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畏浮云遮望眼 同楫共助一帆悬

2016-11-11何立峰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智库一带建设

何立峰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的“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高朋满座、气氛热烈,既有来自国内政府部门、企业界、学术界、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新老朋友,也有远道而来的各国嘉宾和国际友人。大家共聚一堂,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大计,共襄智库媒体合作盛举,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有利影响,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谨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寓意深刻。眼下正值金秋、天高气爽,古都景色宜人、榴花飘香。看到这番美景,不禁让人联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在此遣使西域,东方的伟大国度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经由美丽的丝绸第一次联系到一起,人类的历史进程就此改写;一千多年前,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外国商队满载货物从长安启程,盛唐的气象沿着万里丝路,穿越大漠草原直抵欧洲、地中海;三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说,“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首次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宏伟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古道西风、驼铃依旧,长河落日、关山万重,历史和现实因之交汇,光荣与梦想就此重逢。在我们这个崭新的时代,古老的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增添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内涵。

同志们,朋友们: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同的记忆和共赢的发展”,寓意十分深刻。不同于其他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建设首先根植于沿线国家共同的历史记忆。历史是一面镜子,既照亮现实,也引领未来。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之路艰难曲折,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地缘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全球化进程也面临爬坡过坎。缘起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这一轮经济周期,尽管是近几十年来影响面最广、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危机,但放在历史的长河里看,也不过是波涛一瞬。面对这些风险挑战,我们有必要从先辈们的实践中汲取智慧、收获信心,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务实举措,共同应对时艰,携手开创未来。

以史为鉴,古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贸易之路。在航海时代到来前,丝绸之路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贸易大通道,“货通天下”带来了全方位的繁荣,不仅中国和欧洲就此受益,沿线许多绿洲也经由驿站、城镇发展成为发达的古代城邦文明。其次,丝绸之路是一条文明之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借由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造纸术革命性地推动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引领了地理大发现;活字印刷直接促成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让哲学和思想得到解放;火药的应用则终结了阻碍生产进步的封建制度。可以说,没有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就没有后来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和平之路、友谊之路。丝路贸易最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开放的时期。中国的强大,不仅没有对周边带来威胁,反而将先进的思想、灿烂的文化,以及农业、历法、冶金、手工业等技术传播四方,增进了周边国家的福祉。

历史可以沉默,但不会消亡。古丝绸之路的经验启示我们,一个开放、繁荣、自信的中国,是世界和平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沿线各国千百年来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大道为公理想的最佳载体。习近平主席多次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成长的时代快车。中国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既有改革创新激发的巨大潜力,也有亿万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开放红利。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站在了历史起点上,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奉献力量。

同志们,朋友们:

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既有的要素循环被打破,全球经济始终面临总需求不足的困局。非常规的各种货币政策创新,短期内阻止了危机蔓延,发挥了重要的托底作用,但实体经济依然疲软,新的增长动力和模式始终缺失。不仅如此,经济结构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充分暴露,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困难相互叠加,导致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今年8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本质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补短板”。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在补世界经济的短板,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发展中国家产出和消费不足的短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背离的短板,等等。

“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三年来,中国与各国携手实施了一批合作项目,有的已经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有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中国企业依托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凭借较低的成本和可靠的质量,与沿线国家共建高速铁路、地铁、公路、港口等现代化设施;也有产能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合作,与沿线农业国、资源国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工业化的手段,通过项目的合作,带动这些国家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也有金融领域的合作,我们倡议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了专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丝路基金。通过这些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相互之间扩大和培育了市场,更加畅通了贸易投资,降低了产品的生产运输和经营成本,既让企业也让百姓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和实惠。同时,我们还与沿线国家不断扩大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民心相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明显特征。截止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协议,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对“一带一路”给予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呈现出她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同志们,朋友们:

媒体和智库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所处的信息社会赖以运转的重要环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广大媒体有责任、有能力向各国民众传播客观、理性和有价值的信息,智库也能够为政企决策发挥关键性的导向作用。

借此机会,我向与会嘉宾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构建“一带一路”媒体合作网络。沿线国家媒体应携起手来,共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在人员、信息、载体、平台等方面加大交流力度,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在重要领域加强协调配合,发出共同声音,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给相关国家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果,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国际事务中的共同话语权,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影响力。

第二,打造“一带一路”智库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现代智库在各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决策引导作用,扩大综合影响力。真理越辩越明,通过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智库合作新模式,深化各领域智库间的交流合作,就有可能在思想碰撞和智慧融合中产生有价值的智力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将沿线国家高水平智库“请进来”,与中国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同时也支持国外智库举办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论坛或研讨活动,共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第三,增进各领域交流和互信。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构建务实合作的民意基础。因此,建议媒体和智库勇于承担引导责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增进各国了解和互信,为广大民众展现一个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中国和沿线国家形象,用更加生动、活泼、具体的方式,展现“一带一路”建设的丰富内涵。

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智库一带建设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