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11-11王世伟韩金刚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血管外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王世伟,韩金刚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血管外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治疗的效果分析
王世伟,韩金刚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血管外二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间接受该院治疗7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此次研究将这70例患者列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组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35例给予抗血小板、降脂、抗凝、降糖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的给予治疗方法,则是在基于常规组治疗办法的基础之上给予脉管复康片进行治疗,最后将两组患者的ABI(踝/肱指数)、间歇性跛行、截肢率以及静息痛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应用脉管复康片治疗,使得患者的间歇性跛行、截肢率以及静息痛发生率显著降低,且ABI提升效果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进行治疗,有助于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脉管复康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因为腹主动脉末端到下肢动脉发生硬化,使得硬化管腔发生不同闭塞、狭窄程度,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的一种综合征疾病[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吸烟、糖尿病、年龄以及高脂血症等等。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大于40岁,且具有5年糖尿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几率达到了90%,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手术难度较大,并且伴有远端中小动脉病变,预后成效并不显著,术后需要通过药物辅助治疗的方式来提升预后效果[2]。该次研究以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得到了显著的疗效[3],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2月间接受该院治疗7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列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组35例,其中研究组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64.5±7.6)岁,糖尿病史4~20年;常规组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63.7±6.8)岁,糖尿病史3~21年。此外,合并高血压共有23例,吸烟史25例,均心肝肾功能齐全,出血倾向正常。70例患者中,其中19例为肢体髂动脉闭塞,肢体腘动脉远端小动脉闭塞27例,肢体股浅动脉闭塞有24例。选择标准:有糖尿病史2年以上;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ABI均小于0.5;CTA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无坏疽、破溃现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比较发现两组的基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术后给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降脂、华法林抗凝以及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进行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脉管复康片进行治疗,3次/d,4粒/次,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持续治疗半年之后,观察患者的两组患者ABI(血管踝臂指标)、间歇性跛行、截肢率以及静息痛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间歇性跛行发生率、静息痛发生率、截肢率对比
持续治疗6个月之后,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为8.57%,常规组患者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为2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痛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患者(5.71%)均明显低于常规组(14.28%),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截肢率方面,研究组患者(2.85%)均明显低于常规组(5.71%),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间歇性跛行发生率、静息痛发生率、截肢率比较[n(%)]
2.2 比较患肢ABI
研究组采用脉管复康片药物治疗之后,结果发现患肢ABI指数为0.96(0.42-1.12),而常规组指数为0.72 (0.52-0.98),两组数据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肢ABI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因为下肢血量不足,从而使得远端肢体坏疽、破溃,导致发生较高的截肢率,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是最佳的应对策略[4]。由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具有较长的病程,常常与小动脉、肢体远端中的阶段性闭塞合并,因此手术治疗难度较大,且预后的成效也并不怎么理想。肢体动脉重建是降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截肢率、疼痛感最佳的措施,当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已经发生肢体坏死,需要进行截肢手术之前,重建动脉也是至关重要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术前评估以及诊断内容,主要包括了ABI(踝/肱指标)、CTA(双下肢动脉CT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下行动脉造影等。其中ABI,即踝/肱指数,是一种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特异性、敏感性检测的一种高效办法,而且还可以显示出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病变阻塞的严重情况;诊断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最佳的首选检测方法,尤其是下肢血量不足的患者;此外,动脉造影,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而言,是一种最优的评估、诊断标准;双下肢动脉CT造影,即CTA具有较高的实效性,且经济非常不错,同时还具有创伤较小等特点,一直都是各大医院检查的主要手段[5]。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当前的主要治疗办法主要有3种,即人工工血管移植、药物治疗、下肢动脉腔内成型治疗办法,在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住院期间,后面两种治疗办法的并发症发生率不是很高。手术之前确诊且能够进行腔内治疗的患者,排除心肝肾功能疾病患者,尽量使用腔内治疗方式。近年来介入术后治疗的发展非常的快速,主要应用于膝关节以上的中、大血管部位治疗,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创伤小、实施简单、安全性较高且治疗成效显著,腔内术后治疗疗效的结果也非常的理想化。无法进行腔内治疗的动脉闭塞患者,且流出道良好,可以采用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手术。膝下血管腔内治疗的远期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发生狭窄[6]。基于此,对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来说,需要持续服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脉管复康片药物组成有郁金、丹参、没药、鸡血藤,最大的功效就在于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适用于脉管闭塞、淤血阻滞所带来的硬皮病、脉管炎、动脉硬化性下肢血管闭塞症。
该次研究中,对研究组35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脉管复康片进行辅助治疗,起到了血管扩张的治疗成效,且下肢局部血液供应情况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为病情争取到了更多的延缓时间,此证治疗办法,是当前治愈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最佳的辅助治疗办法[7]。研究组患者在截肢率(2.85%)、间接性跛行发生率(8.57%)、静息痛发生率(5.71%)各方面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截肢率(5.71%)、间接性跛行发生率(20.00%)、静息痛发生率(14.28%),且ABI指数上升情况也比常规组更为明显,特别是间接性跛行发生率的降低程度尤为显著。这一研究数据,其结果表明,对研究组30例患者使用脉管复康片,具有显著的治疗成效。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脉管复康片有助于改善肢体血量供应不足的情况,延缓病情的发展[8]。在介入术后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脉管复康片预防,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所有患者中均无副作用,药物安全性良好。
[1]赵奇,栗力,史燕.脉管复康片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 (3):63-64.
[2]韩冰.系统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相关因素及干预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2.
[3]王吉亭.活血化瘀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霍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D].吉林大学,2011. [5]张东宾.髂动脉闭塞合并股动脉长段狭窄或闭塞的腔内治疗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4.
[6]郭清旭.TASC-C型、D型主髂动脉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D].南方医科大学,2014.
[7]董芳.中药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8]张林强.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危险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
R587.1
A
1672-4062(2016)10(a)-0097-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9.097
2016-06-24)
王世伟(1973.-),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血管外科。
韩金刚(1976.-),男,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血管外科,邮箱:hanjingang1976@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