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对游隼在摩天大楼里的生活

2016-11-11葛兴芳

大自然探索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环志换羽幼鸟

葛兴芳

2015年春天的一个早上,密歇根湖薄雾弥漫,芝加哥上空灰蒙蒙的一片。住在28楼的达西像往常一样给自己倒了一杯咖啡,窝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然而,他其实并没有看电视,而是在观察阳台栏杆上挂着的那个长型的白色塑料花盆里住进的“客人”——一对游隼。

游隼,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动物之一。游隼分布甚广,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它们主要栖息于山地、丘陵、半荒漠、沼泽与湖泊沿岸地带,也到开阔的农田、耕地和村屯附近活动。

这对游隼怎么会选择在这里筑巢呢?这是个一直被忽略的阳台,达西平时疏于打理,但这似乎正好成为这对爱侣选择在这里筑巢育雏的缘由。每天,他将它们的行为观察记录下来,上传到网上,很快就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其中也包括野生动物专家和爱好者。

达西注意到,此刻,雌性游隼正卧在里面孵化它的4枚蛋。从它的视线望出去,眼前便是高楼耸立的钢筋混凝土之城——芝加哥。雄性游隼一定是外出觅食去了,达西多么希望它尽快出现。通常,当雄游隼还是远在天际的一个黑点时,雌游隼就能发现,并预先发出一串尖锐的叫声。

其实,达西第一次注意到这对游隼是在四年前的一个早上,当时,他走进厨房看到外面阳台上似乎有个什么东西,走近一看,顿时眼前一亮——一只游隼。它站在那里,凝视着远方。当转头看到他时,就立刻飞走了。

有翅膀的邻居

从那时起,达西就会偶尔看到这对游隼停在他的阳台上稍作休憩或俯冲去捕猎。直到2014年,它们的来访变得更加频繁。它们对阳台上的那个白色的长花盆似乎很感兴趣,遗憾的是周围的住户嫌它们太吵,撒了一些粉末让它们离开了。两个月后,芝加哥的雨季到来,冲走了这些粉末,这对游隼又返回来了。当达西发现它们产蛋之后,马上联系了芝加哥鹰隼项目的负责人玛丽·门奈,也是在那个时候,达西了解到游隼是国家级保护物种。

尽管这两只游隼都没有带环志,但是玛丽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它们就是经常在附近、在人们房前屋后安家的那对,它们总是选择一些不恰当的地方甚至是房顶的排水沟筑巢。雨水一来,它们的巢就被冲毁了。因此,当它们于2014年6月返回达西的阳台,挤进那个空的花盆内安家时,已经错过了这一年的繁殖季节——春季。

终于,2015年春季来临。3月,这对游隼在它们的这个新家产下4枚蛋。5月2日,达西和玛丽他们坐在沙发上,找到一个最适合的角度开始了观察,期待幼鸟在不久后的某天孵出。

约每4个小时,两只亲鸟就轮换一次进行孵化,期间它们都会兴奋地叫着。如果轮换时间到了,雄鸟还没有回来,雌鸟就会飞到巢穴对面的大楼上去寻找。通常情况下,不当班的那只亲鸟要么是去觅食,要么就是在巢穴对面的大楼上休憩或梳理羽毛。

终于,在5月15日,达西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只幼鸟出壳,但是仅匆匆瞥到一眼,雌鸟就换了位置由雄鸟来进行孵化。于是,他们只能静静地等待,直到第二天下午5点30分,才看到这只孵出的幼鸟。

喂食时间

紧接着第二天,第二只幼鸟也成功孵出。他们注意到,雌鸟总是更多地喂食第一只幼鸟。原来,幼鸟刚孵化出的24小时内是不需要喂食的,仅依赖孵化前吸收的剩余卵黄液就已足够了。第三天,第三只幼鸟孵出,同样,雌鸟仍然是更多地喂食前两只幼鸟。在5月20日,最后一只幼鸟也孵出来了。

对于亲鸟来说,确保幼鸟能获得足够的食物是对它们最大的挑战。幸运的是,它们正好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因为,密歇根湖是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每到这个季节,成千上万的飞鸟从它们的南方越冬地经此北上,而芝加哥就矗立在密歇根湖的西南端。游隼的幼鸟在这一时间孵出,许多迁徙的鸟就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来源。

北美城市里的其他游隼也经常在傍晚时分去捕食这些迁徙的鸟,目标从水禽到鸣禽非常广泛。在芝加哥达西家里的这窝游隼的巢里,也可以看到它们的食物是极其丰富的,有红翅黑鹂、雨燕和鸽子等。

此时,巢穴的分工已经改变,雌鸟主要负责育雏, 而雄鸟则主要负责捕食。雄鸟会在巢穴附近的半空中将食物抛给雌鸟。有几次雄鸟没有准时出现,雌鸟就会呼唤它,如果还是没有音信,它随后就会飞到屋顶的一个拐角,叼回它们之前储存的食物。

幼鸟生长得很快,两周后,体型大小就已经是刚孵化时的4倍了。三周后,它们的飞羽和身型都生长得很好了。6月8日,当他们为幼鸟佩戴环志时,就已经能识别出它们是三雌一雄了。

给北美城市居住的游隼佩戴环志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因为,佩戴环志可以监测它们的生活史信息。专家们发现,游隼成鸟往往是常住居民,芝加哥城里方圆13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可以找到6对成鸟。相比而言,幼鸟则会作远距离的旅行。例如,雌鸟在芝加哥孵化幼鸟后可能会飞往纽约,而幼鸟则可能会出现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环志也可以揭示人类对游隼的捕杀,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之前一个月,在英国,一只名叫“Soare”的雌性游隼就被人射杀了。

自由之羽

达西家的游隼巢穴随时都有被其他猛禽或猎人发现。那么,在此之前,幼鸟能否成功换羽是至关重要的。当玛丽给它们配戴环志的时候,她发现,它们非常享受短暂的离开巢穴获得自由的机会。之后的两天内就有两只幼鸟逃出巢穴,落在阳台上。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隐患是幼鸟过早换羽会被卡住或受伤。这是因为,幼鸟在成功换羽之前特别喜欢翻出巢穴,如果换羽过早还不具有飞行的能力,就可能在翻出巢穴的过程中被卡住和受伤。

当然,并非所有在芝加哥的游隼都将巢穴安在摩天大楼的高处,有一个就很低。在芝加哥市中心北部的埃文斯顿公共图书馆内,一对成年游隼已经在这里筑巢生活了10年!这里所有的居民都已经很熟悉它们,喜欢它们,给它们取名为“诺娜”和“扬声器”。一些居民甚至将他们每年的休假时间安排在游隼幼鸟换羽的时候。埃文斯顿的游隼幼鸟换羽的时间并不十分固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到不安全的地方,因此最近总有志愿者帮助这些幼隼回到它们的巢穴。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达西的公寓,此刻,连最小的那只幼鸟也晃晃悠悠地从巢穴翻出落到了阳台上。四只幼鸟都挥动着翅膀,不停地加紧锻炼,为它们下一步更大的行动做准备。

7月2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幼隼即将开始它们的首次飞行。两天内,四只幼隼在父母的鼓励和指导下,已经学会了如何变成出色的“空中猎手”。幼隼看似追逐和特技般的练习事实上却是关乎生死的演练。生活就是这样残酷和现实,对于大部分幼隼来说,几乎有一半的个体不能在头一年内存活下来,即存活率不到50%。

然而,对于游隼来说,芝加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安居之所。这个城市的高楼就像悬崖,又有足够的飞行空间,是一个理想的栖息地。研究表明,美国中西部城市游隼的成功繁殖量(按平均每窝成功换羽数计算)是北美最高的。

达西家的这对游隼是芝加哥猛禽在都市生活的一个成功案例。二战期间,芝加哥曾使用了大量的DDT,之后游隼在这个地区完全消失了。到20世纪60年代,在整个美国的东部也找不到一只游隼。直到1985年,这一物种被重新引入,种群数量才开始逐渐恢复。

游隼是如此有名的物种,每当人们谈到它们时就非常兴奋。因此,现在他们正在招募在这个大厦工作并真心喜爱游隼的人们来做志愿者,参与他们的观察。这个芝加哥游隼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环境教育案例,可以唤引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猜你喜欢

环志换羽幼鸟
环志知多少
环志知多少
傲娇“天鹅”换羽归来
徐继畲与《瀛环志略》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
鸟类救助指南
灰头绿啄木鸟幼鸟这样离巢
换羽新生当高参
笔·枪·魂——讲述“军事记者摇篮” 满载荣光 换羽高飞
湖南培训环志技术促鸟类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