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模糊聚类的安徽省物流中心的规划

2016-11-11许静艳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安徽省聚类物流

许静艳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40



基于模糊聚类的安徽省物流中心的规划

许静艳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40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选取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路货物周转量、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公路密度、民用汽车拥有量6个物流中心评价指标,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进行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将安徽省16个地级市划分为五个等级的物流中心,其中一级物流中心为合肥市,二级物流中心为马鞍山市,三级物流中心为芜湖市与蚌埠市,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滁州市、安庆市与六安市为四级物流中心,铜陵市、黄山市、淮北市、池州市、淮南市和宣城市为五级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模糊聚类;系统规划

物流中心规划与建设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之一,是物流节点作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体,也是区域内物流发展水平成熟的重要标志。安徽省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运行效益。安徽省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对安徽省的物流中心作出规划尤为重要。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研究物流中心规划的相关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省内区域物流中心规划。李玉民等综合评价江苏省13个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并将其分为六类,构建了有关区域物流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1];王敏对河南省区域物流中心进行规划,将17个地级市分为五个类别三级中心,构建了五大物流圈[2];高丽艳综合评价河北省物流发展实力,将11个地级市分为四个等级[3]。二是跨省区域物流中心规划。陈超等综合评价长三角16个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并将其划分为三级物流中心[4];金芳芳等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将各城市划分为四类[5];廖志高等对北部湾、长三角、珠三角的物流发展进行分析评价,将三大城市群的31个城市进行排序并分为六组[6]。

本文从模糊聚类的角度出发,将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作为物流中心结点,确定各物流中心的等级状况,为安徽省物流中心系统规划提供参考。

2 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2.1评价指标

国内学者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区域内的物流中心进行规划时,选用的指标有GDP、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商投资额、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公路货物周转量、公路密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民用汽车拥有量[7-8]。为了避免指标间高相关性导致信息重叠的影响,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将r>0.9高度相关的指标考虑剔除其中一项[9],研究发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外商投资额与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外的所有指标都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即r>0.9,故将这些指标删除,选取以下6个评价指标。

(1)GDP。GDP值越大,说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区域物流系统中的作用越大。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该值越高,说明单位城镇人口对物流需求的能力越高,从而使该市物流需求能力也越高。

(3)公路货物周转量。公路作为城市物流作业量最多的运输方式,周转量越大,表明该市公路运输需求越大,货运量也越大,公路在物流系统中越具有重要的地位。

(4)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民用运输船舶是水路货运的主要运输工具,与城市物流发展呈正相关关系。

(5)公路密度。可以衡量城市公路设施的状况,公路密度越大,说明该市拥有发达的公路系统,能提供较多的物流供给。

(6)民用汽车拥有量。公路基本覆盖城市整个范围,为了全面地反映出各城市公路运输发展的真实情况,这里采用民用汽车拥有量,其值越大,表明城市的物流供给就越大。

2.2数据来源

根据以上指标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安徽省16个地级市物流中心评价指标值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4)》。

3 安徽省物流中心的模糊聚类分析

3.1数据标准化

表2 数据标准化矩阵

3.2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最大最小法计算样本的相似性统计量,即

经以上变换得模糊相似矩阵,见表3。

3.3建立模糊等价矩阵

运用Excel软件,用逐步平方法求传递闭包,得到模糊等价矩阵,见表4。

表4 模糊等价矩阵

3.4聚 类

λ=0.24,{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池州、安庆、合肥、黄山、铜陵}

λ=0.55,{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池州、安庆},{合肥}、{铜陵}、{黄山}

λ=0.60,{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芜湖、宣城、安庆},{合肥}、{淮北}、{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

λ=0.77,{亳州、宿州、滁州、安庆},{阜阳、六安},{淮南、宣城},{合肥}、{淮北}、{马鞍山}、{蚌埠}、{芜湖}、{铜陵}、{池州}、{黄山}

4 结果与分析

通过以上聚类结果可以看出,λ取值不同,聚类结果不同。根据聚类结果,可以把安徽省16个地级市划分为适宜建立物流中心的5个等级。

当λ=0.24时,所有地级市分为一类。

当λ=0.55时,合肥、铜陵、黄山各自为一类,其余城市共为一大类,由表1及实际情况可知,合肥是安徽省政治、经济中心,人均GDP较高,交通条件优越,拥有健全的物流信息渠道,物流地位非常显著,新桥国际机场、空港物流园区等都可以体现出较强的物流综合能力,所以安徽省在进行物流中心规划时,合肥是首选地址,可以建设一级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其中心辐射作用。

与此同时,铜陵、黄山也各自为一类,铜陵物流业经济效益差,物流基础设施较弱,物流供给匮乏;黄山地处山区,属于旅游城市,两个地级市物流发展较差,合肥与铜陵、黄山物流水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

当λ=0.60时,马鞍山从λ=0.24时的大类中分离出来,由于马鞍山濒临长江,拥有马鞍山港,区域位置十分优越,基本形成综合交通网络,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增长强劲。同时,作为南京都市圈、安徽沿江城市群的核心层城市,马鞍山具备了发展物流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可以在马鞍山建立二级物流中心,辐射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同样,淮北和池州也从λ=0.24时的大类中分离出来,二者缺乏支柱性产业,物流基础薄弱,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物流主体不成熟,经济发展一般,物流能力较弱。

当λ=0.77时,与λ=0.60相比,蚌埠、芜湖各自为一类,芜湖是安徽省长江沿岸最大的外贸港口,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城市,拥有朱家桥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桥三大物流园区,物流集散能力强,河港货物吞吐量大,物流需求增长迅速;蚌埠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皖北的中心城市,因此可以在蚌埠和芜湖设立三级物流中心。

与此同时,亳州、宿州、滁州、安庆为一类,阜阳、六安为一类,这些城市物流一体化、专业化程度低,仍以传统物流为主,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物流综合能力一般,在全省物流中心规划时,可设为四级物流中心,定位为普通物流节点城市。除此之外,淮南、宣城为一类,其公路网密度低,属于安徽省交通水平较低的地区。

综上所述,将物流综合能力较弱的铜陵、黄山、淮北、池州、淮南、宣城,规划为五级物流中心,承接一些基本的物流活动。全省物流中心整体规划如表5所示。

表5 安徽省物流中心规划

5 结 语

安徽省在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物流业发展初具规模且发展空间较大,整合现有资源,可以使安徽省物流业发展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运用模糊聚类方法,采用2014年安徽省的统计数据评价安徽省各地级市物流发展,选取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个物流中心评价指标,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进行物流中心布局规划,并将其分为五级物流中心,其中一级和二级物流中心分别为合肥市和马鞍山市,三级物流中心为芜湖市与蚌埠市,四级物流中心有6个地级市,分别为阜阳市、亳州市、宿州市、滁州市、安庆市与六安市,五级物流中心也有6个地级市,分别为铜陵市、黄山市、淮北市、池州市、淮南市和宣城市。所得结论合理客观,可以为安徽省地级城市物流中心的规划提供参考。在实际的物流中心规划时,由于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复杂,还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物流相关政策,保证各市物流中心的规模与物流需求相匹配。

[1]李玉民,李旭宏,毛海军,等.主成分聚类分析在省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2004,34(4):449-552

[2]王敏.河南省区域物流体系规划研究:基于模糊聚类理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29(5):67-69[3]高丽艳.京津冀一体化下河北省物流中心布局规划: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J].商业经济研究,2015(20):37-39

[4]陈超,周德群.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规划[J].物流科技,2009(3):21-24

[5]金芳芳,黄祖庆,虎陈霞.长三角城市群物流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9):183-187

[6]廖志高,许明辉,徐玖平.基于DEA和模糊聚类的城市群物流效率研究:北部湾和双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132-136

[7]李华,李金华.模糊综合评判在区域物流中心规划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5(4):105-107

[8]朱晓兰.模糊聚类法在物流园区网络布局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07:46-48

[9]刘丰根,陈耀荣.模糊聚类分析在多级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3):60-61

[10]陈磊,刘雪梅,朱文英,等.基于模糊聚类的物流中心体系选址决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7):247-249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6.10.004

2016-04-2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常态环境下基于协同理论的安徽省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构建与评价研究”(SK2016B004);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合肥经济圈物流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SK2015A592)。

许静艳(1982-),女,河北井陉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F502

A

1673-2006(2016)10-0015-05

猜你喜欢

安徽省聚类物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