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6-11-12尤文静
摘要:文章通过实践考察认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既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社会工作者在挖掘青少年真正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生理机能及心理特点;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态度比技巧更为重要;社会工作者应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活动体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等,为青少年提供多层次、广范围、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工作;青少年;实践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20-02 收稿日期:2016-07-13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尤文静(1978—),女,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调研
1.背景介绍
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3年7月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建立了分中心,成立以来对辖区青少年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分析社区青少年基本情况和建议,评估其需求。通过补位传统教育,运用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发展等手法,开展了体验式学习、潜能开发、家庭亲子教育、人生规划指引等有别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关护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效显著。
2.调查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青少年的发展水平、身心健康、学习情况、人际态度和家庭状况等方面的调查了解,较客观地掌握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使社会工作者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契合需求的服务。
3.调查方式
调查分为访谈式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访谈式问卷调查主要由社会工作者按照问卷内容对调查对象进行转述解释,并按照其意思填写。访谈是拟订访谈提纲,随机抽取服务对象进行深入交流,以便获得更全面的信息,确保所得到的信息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社会工作者深入9个社区,对260名青少年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其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本次调查青少年群体年龄段分布为13~15岁。
二、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依据
通过对访谈式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青少年在自我保护、个人健康方面存在普遍性问题,特别是留守青少年的表现更为强烈。
1.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呈现多元化
(1)学习压力大。
尽管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困扰着广大青少年,加之父母的过高期望,使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造成青少年学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神经衰弱、注意力分散等多种症状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考试焦虑。
(2)亲子间交流障碍。
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易产生矛盾。随着青少年成长中独立意识增强,他们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子女包办,子女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产生了思想上的矛盾冲突。还有的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仅是定下严格的规定来限制子女的人身自由,这些都使矛盾更加尖锐。
(3)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众所周知,网瘾已经成为一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病症,它被称为“电子海洛因”,对于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孩子来说危害极大。青少年过度迷恋网络会出现厌学等现象,甚至陷入虚幻的网络中不与外界接触,使网络真的成为“逃不出的网”。
(4)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只要求他们搞好学习,不让他们承担家务,久而久之,子女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自理能力变差,一旦离开父母,他们就会觉得生活处处充满困难。
2.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存在隐患
(1)未能形成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体系。
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到目前为止,系统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教育的青少年不到10%。大部分青少年接受到的安全自护知识是零散的、非系统式的,使青少年在面对危险时无法做出积极、正确的反应。社会工作者在系统地组织学生做小组活动时,以专家指导和现场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将所学的安全自护知识和能力及时付诸实践,有助于学生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形成自救能力。
(2)青少年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及能力差异较大。
青少年之间由于个体及环境的差异,掌握的安全自护知识及能力差异较大。自学能力强,愿意主动从外界吸收信息的青少年能更好地掌握安全自护知识。实践调查显示:经历过逃生演习的青少年比未经历过演习的青少年掌握的安全自护知识多。然而,绝大部分的青少年没有机会参加灾难模拟演习,也没有专业的队伍对其进行素质拓展和安全自护教育的引导。
(3)青少年未能形成安全自护习惯及本能。
安全自护知识访谈中获得高分的青少年在面对面征询中承认:他们曾有过明知不对却仍去做的行为经历,如违规横穿马路。同时90%的青少年在访谈中提到如遇到灾害发生时会惊慌失措,奔逃中完全忘记自护要点。因此,要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安全自护习惯及本能,非一朝一夕之功。
3.留守青少年社会问题多样化
(1)心理健康方面。
留守青少年缺少与父母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往往无暇顾及他们的心理情绪变化,这对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常常引发种种负向心理情绪,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等,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病症的出现。
(2)学习生活方面。
留守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性较差,甚至出现厌学和逃课的倾向。由于留守青少年的学习一般由间接监护人辅导和监护,而学校对这部分群体关注度不够,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其管理与教育,致使留守青少年生活中不够自信。
(3)人际关系方面。
孩子与家长的沟通模式是建立其社会关系的基础。长时间的亲子分离,给留守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构建带来很大影响。由于留守青少年生活在相对不完整的家庭,部分还要为生计劳动,他们在群体中易受歧视甚至伤害,多数在人际关系建构中存有困惑和压力。
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探索
1.社会工作对青少年家庭、学校教育的介入
(1)注重家庭内部关系构建。
家庭是让人得到归属感、支持感、信任感和舒畅感的地方,交流沟通是搭建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础,也是必由之路。社会工作者以幸福家庭六标准为工作目标,通过运用专业化、人性化的手段促进家族成员间彼此情感、心灵、精神的沟通,最终实现家庭和谐,实现青少年健康全面成长。
(2)注重疏导增能的驻校社会工作。
驻校社会工作者应立足学校,运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以疏导负向情绪,消除自卑,建立自信,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以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为突破口,帮助学生解决烦恼与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自信地面对生活。
(3)注重自护教育,提升青少年自我安全意识。
针对最基本的自护常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以社工联动志愿者的模式,结合图片、视频、课堂教授等多种科学、有趣的形式,定期分专题向青少年讲解安全自护知识,使青少年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自护自救本领。针对行动性较强的自护常识,可以课程模拟演练为主要方式,通过开展系列自护情景再现,每一类情景反复多做,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分享,构建青少年的正向认知、学做结合,形成自护习惯及本能。
2.社会工作对留守青少年成长教育的介入
(1)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
所谓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针对留守青少年的不同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可以采取不同的个案工作模式促进其改变,如针对心理情绪问题,可以通过疏导、鼓励、支持等手段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
(2)小组工作方法的介入。
小组工作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助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采用科学手段有目的地组织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帮助组员利用小组过程来应付和解决个人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的问题,促进个人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小组工作方法可以使留守青少年在良好的氛围下获得归属感,提供自我表达和宣泄的机会,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学会处理自己的问题,提高社会交往沟通能力,提升自信心,间接增进其与父母的感情交流。
(3)家庭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
所谓家庭社会工作就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与服务。在对留守青少年的成长教育问题进行家庭社会工作方法的干预时,要从“家庭诊断”或“家族疗法”的角度对整个家庭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分析和把握。社会工作者要充分且合理地利用留守青少年父母假期回家探亲之际组织他们进行活动,努力改变家长外出务工时与子女的教育沟通方式。同时,家长、监护人、学校之间要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让孩子在良好健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成长。
(4)学校及农村社区工作方法的介入。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从三个角度介入:
①发展性介入。对留守青少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孩子懂得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②预防性介入。多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鼓励吸引留守青少年积极参加,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增进与老师、同学间的关系,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
③治疗性介入。密切关注留守青少年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设法让青少年愿意亲近老师,求助解决问题,建立留守青少年同辈友谊网络,强化他们的认知能力等。
关爱留守青少年的农村社区工作方法的干预重点,是要加强居民对这一群体的责任感和爱心的培养,以志愿者的身份像关注自己的子女一样关注身边的留守青少年,从而建立起无形的、有效的社区青少年保护体系。
总之,社会工作者在挖掘青少年真正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生理机能及心理特点;应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活动体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等,为青少年提供多层次、广范围、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刘 梦.小组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许莉娅.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