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基于6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分析

2016-11-11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决策大学学校

郭 俊



我国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状——基于6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分析

郭 俊

(武汉纺织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选取北京、湖北、浙江、云南四地6所大学作为研究的具体考察对象,对500多名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参与领域较狭窄,参与途径单一,参与组织发展滞后,参与渠道梗阻等问题。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现状

截止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正在快步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的构成、学习方式、求学目的都更加多元而复杂,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与严峻。大众化时代,大学生被忽视或被限制的权利,到了普及化时代,将逐渐拓展并得到重视。就是说,大学生除了享有公民权利、学习权利外,还应享有参与学校治理的权利和和更多的选择权,这是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权利更为核心的部分。[1]权利没有权力保障,就容易落空,就容易受到侵犯。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实质是将学生作为大学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组织决策权力的重新分配过程,其权力实现对大学的育人和善治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今天的中国而言,顺应大学治理规律,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成效,已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对我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学生权力在大学治理中是一种什么地位,从而弄清学生是不是已经具备了参与大学治理的条件,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一、调查样本的选择与分析方法

我国学生参与学校治理内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参与学生生活、学习保障相关的事项;二是参与教学相关的事项。参与的形式主要有:依托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参加校长接待日或部门负责人接待日参与学校管理、通过评教参与教学管理[2];按照不同的层次,参与有以下类型:知情参与模式(校长信箱、校长热线等)、行动参与模式(参与后勤管理、听证会)、决策参与模式(未成形)[3]。具体方式,主要有贴吧、BBS学生论坛、学生网上评教系统、E-MAIL(电子邮箱)系统、校长在线、学生委员会等方式。作为研究基础,这些材料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研究者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面上调查和点上“麻雀解剖”的方法,掌握中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第一手材料。为了使研究更加集中并具有针对性,笔者选择学生参与治理的制度环境、参与治理的渠道以及学生个体行为三个维度,探讨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现实状况,揭示我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研究选取湖北、北京、云南、浙江四地6所大学作为研究的具体考察对象,分别代表我国普通高校的几种主要类型。通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样本包含了985高校、211高校、“老牌”省属本科学校、新建本科学校以及一所民办院校。在调查过程中,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经验的实际状况,对各年级调查样本也进行了一定控制。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40份,实际回收411份,回收率为76.1%;在回收的问卷中,剔除部分明显不符合答题要求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367份。本次问卷调查学生样本的分布情况如下:男生54.8%,女生45.2%;大一学生7.9%,大二学生53.1%;大三学生23.2%,大四学生15%;文科学生25.1%,理工科学生74.9%;学生会组织调查53.7%,非学生会组织调查46.3%。

对于调查数据,主要利用SPSS13. 0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分学生对参与大学治理的自我认知状况、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渠道、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展开调查。每所学校只选择一个学院的一个专业(各校之间尽可能选择不同类型学院)发放90份问卷,在控制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参与调查总人数情况下进行调查。吸收以往学生反感“被调查”,问卷填写质量不高的经验,为增加调查结果的可信性,保证实际参与调查学生的填答质量,每个学校通过二级院部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委托给对应学院的分团委或学生会组织,按年级分配好调查问卷后,再通过走访学生宿舍寝室和课间到教室的形式随机抽样填写,不强迫答题。

二、调查发现与结论

(一)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自我认知状况

调查发现,学生对参与大学治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对他们参与大学决策和管理中的地位的自我评价为:非常低,7.4%;比较低,31.9%;适占,45.2%;比较高,12.8%;非常高,2.7%。就是说,39.3%的学生认为他们在参与大学决策和管理中的地位较低,仅有15.5%的学生认为他们在参与大学治理中有较高的地位。

对于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认知,作为学校的利益相关者,61.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或只知道很少有关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权力信息,有38.7%的学生认为基本清楚。

对于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必要性认知,51.5%的学生认为学生非常有必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仅有18.8%学生认为没必要,而29.7%的学生认为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活动。

对于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动机认知,42.5%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动机是表达学生诉求,维护学生群体利益,29.2%的学生认为是锻炼自身能力,增加求职筹码,21.3%的学生认为可以发挥主体性,体现自身价值,还有7.1%的学生认为可以促进学校发展。

对于参与能力的认知, 36.8%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自信,不自信的学生比例仅有18.2%,学生普遍对自己参与大学的管理和决策的能力认识还不够明确。

对于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局限认知,33.2%学生认为主要因素是缺乏相关的能力和知识,30%学生认为受制于时间和精力,认为权力意识和参与意识欠缺的学生各占18%。

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愿望调查中,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46.6%)、教学评估以及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26.7%)、学生活动及学生组织发展(16.6%)、对教职工和学校管理的监督(4.4%)、对学校重大政策发表意见(5.2%)等方面都表达了比较强烈的参与愿望。

(二)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渠道

(1)学生表达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的渠道

学生对学校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主要包含学生会组织、校园媒体和校长信箱、学校意见箱等,参与渠道总体单一。其中,8.5%通过校长信箱或学校意见箱,1.9%通过校长接待日,38.1%通过学生会组织,14.9%通过学生座谈会,35.5%通过校园网络媒体(如微博、微信)。

(2)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的畅通性

学生向学校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状况,41.3%的学生学认为渠道不畅通,25.9%的学生因未曾反映问题而不知道,27.1%的学生学认为渠道基本畅通,仅有4.9%的同学认为学生有较畅通的渠道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

(3)学生意见和建议采纳与反馈情况

学生反映意见和建议的采纳及反馈情况,16.6%的学生认为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大部分能被学校反馈或者采纳,36.5%的学生认为小部分能反馈或者采纳,21.5%的学生认为基本不能采纳或者及时反馈,23.7%的学生没有提过建议,仅有1.6%的学生认为大部分能被学校反馈或者采纳,可见学生在学校管理决策中的地位被边缘化和弱化。

(三)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制度环境

(1)学生对对目前学校的管理与决策工作的满意度

表1 学生对学校当前各项管理的满意度情况

从调查状况来看,学生对学校的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的满意度依次降低,尤其是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不满意程度分别达到了32.2%和41.7%。当前学生对各项管理的不满意状况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参与学校治理,为学校管理提供决策和建议,从而提高各项管理的效能和水平的必要性。

(2)学生参与学校决策的程度

表2 学生参与学校的决策程度

当前高校一般只在在低层次决策上与学生交流,仅象征性的让学生参与,但总体上参与度较低,学生很难参与到较高层次的决策。同时调查显示,无论是学生干部,还是非学生干部,调查结果几乎完全一致,由此可见,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程度普遍偏低。

(3)学校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重视程度

表3 学校对学生意见的重视程度

从学校对学生意见和建议的重视程度来看,总体上仅有27.5%的学生认为重视,72.5%的同学认为重视程度一般或者不够重视;学校对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的意见及建议重视程度并无太大差异,学校在管理实践中,基本不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4)学生参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理想与现实

表4 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实状况及期望

学生参与管理决策程度较低,学生的决策活动主要集中在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学生评教、寝室卫生检查等,参与度相对高一些,但在学校相关制度的制定、对学校有关工作监督与投诉中,参与度很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愿望是强烈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证实了高校应该给学生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学生对参与大学治理存在髙期望值与低满意度问题。

(5)学生参与学校治理面临的阻碍

表5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障碍

通过调查,54.5%的学生认为阻碍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最主要因素是学校相关信息不够公开透明;42.7%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对学生诉求反应迟缓,回应性差;而37.6%的学生认为参与途径单一,缺乏制度保障。可见学校制度环境仍然是排斥学生参与到治理的关键因素。

(四)问卷调查的主要结论

首先,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三个特征:(1)学生普遍认为他们有必要、有动机参与到高校的管理与决策中;(2)学生认为他们参与大学决策和管理中的地位较低,但又不明确自身参与治理的权力;(3)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参与大学治理仍然较多人的表现出不自信。

其次,学生参与渠道单一,存在路径障碍。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表达较多限于学生会和校园媒体,而校长接待日、学校会议、管理岗位等参与渠道缺乏,同时学生认为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大部分都不能得到反馈或者被学校采纳。

再次,学生参与制度环境上,一是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程度偏低,学生很难参与到学校较为重要的决策;二是学校在管理和决策中,相关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参与缺乏制度保障,也缺少对学生诉求的回应机制。

三、对当前我国学生参与大学治理存在问题的探讨

由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当今大学生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高涨形势下,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难以满足大学内部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效果还难以令人满意。总的状况是学生权力长期被忽视和虚置,在对学生个体的认识上,许多高校管理者还不了解学生主体意识觉醒、权力意识增强的实际,对学生要求参与高校治理的需求漠视、反感和排斥,适应不了从管理者最终变为学生的服务者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学生参与资源缺乏、动机受限,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存在参与领域较狭窄,参与途径单一,参与组织发展滞后,参与渠道梗阻等问题,使得学生权力在大学治理中难以发挥作用。

学生权力参与方式包括组织参与、个人参与、中介代理参与(如委托教师、辅导员代表)三种。尽管我国很多大学硬件设施已经很现代化了,但从治理现代化程度来看,还相差较远,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并没有同步,很多学生参与变成了学生“被代表参与”,其身份和角色被管理人员、教师和辅导员越粗代庖。一方面学生想参与,另一方面高校管理者也在尝试,制定了一些法规。一些学校校长也在努力推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很多大学的章程和综合改革方案中,都提到了支持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问题,但学生参与治理的状况还是不佳,成效并不显著。调查中一个重要发现是目前在对待学生参与问题上,社会、学校态度实际上是矛盾摇摆的。一方面感到学生参与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当让学生参与,但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得到参与权力后越界,怕学生参与;学生自身的态度也很纠结,一方面想参与,另一方面又感到缺少发展空间,缺少单纯公正的环境,参与被制约,投入的精力和得到的收获不成比例。于是出现制度在像模像样地设计,但效果存疑的局面。无论在学校制度、学生参与渠道、形式还是学生自我认知上都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此外,还有少数学校管理者的观念陈旧,对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基本态度还是“管”、“压”、“堵”,认为学生权力是大学赋予的,大学当然随时可以收回,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将学生参与作为盆景中的观赏植物,需要时摆出来应付一下场面而已。

总之,在学生参与大学治理问题上,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大学管理者、学生这些利益相关方自身和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变革与守旧、名与实、动机和效果的冲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强调:“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负责人的受益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由于学生有成立代表自己的组织和权利,所以应保证学生对这些工作的参与。”[4]教育部2005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5]。在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如果继续漠视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作为民主参与者的发展需求、权力需求,国家对高等学校实现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期望就难以变成现实。近年来,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东师范大学等许多高校都设置了由学生担任的校长助理岗位,开始积极尝试让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升管理的民主化程度。这些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从形式参与到真正权力共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林杰.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的特征及其权利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16,(3):43-45.

[2] 黄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保障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18.

[3] 沈剑锋.民族高校人学生参高校管理的模式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09.21.

[4] 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 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10-41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Z].2005-03-25.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from six Universities

GUO Ju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0, China)

A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among 500 students from six universities in Beijing municipality, Hubei, Zhejiang and Yunnan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chi—square test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is not implemented very well with high expectations and low satisfaction values coexisting,and the overall efficacy is low.

student participation;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atus

G640

A

2095-414X(2016)05-0058-05

郭俊(1974-),男,高级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湖北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重点课题(1617ZA04).

猜你喜欢

决策大学学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