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渴麻痛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2016-11-12杨庆恒张文科冯秀娟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汤剂

杨庆恒 张文科 冯秀娟

【摘要】目的 观察消渴麻痛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内科收治的DPN和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运动、控制血糖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甲钴胺、西洛他唑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消渴麻痛方;对照组仅服甲钴胺片、西洛他唑片、阿司匹林肠溶片。两组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症状、体征、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渴麻痛方对DPN和下肢血管病变均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药疗法;汤剂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2..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内科收治的DPN和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0.10±6.20)岁;合并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5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病程10~20年,平均病程(12±7.13)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2年,平均病程(1±1.17)年;下肢血管病病程1~2年,平均病程(1±2.00)年。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0.15±5.30)岁;合并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6例、高脂血症5例。糖尿病病程10~20年,平均病程(12±6.90)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2年,平均病程(1±1.13)年;下肢血管病病程1~2年,平均病程(1±1.0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基础病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进行中医诊断[4],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进行西医诊断[5]。

1.3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①年龄50~70岁;②符合糖尿病的诊断;③同时患有DPN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甲钴胺片(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30812),一次0.5 mg,3次/d,西洛他唑(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13411)100 mg,3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3023635)75 mg,

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渴麻痛方。药物组成:黄芪10~15 g,人参10~15 g,当归10~20 g,川芎10~15 g,郁金10~15 g,丹参15~30 g,桂枝6~9 g,葛根6~9 g,鸡血藤20~30 g,地黄10~15 g。地龙10~15 g,天麻10~15 g,牛膝10~15 g。气滞甚者,加香附6~10 g、枳壳10~15 g;兼肝火者,加丹皮10~15 g栀子10~20 g;兼痰湿者,石菖蒲15~25 g、茯苓15~20 g。水煎服,1剂/d,水煎2次过后,取两次煎出的药液,共300 mL,分为早晚两次进行服用。一个疗程为14天,对两个疗程进行观察。

1.5 观察指标

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腓总神经、FPG、2 hPG传导速度进行检测并统计,同时观察下肢临床症状(肢体发凉、酸胀、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的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观察数据均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增快(P<0.05),治疗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对照组患者增快的更为显著(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血管病变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气阴两虚、瘀阻脉络”的共同病机,消渴麻痛方益气养阴、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组方精当,配伍合理,药理基础明确,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项坤三,刘力生,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7.

[2]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6

[3] 尚德俊,王嘉桔,张柏根. 周围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313

[4]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5-30.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 45-46.

本文编辑:徐 陌

猜你喜欢

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汤剂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伤寒论》对于现代中药汤剂制作的启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临床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分析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