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超声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16-11-1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转移性结核性淋巴

李 畅

彩色超声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李 畅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11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结核性淋巴结组(50例)与转移性淋巴结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流超声表现。结果 相较于结核性淋巴结组,转移性淋巴结组的有回声液化区与强回声钙化灶概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组患者无血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结核性淋巴结组,RI值水平与中央+边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结核性淋巴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彩色超声对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分析血流分布、内部回声与RI值等可以有效提示患者的病变状态,为进一步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彩色超声;颈部结核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价值

颈部淋巴是指位于颏部、颏下三角、舌尖及口底等处的淋巴,该部位的主要病变特点为淋巴结肿大。结核性淋巴结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均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主要诱因。但是,肿瘤淋巴结转移与结核性淋巴结的治疗方案与预后效果存在显著差异[1]。通常情况下,淋巴结相互融合,结核性淋巴结以相邻软组织水肿为主要特点,患者多伴有消瘦、低热、盗汗等中毒症状;而转移性淋巴结呈椭球形或球型,内部未见正常皮髓质,呈低回声,若并发甲状腺原发癌灶则较易将二者进行区分。临床中发现,部分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无特异的超声特点与临床特点,所以易发生误诊、漏诊等情况[2-3]。本研究就彩色超声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结核性淋巴结组(50例)与转移性淋巴结组(60例)。结核性淋巴结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0~69岁,平均(46± 6)岁。转移性淋巴结组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0~69岁,平均(45±5)岁;原发癌:鼻咽鳞状细胞癌20例,甲状腺癌20例,喉鳞状细胞癌10例,肺鳞癌5例,肺腺癌3例,不明来源黏液癌2例。纳入标准:①均经穿刺病理与术后病理确诊;②未见颈部软组织水肿、结巴结互相融合、结核中毒症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身体疾病与脑器质性疾病;②精神疾病;③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彩色超声诊断仪(产地:美国,型号:GE LOGIQS6,)检查,探头线阵频率为7.6~12.0 mHz。操作方法: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观察超声声像图特点,区分有异常变化的淋巴结,并根据长轴最大切面分析淋巴结纵径(L)与横径(S)比值。认真扫查淋巴结内部状态,包括液化、回声、钙化灶等。通过多普勒彩色超声的血流成像系统,观察异常淋巴结血流分布情况,并进行血流分型:①淋巴门型:淋巴门主干血管内的血流信号呈树枝样散出;②中央型:血流信号主要见于淋巴结中央,经多切面观察未提示淋巴门部血流连接于血流信号;③边缘型:淋巴结四周血流信号较多,经多切面扫查发现淋巴内部血流未与血流信号连接;④混合型:上述血流类型≥2种。血流阻力指数(RI)采用脉冲多普勒进行测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流超声表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声像图特点 ①结核性淋巴结组:髓质薄、偏心或消失,皮质呈向心变宽;有内部主要回声(高回声、等回声及低回声)45例(90.0%),无主要回声5例(10.0%);有回声液化区27例(54.0%),无回声液化区23例(46.0%);有强回声钙化灶26例(52.0%),无强回声钙化灶24例(48.0%)。②转移性淋巴结组:皮质分界不清,回声降低;有内部主要回声54例(90.0%),无主要回声6例(10.0%);有回声液化区15例(25.0%),无回声液化区45例(75.0%);有强回声钙化灶3例(5.0%),无强回声钙化灶57例(95.0%)。③L/S值:结核性淋巴结组患者L/S值为(2.2±0.6),转移性淋巴结组患者L/S值为(2.1±1.1),两组患者的L/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结核性淋巴结组,转移性淋巴结组的有回声液化区与强回声钙化灶概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13,P<0.05;t2=5.523,P<0.05)。2.2 血流超声表现比较 转移淋巴结组患者无血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结核性淋巴结组,RI值水平与中央+边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结核性淋巴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淋巴门血流、中央血流、边缘血流、边缘+淋巴门血流、中央+淋巴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超声表现比较

3 讨论

结核性淋巴结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常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生。结核杆菌多经龋齿、扁桃体侵入,大部分继发于支气管或肺结核病变。颈双侧或单侧可见多个不同大小的肿大淋巴结,早期肿大淋巴结无痛、结硬、可推动,随着病情进展,由于淋巴四周炎性反应,可使其与四周组织、皮肤发生粘连,各淋巴结互相粘连,呈团块状或簇状,并累及周围淋巴结[4-6]。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结节增生、炎性物质渗出与干酪样坏死,若病程较久可导致钙化、纤维化。因此,彩色超声观察下,结核淋巴结的内部回声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伴有钙化、纤维化、液化及坏死等情况。有学者认为,结核性淋巴结超声表现为钙化、坏死、液化[7]。本研究结果显示,结核性淋巴结组中液化27例、钙化26例,这可能与病灶干酪样坏死相关。

转移性淋巴结的内皮质回声呈窄而低的变化,髓质回声加宽,后期可具备肿瘤浸润的特点,使淋巴结皮、髓质消失,形态改变,且在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使肿瘤组织的营养供应缺失,并发坏死、出血等变化,超声提示为无回声区[8-10]。本研究中,转移性淋巴结组有15个液化、3个钙化。同时,有文献指出,转移性淋巴结内呈现坏死、液化状态,其内部钙化灶主要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11]。本研究发现,相较于结核性淋巴结组,转移性淋巴结组的有回声液化区与强回声钙化灶概率更低,此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

有学者发现,通常情况下,恶性淋巴结的L/S值在2以下,而良性在2及以上[12]。然而,本研究对结核性淋巴结组与转移性淋巴结组的L/S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L/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转移性淋巴结与结核性淋巴结不能仅凭其形态进行区分,这与部分研究结果相符[13]。同时,由于早期肿瘤细胞侵及淋巴结组织时,往往淋巴结的结构未见明显破坏,可见淋巴门血流。虽然,结核对组织的破坏作用与肿瘤相类似,但结核性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与全部液化时无血流信号。本研究显示,相较于结核性淋巴结组,转移淋巴结组无血流的发生率更低,中央+边缘的发生率高于结核性淋巴结组。提示观察淋巴结的血流分布情况在转移性淋巴结与结核性淋巴结中具有显著的鉴别诊断价值。此外,由于转移性淋巴结与结核性淋巴结的病理变化不同,致使其内部结构与血管走行也呈出多样化改变。本研究中转移性淋巴结组RI值高于结核性淋巴结组。这可能是由于转移性淋巴结受肿瘤侵润的影响,血管紊乱,组织结构破坏,癌细胞阻塞了血管而导致RI值增高。而从结核性淋巴结来看,虽然其病理呈破坏性改变,但不会导致阻塞、狭窄,所以RI值仍在正常范围内[14]。

综上所述,彩色超声对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分析血流分布、内部回声与RI值等可以有效提示患者的病变状态,为进一步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金晓来,李建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4):626-628.

[2] 郭培杰,陈松旺,赵美丽.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6):169-172.

[3] 吴文芳,邱金旭,卢丽敏,等.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4):895-897.

[4] 周伟,詹维伟,张璐,等.超声在激光消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附3例报告)[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4,13(3):298-302.

[5] 覃颖,康力克,王小燕,等.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区定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5):119-120.

[6] 张文智,杨高怡,于天琢,等.超声造影后细针穿刺活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5):1845-1848.

[7] 张更臣,李俊来,曹兵生,等.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0):879-882.

[8] 孟君,杨高怡,闻波平,等.钙化灶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中的超声特征[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6):487-489.

[9] 郑璇,陈松旺.普通超声与实时弹性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转移性颈部淋巴结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6):50-54.

[10] 黎烨,廖新红,李智贤,等.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7):577-579.

[11] 赵丹,杨高怡,何宁,等.超声造影模式在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8):683-686.

[12] 吕晓玉,郝轶,姚兰辉.颈部淋巴结结核与转移性病变的超声鉴别诊断价值[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9):618-621,633.

[13] 王燕,曹怡,杨慧,等.彩超对颈部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J].现代医学,2013,41(10):724-727.

[14] 覃颖,康利克,王小燕,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因素分析[J].医疗装备,2015,28(12):2-4.

R445.1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0.075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长春 130500

猜你喜欢

转移性结核性淋巴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多西他赛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免疫功能的影响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