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面向工作绩效发展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2016-11-11陆春桃

大众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陆春桃 傅 莹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高职院校教师面向工作绩效发展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陆春桃 傅 莹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绩效,与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密不可分。文章以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中的“教学”为发力点,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绩效的指标构成,阐述了如何面向工作绩效、针对工作绩效的指标来促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得以发展的培养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工作绩效;培养途径

1 前言

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重点,目前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绩效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仍是照搬普通高校教师评价的传统标准,主要体现在“勤、德、绩、能”四方面,侧重于“勤、绩”两方面,多忽略了“德与能”。能,指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其水平的高低,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维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衡量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进而成为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理清教师工作绩效的构成及指标体系,明确各项指标的权重,根据权重大小,有针对性地向“德与能”倾斜,进而激发广大老师的教改潜力,自觉投身教学改革热潮,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得以发展。因而,如何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结合各自的情况,跳出单纯的勤、德、绩、能的考核,建立起更为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值得探索。

2 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涵

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构成,以图1的示意图来说明:

图1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构成图

从框图结构上看,它指的是高职院校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职业特点,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科学发展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手段.就内涵上看,“知识结构”是高职教师的入门要求;“实践操作能力”、“面向社会能力”对于公共基础课的老师来说要求甚高。因而本文所提及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主要针对“专业素养”、“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五个方面来说明高职院校如何围绕职业教育特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相关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企业合作来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和优化教学过程。

3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绩效的构成

3.1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绩效分配现状

当下大多数高校教师的绩效分配,多采取了院系两级分配原则,即学院先按各系的学生人头数划拨金额,各系再按各自设定的权重来进行二级分配。由于主动权移交给系(部),为了安定,系(部)多以“基本工作量”为核心指标,忽视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造成了系部间“绩效差距悬殊”、“矛盾加大”。笔者在一所高职院校调研时,抽取了两组不同性质的四名老师,以他们2014年的年奖励绩效做了比较,用表1来说明。

表1 广西某所高职2014年奖励绩效奖金发放对照表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学系,由于生源的差距,生源好的系,授课质量再差、曾出过教学事故,年终绩效可以比其他系优秀教师拿得多;同一个系的老师,身份相同、课时量一样,热心教改与只顾教书只有 1500元的差距。这样的以“学生人头数划拨金额”、只关注“量”而忽视 “质”的绩效分配,不利于安定团结,更不利于调动教师的教改积极性。

3.2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绩效的构成及指标体系

3.2.1 教师工作绩效的构成

经过调研,重新构建了如下的教师工作绩效结构图:

图2 教师工作绩效结构图

3.2.2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绩效的指标体系

对照以上的工作绩效构成,进一步细化为如下的指标体系:

表2 教师工作绩效的指标体系

4 高职院校教师面向工作绩效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

传统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主要强调教师完成教学、科研量的考核,这种以“量”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往往导致学校和教师对“量”的盲目追求。在短期效益的驱使下,教师没有把精力投入到自身知识的更新上,而是着重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区域和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滋生了学术腐败,使学术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这种状态的延续十分不利于教师个人以及所在学科领域的成长与壮大[3]。

因而,以教师“工作绩效”为着力点,推动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得以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4.1 科学核定A-B,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从Y=(A-B)+C中可以得知,科学核定A-B,可以实现提高工作绩效的功效。

4.1.1 科学核定A-B的值

教师的教学基本工作量,关系着教师的收入,于是相当多的高职学校就出现了争上课的现象,“上课达人”比比皆是,有些老师周课时数竟高达30~40节。高课时带来了相应的负面因素,如:为了上课而上课,不求质量;忙于上课而无力课改等。因而,科学核定A-B的值,帮助老师们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1)科学确定B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可以通过降低B的值,增大A中课时数的值来实现。然而作为一所学校的老师,按其工作职责,应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因而不可能无限制的降低B的值,那么一个老师年教学课时数多少才是合适的呢?1981年,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和《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超额酬金暂行规定》([81]教干字011号),1985年又下发了《关于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问题的意见》([85]教师管字004号),基于以上两个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情况,通过调研,笔者得出了某高职学院教师年基本课时数表(表3)。

表3 某高职学院教师年基本课时数表

(2)严格控制A中的课时数上限

另一方面,增大A中课时数的值也可以实现目标设定。但是,如若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上线,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严格规定教师年授课工作量,规定教授、副教授、讲师、助讲年授课工作量定额为420节、480节、540节、500节,通过严格控制教师年授课数上限,迫使教师从繁重的教学课时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上好课、从事课改。

4.1.2 科学核定 A-B, 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得以提升的

具体做法

(1)提高A中的系数值k,进而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确定好年基本课时量、严格控制好教师的实际教学课时量的基础上,提高教师工作绩效的方法就是努力提高每个课时数的系数,系数越大,值越大,A-B的值就大。只有如此,才能激发老师自觉地研究课程、设计课程,精心上好课,提高“评教分数”系数,打造 “优质课程”,纳入“优秀教师”行列。

(2)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教师专业建设能力得提升。制订并修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各专业的总课时数,为核定A-B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促使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带头人,更好地了解专业的构成、建设的重难点等,进而履行职责,有目标、有规划地建设专业,促进专业建设能力得提升。

(3)整合重组课程内容,促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得提升。不是单纯的删减课程及课时数,而是有地计划、有目标地将课程中相同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删除重复的内容、增设相应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让教师们对整门课程有个总体认识,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促使教师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开发能力得以提升。

4.2 提高教学工作奖励业绩,促进教师科研水平得以提升

4.2.1 提高教学奖励系数,促使教师资源利用能力得以提升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区域特点开设新专业,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新课程、制订课程标准,引进外资阔充实验室,不断改善实习、实训环境;借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搭建起资源共享的数字化校园。

4.2.2 提高科研奖励系数,促使教师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得以提升

随着高职院校社会地位提高和自身功能拓展,科研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见长,科研工作也因此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利用教师工作绩效这一法宝,通过提高科研奖励系数,鞭策广大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如: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与发表、教材的编制与使用等。这一举措,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增加学校的科研实力,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1]。

4.2.3 加大奖惩力度,促使教师教学技能水平整体提高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做出贡献的教师要及时奖励,如青年老师的创新奖、成果奖,中老年教师的名师奖、成就奖等;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各种层次的教学技能大赛,开拓眼界、争取荣誉。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成立相应的教学质量检查机构,对教师的教学日常行为进行必要的监控与约束,约束教师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履行教师职责,

4.2.4 关注学生综合发展,促使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拓展

在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及相应的科研工作的同时,不忘“师”者身份,主动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指导广大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技能竞赛,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面向 “教师工作绩效”发展职业能力模式,是推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良好途径,一方面以提高“工作绩效”为目标,促使教师有效改进教学方法、自觉投身教改和科研活动中,形成教师发展的良好机制;另一方面,教师个体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了,自然会关注与其对应的“绩效”问题,不投反对票,自觉支持学校的“工作绩效”改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

[1] 郑之左.高职院校教师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以 X高职学院为例[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ob performance

Job performance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bility are inseparable.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from how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broaden their thinking,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situation, jump out of the simple ground, Germany, performance, energy assessment, to establish a mor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the composition of teachers' job perform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alyzed, this paper expounds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ow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y; job performance; cultivating way

G715

A

1008-1151(2016)08-0120-03

2016-07-10

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2014JGA373)。

陆春桃(1976-),女,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室主任,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督查工作;傅莹(1983-),女,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财经与管理系专任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