设、器材采购、器材运输3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模式的主要措施。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将所构建的供应模式与传统的供应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联合保障的供应模式能有效提高保障效率。

联合保障;装备器材;供应模式

我军现行装备器材供应主要采取“按建制逐级保障为主、越级直达保障为辅”的垂直供应模式[1],这种供应模式下保障环节过多,供应周期长,需求响应慢,各级保障机构之间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实施器材调剂困难。随着器材保障改革的进行和器材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发展,我军装备器材保障逐步由“数量型”向“效能型”转变,保障流程需要进一步精简。针对当前我军装备器材供应过程存在的不足,亟须对适应我军改革要求的装备器材供应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优化现有器材供应模式,全面提高器材供应效能,构建适应器材改革要求与一体化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为此,本文构建了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对现有的器材供应模式进行改革,以战略控管中心的指挥控制决策为核心,以区域配送中心、基层资源点的2级供应结构为基础,实时地对装备器材进行联合管理与控制,追求器材保障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提高装备器材保障的机动性、协调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1 指导思想

为构建符合新形势下器材保障要求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首先需要明确其指导思想,本文在需求牵引、动态供应、联合保障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需求牵引主要是在需求信息实时获取、传递与共享的情况下,对器材实施准确的保障;动态供应主要是用增强主动配送能力代替大量的库存,提高对需求的动态反应速度;联合保障主要是由不同的保障单位实施的器材保障,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速度。

1) 需求牵引。主要代表是美军的感知与响应后勤[2-4]。以需求为牵引的保障,将需求信息作为保障系统最根本的驱动力,通过对战场需求信息的“现场采集”实时获得保障对象的需求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备件保障,而不是通过预测制定计划,再根据战场变化情况,调整计划并实施保障。“需求牵引”的基础在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装备器材保障各层级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共享,实时掌握各部队单位的器材需求,并及时实施保障。

2) 动态供应。典型代表是美军的速率管理,其主要思想是用速度代替数量,采用物资分发替换传统的存货方式[5]。“动态供应”通过实施更加精确和敏捷的供应流程来实现更有成效的物流,是一种典型的主动保障方式。“动态供应”能够对动态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可以有效提高保障效率,降低保障成本,大大提高装备器材保障物流系统的可靠性。

3) 联合保障。是指在战略或联合战役装备保障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整体筹划和运用装备保障资源,在军种间实施以及军民共同实施的保障[6]。“联合”包括横向联合、纵向联合和军地联合。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分别是指同级或者不同级别的器材保障单位联合在一起对部队需求单位实施器材的供应配送保障。军地联合,是指军内外的联合,即总部器材保障机关与地方物流企业或器材生产工厂的联合。军地联合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业务外包[7],即总部机关将经总部批准、一定范围内的器材包装、储存、保养、运输等业务外包给具有一定资质的地方物流企业,从而有效减轻部队物流作业的负担,这是军地联合中最基础的一种形式;二是供应商管理库存[8-10],即总部机关向生产工厂共享器材库存和实时消耗数据(有限制条件的信息共享,尤其对于保密性要求高的器材减少信息共享),由生产工厂根据共享的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器材生产计划和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三是联合库存管理[11-12],即在需求预测技术的支持下,将生产工厂和部队仓库组成一个大的虚拟仓库,进行联合库存管理,生产工厂代储或代管部分器材。

2 整体结构

在上述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以战略控管中心的指挥控制决策为核心,以区域配送中心、基层资源点的2级供应结构为基础,在生产工厂、战略控管中心、区域配送中心、基层资源点之间建立联合存储、联合供应机制,实现装备器材保障的扁平化供应,降低装备器材的保障成本,提高器材利用率和响应速度,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示意图

战略控管中心是核心,是制定各项保障决策的最高决策单位,具有指挥调度的最高权力。战略控管中心一般设置在腹地纵深或战略后方,必须满足隐蔽性好、防御性能优良的条件,配备一定数量的防御力量,能够抵挡住敌方破坏行动的干扰。一般在全军范围内建立一个战略控管中心,不存储器材,只作为决策核心存在,具有信息汇总、指挥、控制、决策等功能。战略控管中心担负着装备器材信息管理中心和指挥、控制与决策中心的职责,是整个装备器材供应网运作的核心。战略控管中心不仅要对装备器材供应网中的信息流进行合理地规划,使各级保障单位能够共享器材资源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保证信息在整个网络中的实时、快速、准确传递,形成“精确”的信息流。同时,战略控管中心还要实时监控部队各级需求单位的库存数据和库存控制情况,统一计划、协调、组织全军器材的供应和调剂任务,合理调配装备器材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实施装备器材保障指挥调度和协调决策,设计科学、合理的装备器材保障方案,进而形成经济、高效的物流。总的来说,战略控管中心的职能主要是信息管理、筹措管理、供应管理和协调控制4项职能。

根据部队修理单位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及其对器材的需求数量大小,将全军范围划分为一定数量、具有一定规模的保障区域,打破各军区的分布界限。在每个保障区域设置一个区域配送中心,一般设在当前保障区域的中心位置,以便呈辐射状向区域内的下级保障节点及部队需求点提供器材保障,提高保障效率。区域配送中心直接受战略控管中心的管控,也具有向下级保障单位下达器材调剂命令、实施跨区域保障、越级保障的权利。

区域配送中心的职能主要包括区域内器材保障活动的统筹协调决策、信息管理、器材申请、器材筹措、器材供应。区域配送中心对本保障区域范围内的器材申请、器材实物供应与经费保障、器材自筹、器材供应等内容进行协调决策控制及相关器材保障信息的管理。区域配送中心向上申请器材主要是根据本区域的器材需求及库存情况向战略控管中心提出器材申请,申请过程实现网络化办公,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上传至战略控管中心。器材申请决策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上级筹措决策以及对下器材保障的满足率。在战略控管中心的监管下,区域配送中心具有器材筹措的职能,其筹措对象主要是本区域内的专用器材以及由于量少等原因,战略控管中心未统一订购的器材。区域配送中心的供应职能主要采取“按需补充”的策略将器材供应给下级保障单位,同时,也根据情况实施对保障末端部队需求单位的越级器材供应,以及基于“实物等值交换、差额经费补偿”为原则对其所属下级保障单位之间实施器材的调剂供应,增加器材流通,及时处理呆滞器材,提高器材的利用率。

在每个区域配送中心的管辖范围内建立一定数量的基层资源点,采取部队申请、基层资源点主动配送的方式直接向部队修理单位实施器材保障。这些基层资源点原则上是逐级向上申请,在应急条件下也可以优先向距离最近的、器材库存符合需求的同级别或跨区域的区域配送中心提出器材申请。区域配送中心与部队需求单位之间、生产工厂与基层资源点之间、生产工厂与部队需求点之间也存在越级供应保障关系。

此外,在战略控管中心的指挥决策下,区域配送中心为基层资源点下拨一定比例的采购经费,用于特殊情况下基层资源点自行筹措器材,基层资源点具有一定的器材筹措权限,但需要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管下严格履行采购经费使用程序。

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中涉及的联合保障过程包括区域与基层联合划区保障、跨区联合保障和军地联合保障3种类型。

区域与基层联合划区保障:由当前区域(平时以一个军区为一个区域,战时以作战范围划分区域)内的区域配送中心和基层资源点构成区域供应系统。区域配送中心对本区域内的器材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各个基层资源点保留适量的库存。区域配送中心作为本区域联合库存的主体力量,同时协调各资源点的器材资源,实施横向联合器材调配,满足区域内各单位的器材消耗。

跨区联合保障:不同保障区域的区域配送中心、基层资源点之间进行器材资源的跨区联合供应,不同保障区域的区域配送中心之间、基层资源点之间同时存在跨区域的横向调配保障。

军地联合保障:由军工厂和地方工厂组成联合库存系统,以军队器材生产工厂的身份管理军队的库存。总部机关向生产工厂提供部分资源点部分器材的库存信息和部队单位的器材消耗数据,由生产工厂根据库存和消耗情况,制定科学的器材生产、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

在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中经常会实施联合供应。联合供应是指当某一资源点出现库存短缺情况时,由它的直接上级保障单位和同级别的其他资源点相互联合,实施器材供应。以基层资源点发生缺货情况为例加以说明:当部队需求单位提出器材申请,而相应的基层资源点库存不足以满足需求时,首先由所属区域配送中心利用自身储备的器材对部队需求单位实施器材供应;如果所属区域配送中心库存量不足,则由区域配送中心在该区域内选择距离部队需求单位较近且库存量满足需求的基层资源点进行器材调配;只有当区域内的整体库存情况达到预设的警戒值时,才向战略控管中心提出器材申请,并由生产工厂向部队需求单位实施器材供应,如图2所示。

图2 装备器材联合供应示意图

3 主要措施

构建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联因素比较多,规划内容多样,必须遵循装备保障建设客观规律,聚焦重点,突出难点,需要认真做好信息化建设、器材采购、器材运输等关键过程的建设,不断提高装备器材联合供应保障的能力,提高保障效率。

1) 信息化建设过程,注重加强信息平台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其核心就是信息的快速、敏捷、精确传递。建设一套具有功能健全、可靠性高的信息平台是实施新模式的必然要求。新模式下的信息平台是链接装备器材生产工厂、各级器材保障单位、需求单位以及地方物流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起到将装备器材供应体系与内外相连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构建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的核心。通过采集装备器材供应保障体系的共同数据,为物流中心的网络信息平台提供基础信息支撑,满足各保障节点对公共信息的需要,支撑信息系统在不同的保障节点处不同功能的实现。信息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不同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除了建立功能健全的信息平台外,还要加强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设施建设。硬件设施主要是指能够承载涉密数据的信息网络、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施等,软件设施主要是指相关的标准、规范、规定,如统一的器材代码标准、统一的数据传输格式、新模式下业务流程规范、统一的器材管理规定、统一的软件使用规范等。

2) 器材采购过程,严抓狠抓器材价格审查与器材质量监督环节。我军各类装备器材中只有少数器材由单一厂家生产,大部分器材均可由多家工厂生产。对于仅由单一厂家生产的器材,其价格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生产厂家手中,对于此类器材,我军器材采购部门应当严抓器材价格审查和器材质量监督;对于可由多家工厂生产的器材,器材采购部门可以通过竞争性采购,在充分掌握各厂家报价的基础上,选择性价比高的厂家,提高器材采购过程的经济效益。在器材采购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以确保后续在各级保障单位和需求部队中流通的器材质量完好,从源头上控制好器材的质量。

3) 器材运输过程,注重军民融合,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并开发快速运输设备。各级部队保障单位本身配备一定规模的运输配送力量,对于精密器材、贵重器材或密级较高的装备器材,必须采用部队自身的运输保障力量进行配送;而对于一般器材,除可采用部队自身运输保障力量外,还可将大部分的器材通过第三方物流外包的形式进行运输配送,拓宽装备器材供应保障新渠道,减轻部队的运输配送压力。

此外,还有必要提高远程快速运输能力,大力发展速度快、容量大、适应性强的战略海运、空运运输装备,使战略级器材保障单位具备直接向作战部队提供应急器材支援保障的能力。同时,还要提高运输可视化能力,引进条形码和射频包装标识技术,开发在运器材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装备器材运输保障的全程可视。

4 仿真分析

基于.NET平台,采用C#编程语言和SQL Sever数据库,设计供应保障仿真系统,实验环境为Intel Corei7/2.80GHZ/4.00GB/Windows7。选取常用器材X的供应保障过程为研究对象,将本文设计的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与传统的逐级保障供应模式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本文供应模式与传统供应模式的仿真结果对比

分析表1可知:采用本文供应模式通过实施联合供应保障,可将保障时间由1 391 min缩短到816 min,缩减了41.34%;保障成本由2 580元减少到1 555元,减少了39.73%;器材利用率由82.3%增加到98.6%,增加了19.81%,保障效率得到了提高。

5 结 束 语

通过将本文供应模式与传统供应模式的保障效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减少保障中间环节以及实施区域内、区域间以及军地间的联合保障后,本文供应模式的保障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可为我军装备器材保障机关进行供应保障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的实施需要多部门、多机构间的有效合作协商,同时也需要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撑,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重点研究的方向。

References)

[1]王铁宁.装备物流[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01-302.

[2]Joint Vision 2020,America' Military:prepare for tomorrow[R].Washington 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0:28-30.

[3]焦红,刘中,吴洋,等.解读美军“感知与响应后勤”理论的核心理念[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11(1):81-85.

[4]张守玉,郭世贞.美军基地级维修对我军核心维修能力建设的启示[J].装备学院学报,2014,25(5):45-48.

[5]杨刚,刘铁林,张成.不同战争形态下装备保障方式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国防科技,2012,33(4):36-39.

[6]关冰兵,李长海,穆彤娜.现行体制下装备联合保障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2,23(5):14-18.

[7]党文峰,王忠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业务外包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1):27-30.

[8]甘信华,应可福.考虑风险规避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契约模型[J].系统工程,2015,33(1):116-121.

[9]赵道致,吕昕.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发展综述与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41-47.

[10]张磊,张仲鹏,张宇,等.考虑次品存在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利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6):255-257.

[11]张致录.联合库存管理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10):216-218.

[12]黄进红,周根娇.基于服务水平约束的联合库存管理模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3):19-21.

(编辑:李江涛)

Equipment Materiel Supply Mode Based on Joint Support

YU Shuangshuang1,WANG Tiening1,LI Ning2,XU Shengliang3

(1. Department of Technical Support,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2, China;2. 78416 Troops, China;3.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PLA in No.618 Factory, Beijing 100072, China)

To solve out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support mode like too many support links, long supply term, slow response to demand and poor coordination in the allocation of equipment materiel, the paper introduces an equipment supply mode based on joint support. Guided by the instruction of "driven by demand", dynamic supply and joint support, taking the decision making of the command and control by strateg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center, and based on two-level supply structure including 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resource points at basic units, the paper provides an overall structure of supply mode featuring information-based building, equipment procurement and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Through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paper conducts contrast analysis on the new supply mode from the traditional supply m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pply mode based on joint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joint support; equipment materiel; supply mode

2016-03-08

于双双(1987-),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信息管理与决策。qingyueyingm@126.com

E07

2095-3828(2016)05-0029-05

A DOI10.3783/j.issn.2095-3828.2016.05.007

王铁宁,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器材供应库存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房地产去库存中的金融支持探究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