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普外科手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护
2016-11-12赵玮莹
赵玮莹
【摘要】目的 老年患者普外科手术后心率失常的监护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6~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65岁的行普外科手术操作的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患者的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特殊方法监护普外手术的老年患者中有发生心律失常患者7例。结论 老年患者在普外科手术后采用有效的监护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方法对临床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手术;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7.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平均年龄得到延长,人口老龄化不断扩大,如何保证老年患者术后的的康复就值得我们去研究。老年人由于人体老化,心搏出量减少,冠状动脉毕的增厚,以及人体各方面功能的下降导致患者极易出现术后心律失常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如何在术后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心律失常后进行有效的监护就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我院就诊的>65岁的行普外手术操作的患者37例进行诊疗并得出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65岁的行普外科手术操作的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7.3岁。其中胆系病7例,恶性肿瘤8例,阑尾炎5例,其余17例。所有患者均有≥1个的基础疾病。糖尿病21例,高血压19例,肝硬化16例。出现心律失常7例。所有患者行择期手术。患者自身情况中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做好评估,术中注意精细操作,术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做出针对患者的监护。
术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采用一定的药物恢复心肺功能。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到最佳状态再进行手术。
术后:①大多数术后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较多)发生在手术后24 h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越低。②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若发生心律失常应及时给予综合治疗。③进行严密的血压监测,若发生血压异常可服用适当的药物。④进行严密的电解质监测,并控制输入量和输入速度。电解质以及酸碱失衡极易导致心律失常,血容量的突然增加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导致心律失常。⑤进行严密的体温监测,排除其他因素可进行物理降温。⑥其他常规护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给氧,镇痛,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早进行活动。⑦除此之外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改善预后。
1.3 观察指标
可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心电图异常,肺部是否发生感染,ICU重返人数、与监护有关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是否发生患者的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 结 果
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患者日趋增多,如何保证老年患者术后的康复就成了我们研究的课题。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对各项应激的代偿能力较弱[1],以及冠状动脉血管壁的增厚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现就来我院就诊的实施普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诊疗并进行分析。所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术前采用一定的药物进行一些能耐受的体育锻炼可以适当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在对手术进行评估的时候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1)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在术后24 h内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因为心律失常极易发生在术后1~3天内,(2)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高钾可以影响心肌,从而发生心律失常[2]。(3)要严密监护患者的血压变化,若患者血压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心肌因关注不良而导致心肌的收缩无力。选用适当的药物控制可以改善这一状况。第四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患者因感染导致的应激状态,从而加重心肌耗氧。最后应该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老年患者由于子女或者对于自己疾病的担忧,时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我们作为医护工作者可以适当对患者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3],避免患者因为不良情绪而导致产生应激状态。经过一系列针对患者个人情况的监护后可以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37例无1例死亡,仅发生心律失常7例,说明针对患者采取一系列监护措施是有一定效果的。我们作为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对疾病进行诊疗,更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除了对患者进行医治,更应该为患者着想,考虑患者的难处,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担。但是由于样本还是过于少,我们今后就如何避免老年患者术后心律失常方面仍将继续做出努力。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护对于避免老年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月英,叶向红,虞文魁,黎介寿.外科ICU老年患者实施分类监护实践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0,3(2013):733-734.
[2] 刘春霄,邢玉华,韩静华,王春霞.老年非心脏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分析[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29(10):1108-1114.
[3] 张建国,曹爱英.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临床经验谈,2006,18(9):524-527.
本文编辑:刘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