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码印花标准化流程的建立

2016-11-11周广亮

网印工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坯布原稿墨水

文 周广亮

数码印花标准化流程的建立

文周广亮

在2015年意大利米兰举办的纺织机械展览会上,推出的印染新设备层出不穷,从印染速度和产品质量方面极大的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然而设备的优良仅仅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方面,技工水平和标准化流程也很关键,同时,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弥补设备和技工方面的不足。本文将从数码印花流程的关键部分来阐述如何进行数码印花标准化流程的建立。

随着社会的发展,纺织品印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伴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提升,数码印花工艺已经成为主流。新事物的产生,不仅要求设备和工人技能水平的完善,同时还需要企业根据现用设备建立完善的标准化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色彩管理系统的建立

尽管数码印花工艺相对于传统印花工艺在工序方面有了很大的简化,但在整个过程当中还会涉及到多种设备的选用,比如原稿的数字化、对原稿的处理以及使用数码印花机通过墨水在纺织品上成色等。由于这些设备无论在色域大小以及在表色模式方面都有不同,这就意味着原稿色彩在这些设备上转换过程中会有损失,最终纺织品上呈现的色彩无法忠实的反映原稿。

色彩管理系统就是对数码印花流程中与色彩有关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补偿和控制设备间色彩的差异,来保证色彩在各设备间传递时的一致性。其基本理念是将设备的特定色空间与设备无关的CIE Lab色空间进行转换,通过CIE Lab色空间对各设备色空间进行解释和转化。色彩管理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1、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

也称作参考空间或者特性文件连接空间,选择CIE Lab作为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主要是由于它拥有最大的色域空间,任何设备表现出的色彩都可以转化到其中。

2、设备色彩特性文件

特性文件是相应设备用来表达颜色特性的文件,分为三类:输入设备特性文件,比如数码相机、扫描仪特性文件;显示设备特性文件,比如电脑显示器特性文件;输出设备特性文件,比如数码印花机特性文件。

3、色彩匹配程序(CMM)

色彩匹配程序是色彩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通过它可以解释设备特性文件,实现各设备颜色色彩信息在设备与CIE Lab色空间之间进行转换。

仪器设备的定期校正

前面提到了ICC设备特性文件,设备在出厂时制造商就已经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设定,然而设备进入企业由于印染环境以及耗材的不同,会与制造商测定的数据有一定的出入,这也会影响到数码印花过程中色彩的一致性,所以要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根据设备的保养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校正,修正设备的ICC文件数据,确保色彩信息的正确传递。现在简单提及在数码印花工艺过程中常用仪器设备的校正方式。

在印前处理和印后质量控制流程中使用到的一些扫描、测量仪器基本上都自带校正功能,安装设备使用说明定期校正即可,比如扫描仪、密度计、色度计等。有的时候还要结合设备的实际用途来进行额外校正,比如使用密度计测量纺织品表面色块的密度时,需要在纺织品表面非印染区域进行白场定标,其目的就是避免纺织品本身的密度值对印花墨水的密度值所带来的影响,其他设备在这不再具体叙述。

“所见即所得”,是我们现今印染行业所追求的效果,这会使得整个工艺流程更加形象直观。在印前我们对原稿处理时,计算机的使用至关重要,而计算机显示器也要根据使用说明定期进行色彩校正,避免因使用寿命等因素导致的屏幕偏色现象。

最终,处理好的原稿信息需要通过数码印花机实现墨水向承印物(纺织品表面)转印进而呈现图案或文字信息,而色彩效果会受到印花设备、纺织品表面特性、墨水呈色特性的综合影响,这样印制出的产品色彩效果就会和设备制造商提供的ICC文件信息有一定的出入。当然,数码印花现状大多是设备制造商提供配套墨水,然而承印物单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选用的承印物、通过一些专业的测控条如灰度尺、色度尺、实地色块等来进行试印花。按照“印花→测量→调整→印花”这种重复反馈模式进行修正数码印花设备的ICC特性文件,直至设备处于理想印花状态。

对原稿的处理

数码印花,简言之就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印花机械、使用墨水在纺织品表面呈色,达到美观的效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然而无论是模拟原稿还是数字原稿,在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输出到纺织品表面上时,色彩的呈色方式发生了改变:其中在计算机显示器上是RGB呈色模式,而最终纺织品表面上通过墨水呈现的色彩是CMYK呈色模式。由于两者的呈色机理的不同导致了两者的色域大小不同:RGB色彩空间远远大于CMYK色彩空间,通俗一点说就是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呈现出的色彩不一定能通过墨水印制出来,我们设计处理好的原稿效果(计算机上显示)不能完美地在纺织品表面呈现。

为了很好的避免上述问题,我们在进行原稿处理时要充分考虑数码印花墨水的色域范围,在设计原稿时选用的色彩保证在印花墨水CMYK色域范围内,或者对原稿进行处理时将不在印花墨水CMYK色域范围内的色彩进行调整或压缩,使之符合数码印花适性。

对原稿处理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分辨率的调整,结合客户要求和纺织品承印物表面特性来进行设定,一般情况在1:1的状态下选用300dpi即可。当然,原稿分辨率过低会影响到产品表面图案的质量,但也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分辨率非但印刷不出好的效果(受印刷设备和承印物表面特性的影响),反而会因为原稿数据量过于庞大影响到印前处理和印花速度。

耗材的选用

前面提到过,目前数码印花行业现状是由设备制造商来提供匹配墨水(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在这不做累述),但在整个印花工艺中还会涉及到其他耗材的使用,比如承印物(坯布)、浆料的选用与配制等。

坯布的性能主要从PH值、毛效(吸湿性)、纬斜度、清洁度方面来进行衡量。其中坯布的PH值会影响到印花过程中墨水的蒸化固色;吸湿性会影响到墨水的上染效果;纬斜度会影响到印花过程中走布的平整性,进而影响印花速度和印花质量;而坯布的清洁与否会影响到产品的上色效果,甚至会出现堵塞印花喷头等故障。所以在此方面企业应该根据现有设备情况,结合实践或者实验室条件筛选符合自身印花适性的坯布参数范围并加以界定,在后续的采购时以此作为标杆。至于针对于某一订单的坯布的选用还需要结合客户的要求和订单的价格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

上浆工艺主要是提高坯布的表面性能,来满足后续的印花要求。其主要成分为尿素、元明粉、小苏打、海藻酸钠、GTC-6,根据不同承印物材质使用不同的配方,配方比例已经固定,按要求操作即可。

以上是从企业印花设备软硬件、耗材等关键方面进行控制,企业只要做到以上几点,数码印花标准化流程基本上已经建立,在之后的实际生产中,将会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10.19436/j.cnki.1007-2160.2016.10.07

猜你喜欢

坯布原稿墨水
甜甜的“墨水粽”
腹中有墨水
夏市销售环比回升 价格小幅上涨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棉织物退浆中的应用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转杯纺纱纯棉帆布染色经向疵点的产生与分析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提升坯布质量的措施探讨
墨水DI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