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莫西林舒巴坦致红皮病型药疹1例

2016-11-11王华光王子惠张莹李平刘丽宏

中国药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红皮药疹舒巴坦

王华光,王子惠,张莹,李平,刘丽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100020)

阿莫西林舒巴坦致红皮病型药疹1例

王华光,王子惠,张莹,李平,刘丽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10002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8岁,因“上腹痛3天”于2015年3月27日入院。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无明显放射、阵发性加重,伴发热、恶心、呕吐,无腹泻、反酸、烧心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伴随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曾于3月24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当时体温38.5℃;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6.44×109/L,中性粒细胞0.906%;生化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44.9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3.38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31.53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149 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107 U/L,淀粉酶(AMY)35 U/L,血钾(K+)2.7 mmol/L;腹部B超检查示胆管扩张,胆总管结石。考虑为胆道梗阻、急性胆管炎。做青霉素皮肤过敏性试验(简称皮试),结果为阴性,给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山西仟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59,规格为每支1.5 g)3 g抗感染治疗,2次/日,静脉滴注;同时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0.2 g保肝,1次/日,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 mg抑酸,1次/日。患者上腹痛症状略有缓解,但用药2 d后,患者前胸及双上肢出现散在红色皮疹伴瘙痒,给予肌肉注射苯海拉明注射液20 mg、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考虑皮疹可能与使用阿莫西林舒巴坦有关,故停用此药,临时加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2 g(1次,未做皮试)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皮疹仍呈加重趋势,治疗第3日(3月27日)急诊以“急性胆管炎”收入肝胆外科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10年,服用非洛地平、寿比山降压,血压控制可;30年前行胆囊切除术;7年前因肝内胆管结石行部分肝切除术;近5年来血钾持续偏低,曾有晕厥等症状。否认肝炎、冠心病、糖尿病史等,对荸荠(马蹄)过敏,否认药物过敏史。有高血压家族史。

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8.8℃,脉搏104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5/68 mmHg;全身散在红色丘疹,伴瘙痒,未见出血点、紫癜;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腹部可见手术瘢痕;余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1.27×109/L,中性粒细胞0.919%。生化检查示TBIL 36.28 μmol/L,DBIL 9.10 μmol/L,IBIL 27.18 μmol/L,ALP 104 U/L,GGT 73 U/L,K+2.6 mmol/L;肾功能未见异常。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检查均为阴性。诊断为红皮病型药疹,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肝左外侧叶切除术后,高血压,低钾血症。入肝胆外科后即请皮肤科会诊,专科检查示患者头皮、面部、躯干、四肢弥漫性分布肿胀性红斑,部分呈紫红色,大部分皮疹压之可褪色,双下肢皮肤有鳞屑样改变,黏膜未受累,见图1。诊断为红皮病型药疹,建议停用可疑药物阿莫西林舒巴坦,换用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同时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30 mg,1~2次/日,静脉滴注,以及糠酸莫米松乳膏及炉甘石洗剂涂患处;此外,注意补足液体量,促进药物排泄。根据皮肤科会诊意见,肝胆外科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抗感染,1次/日。其他治疗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 mg、2次/日,硫普罗宁注射液0.2 g、1次/日,氯化钾缓释片1 g、2次/日等。

图1 全身弥漫性分布肿胀性红斑

治疗3 d后(3月30日),皮肤科再次会诊,患者此时全身红色皮疹部分消退,面部及躯干部可见皮疹与正常皮肤相间,下肢红色皮疹恢复略慢,建议继续给予糖皮质激素与外用药物治疗。再次检查示体温37℃;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1.53×109/L,中性粒细胞0.789%;生化检查示TBIL 14.54 μmol/L,DBIL 3.78 μmol/L,IBIL 10.76 μmol/L,ALP 90 U/L,GGT 85 U/L,K+3.4 mmol/L。红皮病型药疹有所减轻,感染亦有所控制,经保肝治疗,患者的ALP、GGT及各种胆红素指标均已正常,血钾水平较前升高,下一步的治疗方向为继续控制感染和治疗红皮病型药疹,因患者此时不宜行针对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故建议出院,继续上述治疗,定期去皮肤科、肝胆外科门诊复查,择期手术。

皮肤科针对本次药疹的出院医嘱为口服醋酸泼尼松片25 mg,1次/日,而后每3天减2片;继续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及炉甘石洗剂;1周后,皮肤科门诊复查或加重时随时就诊。患者出院带药还有莫西沙星片(0.4 g,1次/日),连服3 d序贯治疗,继续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低钾血症等。

4月2日,临床药师致电随访患者,诉除双下肢略有红色皮疹外,身体其他部位皮疹明显减轻或消退。4月9日,患者到门诊复查,全身皮疹基本消退,前臂与手掌呈脱皮样改变,见图2。

图2 全身皮疹基本消退且前臂与手掌呈脱皮样改变

2 讨论

本例患者因上腹痛入院,诊断为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奥美拉唑、硫普罗宁抑酸、保肝等治疗,出现严重的红皮病型药疹,分析很可能为阿莫西林舒巴坦引起的药疹。原因如下:1)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先后顺序。2)阿莫西林舒巴坦属青霉素类抗生素,较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奥美拉唑偶见皮疹,硫普罗宁也可引起皮疹、瘙痒、皮肤发红等不良反应,且较常见。3)患者在停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后改用莫西沙星,仍继续使用奥美拉唑与硫普罗宁,经皮肤科建议给予对症治疗后,皮疹有所减轻。4)基本可排除其他合并用药或病情进展所致。

红皮病也称剥脱性皮炎,1886年由Hebra首先描述。它是一种累及全身90.00%以上皮肤,表现为弥漫性潮红、肿胀、丘疹、脱屑等症状的炎症性皮肤科疾病,常伴有高热、低蛋白血症、淋巴结肿大、心肺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系统表现[1-3]。病因复杂,一般包括继发于其他皮肤病、药物过敏、恶性肿瘤及部分不明原因的情况。

本例患者既往无皮肤病及肿瘤等病史,本次红皮病的发病为药物过敏所致,即红皮病型药疹,且属重型药疹,易引起重型药疹的药物主要包括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抗菌药物、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及血清制品。抗菌药物是最常见的致敏药物,尤以青霉素类居多[4]。Shelly等[5]报道了引起重型药疹的具体药物品种,如磺胺类药物、青霉素、头孢西丁、链霉素、异烟肼、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及巴比妥盐类,砷剂、汞剂、金盐等重金属,阿司匹林、保泰松、双氯酚酸钠、利多卡因、可待因、别嘌醇、乙烯雌酚、西咪替丁、卡托普利等均可诱发红皮病。经分析,本病例是由广谱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舒巴坦引起的红皮病型药疹,于用药2 d后前胸开始出现皮疹,用药第3日扩展至全身,发展较迅速。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红皮病,治疗方法也不同,如为药物过敏所致,在抗过敏治疗的同时还应使用糖皮质激素。本例患者曾给予苯海拉明及氯雷他定抗过敏治疗,但无明显疗效,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外用药物后,皮疹明显减轻。

此外,患者自述无药物过敏史,但对荸荠过敏,该类人群用药时应观察是否过敏。患者入急诊科时,虽做了青霉素皮试,且结果为阴性,但使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后仍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一方面说明青霉素皮试的结果并不能完全代替同类药物的过敏情况;另一方面,皮试的操作过程是否规范,也直接影响皮试结果的准确性,故提醒临床注意。患者在停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后,又使用过1次头孢唑肟,这是不适宜的,因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药物均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有10%的交叉过敏反应,当患者已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应避免再应用类似药物,而应换用其他类别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进展。检索有关阿莫西林舒巴坦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献较少[6-8],主要有皮疹、腹泻、转氨酶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急性间质性肾炎等,很少提及红皮病型药疹,希望本例不良反应能给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1]陆燕洪,陈爱明,高亚丽.红皮病71例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5):279-280.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6.

[3]Walker G,Lane N,Parekh P.Photosensitive lichenoid drug eruption to capecitabine[J].J Am Acad Dermatol,2014,71(2):52-53.

[4]冯立红,丁雪梅,刘治军.1例肺脓肿患者抗感染治疗引发红皮病型药疹的病例讨论[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6):1 583-1 586.

[5]Shelly WB,Shelley ED.Advanced dermatologic therapyⅡ[M]. Philadelphia:Saunders,2001:413-414.

[6]王金亮,王培兰,牟小芬,等.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 373-5 375.

[7]许瑞凌,吴国贤.阿莫西林-舒巴坦致老年患者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12(6):440-441.

[8]孙素馨.阿莫西林-舒巴坦联用替硝唑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1):47.

R969.3;R978.1+1

D

1006-4931(2016)12-0096-02

王华光,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个体化用药,(电子信箱)whg_007@ 163.com;刘丽宏,女,博士研究生,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个体化用药、药物研发,本文通讯作者,(电子信箱)hongllh@126.com。

(2015-11-28)

猜你喜欢

红皮药疹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药疹虽小,可不要大意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邻居
红皮萝卜新品种潍萝卜5号的选育
重症药疹预后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