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洋参三七黄芪胶囊的制剂工艺研究

2016-11-11王贤英谢香菊王钧李胜容

中国药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浸膏西洋参辅料

王贤英,谢香菊,王钧,李胜容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西洋参三七黄芪胶囊的制剂工艺研究

王贤英,谢香菊,王钧,李胜容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

目的优化西洋参三七黄芪胶囊的制剂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休止角、堆密度、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筛选制粒最佳辅料、配比及最佳制剂工艺,并确定胶囊型号及装量。结果最佳制剂工艺条件为西洋参粉、三七粉、黄芪浸膏与淀粉按11∶11∶16∶5的比例混匀,过20目筛制粒;所制颗粒流动性适中,临界相对湿度为65%,堆密度为0.502 6 g/mL,选用0号胶囊,每粒装0.35 g。结论该制剂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西洋参三七黄芪胶囊;制剂工艺;临界相对湿度

西洋参三七黄芪胶囊由西洋参、三七、黄芪组方,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方中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具有滋阴补气、宁神益智、清热生津、降火消暑的功效,为传统保健中药,含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的西洋参皂苷(Panax quinquefolium saponin,PQS)和西洋参多糖(Panax quinquefolium polysaccharide,PQP)均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1-2]。方中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F.H.chen的块根,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oside,PNS)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3-4]。方中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和生肌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5-7]。因方中药味以皂苷类、糖类成分较多,易吸潮且黏度大,故本研究中以临界相对湿度、吸湿性、休止角、堆密度为考察指标[8],对原辅料比例及制剂工艺进行筛选,确定胶囊型号及装药量。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101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FA2004型电子分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干燥器、扁平称量瓶(40 mm×25 mm)。

1.2试药

西洋参粉、三七粉及黄芪浸膏(自制);淀粉、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糊精、微粉硅胶(曲阜市药用辅料有限公司)均为药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 Panax quinquefolins L.、三七Panax pseudoginseng Wall.var.notoginseng(Burkill)Hoo et Tseng和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均购于四川皓博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20151101,20151102,20151103,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生药研究所舒抒鉴定,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要求。

2 方法与结果

2.1西洋参粉、三七粉制备

分别取西洋参、三七药材适量,洗净,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2黄芪浸膏制备

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按制备工艺制得浸膏,其相对密度为1.30~1.40(60℃)。

2.3辅料筛选

2.3.1处方选择

考虑到临床用量、出膏率、成品的日服用剂量和服用次数等因素,计算出所用原辅料(西洋参粉、三七粉、淀粉)与黄芪浸膏的比例为27∶16,按参考文献[9-11]报道及预试验结果,以淀粉、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糊精、微粉硅胶为辅料,组成不同处方,详见表1。每个处方量为100粒,以研究其与浸膏混合制粒后的吸湿情况。

表1 不同原辅料与浸膏的配伍表

2.3.2药粉吸湿百分比测定

取表1中原辅料与干膏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粉末,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内干燥48 h至恒重,取药物细粉适量,置已恒重的称量瓶中,摊匀,厚度约为2 mm,精密称定,置相对湿度为75%的环境中(将含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置培养箱内,25℃放置24 h,恒湿),于25℃保存,打开称量瓶盖,分别于6,12,24,36,48,60,72 h精密称定[12-14],每个样品平行做2份,按公式(1)计算吸湿率,取平均值。以时间(X)为横坐标、吸湿率(Y)为纵坐标绘制吸湿曲线,见图1。

图1 不同样品不同时间下的吸湿曲线

2.3.3休止角测定

采用固定漏斗法,将3只漏斗串联,最低漏斗的下口距水平放置的坐标纸1 cm,小心将2.1项下制备的颗粒沿漏斗壁倒入最上端漏斗中,直到坐标纸上形成的颗粒圆锥体尖端接触到最下端漏斗口为止,由坐标纸测量出圆锥底部的直径(2R),按公式(2)和(3)计算出休止角。平行测定3次,计算平均值[15]。结果见表2。

式中,H为药粉圆锥体高度(cm),R为颗粒圆锥体底部半径(cm)。

表2 不同样品吸湿率和休止角测定结果(n=5)

2.3.4结果分析

由以上试验结果可见,按表1制备的颗粒的吸湿程度辅料排序为微粉硅胶<微晶纤维素<糊精<预胶化淀粉<淀粉,流动性情况为微粉硅胶<糊精<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淀粉。由表2可见,以流动性为指标,不同辅料的配比结果均小于40°,以淀粉最佳。综合吸湿率和流动性指标,结合成本分析,最终选定淀粉为本处方的辅料。淀粉作为辅料的休止角小于30°,说明药粉流动性较好,可满足填充时对流动性的要求。

2.4样品颗粒制备与润湿剂浓度选择

按处方比例平行称取西洋参粉、三七粉、黄芪浸膏和淀粉各5份,放入蒸发皿中,滴加不同浓度的乙醇,并用手指不断搓捏,混匀,至“手捏成团,压之即散”,制软材,过20目筛网,制粒,放入烘箱中,60℃烘3 h,过16目筛网整粒,取能过16目不能过60目筛网的颗粒。用不同浓度乙醇考察的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浓度乙醇制粒情况考察结果

由表3可见,根据黏筛、颗粒硬度及成型率情况,选择80%乙醇制粒较好。按规定比例,用80%乙醇制软材,于60℃烘干,先过20目筛,再过60目筛,收集能过20目筛不能过60目筛的颗粒,即得样品颗粒。

2.5堆密度测定及空心胶囊型号选择

称取混合均匀且干燥至恒重的颗粒3.0 g,精密称定,置10 mL量筒中,以一定高度落下,至其体积不再发生改变,记录此时药粉的体积,以得到的体积及其质量计算颗粒的堆密度。堆密度=颗粒质量(g)/颗粒体积(mL)。测定结果见表4。

表4 堆密度测定结果(n=3)

由表4可见,本品颗粒平均堆密度为0.5026 g/mL。按每粒0.35 g装量计,则每粒药料所需容积为0.35 g÷0.502 6 g/mL=0.696 4 mL,而0号空心胶囊容积为0.75 mL,1号空心胶囊容积为0.55 mL。前者能满足装量要求,故本品空心胶囊可选0号胶囊。

2.6颗粒临界相对湿度测定

取2.4项下方法制备的颗粒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置已恒重的称量瓶中(40 mm×25 mm),平铺成约2 mm厚,打开瓶盖,分别置底部盛有按表2配制的溶液的干燥器中,于室温下放置120 h,精密称定,计算吸湿率,结果见表5。以吸湿率(Y)为纵坐标、相对湿度(X)为横坐标绘制不同环境下的吸湿率曲线,见图2。可见,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提高,颗粒吸湿率也提高,其吸湿曲线拐点约在62%,故颗粒在装胶囊时应将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

表5 不同湿度环境下颗粒吸湿率测定结果(%)

图2 不同湿度环境下颗粒吸湿率曲线图

3 讨论

3.1辅料选择

胶囊剂要求填充物料具有良好的抗吸湿性与流动性,故在成型工艺中,通过试验考察,确定了制剂的辅料及其用量。结果显示,以淀粉作为赋形剂,即可获得良好的流动性,并可大大降低主药的吸湿性。

3.2制剂工艺条件优选

本试验原本考虑将黄芪浸膏烘干打粉后与西洋参粉、三七粉及淀粉混合制粒,但该混合粉制粒困难,烘干过程颗粒易粘连,且成型率低,故放弃用浸膏粉混合后制粒。

在试验中,通过对混合粉的吸湿性、休止角、堆密度等方面的考察可知,混合粉末休止角小于40°流动性较好,可直接填充胶囊。但因粉末吸湿较快,而我国南方地区空气湿度较大,特别是11月至次年3月中旬,对于粉末直接装胶囊所需环境湿度的控制要求较高,本试验在带有除湿装置的制剂中心实验室试装的过程中发现药粉吸湿较快,故决定制成颗粒。

颗粒与粉末吸湿性比较结果显示,粉末制成颗粒后,大大降低了吸湿速度。最终,本试验确定以淀粉作为赋形剂(黄芪浸膏与西洋参粉+三七粉+淀粉的比例为16∶27),以80%乙醇湿法制粒,在60℃下烘干,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填充0号胶囊。

3.3流动性考察

颗粒的流动性直接影响胶囊的装量准确性及差异。考察指标主要是休止角和堆密度,本试验中对这2项均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均合格。

3.4临界相对湿度(CRH)考察

临界相对湿度是药物吸湿与否的临界值,可根据其确定生产环境的湿度。由试验结果可见,当相对湿度小于65%时,颗粒的吸湿量变化不明显;当相对湿度大于65%时,其吸湿量明显增加。工业生产中可参考此值,在生产过程中将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包装材料也应严密防潮,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1]赵碧彦,周大兴,翟鹏贵.西洋参提取物增强免疫力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755-757.

[2]李虹,张文高.西洋参微粉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0):847-849.

[3]冯陆冰,潘西芬,孙泽玲.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8,11(10):1 185-1 187.

[4]赵鹏,李彬,何为涛,等.三七皂甙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4,4(4):522-524.

[5]姚金凤,王志新,张晓勇,等.黄芪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1):34-36.

[6]卢炜,顾蓓蓓,卢劲晔,等.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1):202-203.

[7]袁红,张淑芳,贾绍辉,等.黄芪生物活性及其在保健品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4,35(15):330-332.

[8]李琼,曾锐,张海先.参芪胶囊成型工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4):508-511.

[9]崔跃,焦晓升,张川,等.预胶化淀粉在固体制剂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39-40.

[10]赖筱娟,李俊松,刘汉清,等.养精胶囊成型工艺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7):18-20.

[11]秦贞苗,李海龙,谭银丰,等.高良姜胶囊成型工艺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8):847-850.

[12]黄燕,潘旭东,沈小苹,等.艾可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J].海峡药学,2015,27(5):21-23.

[13]刘伟玲.复方春砂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0):12-13.

[14]唐勇琛,梁学政,吕建伟,等.润肺散结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2):1 341-1 342.

[15]梁学政,唐勇琛,吴昭璇,等.五子补肾胶囊成型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71-73.

Preparation of Xiyangshen Sanqi Huangqi Capsule

Wang Xianying,Xie Xiangju,Wang Jun,Li Shengrong
(Chongqing Academ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ongqing,China 400065)

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Xiyangshen Sanqi Huangqi Capsule.M ethodsWith the formulation,angle of repose,bulk density,percentage of moisture absorption,and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as index,the suitable excipients and matching were selected,the type and filling capacity of capsule were chosen by single factor method.ResultsThe optimal granulating technology was as following:the ratio of the Xiyangshen powder,Sanqi powder,Huangqi extract to starch was 11∶11∶16∶5,20 mesh;The particles on the system of liquidity is moderate,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of 65%,bulk density of 0.502 6 g/mL,capsule 0,capsule weight of 0.35 g.ConclusionThe formulation technology is stable,reasonable,and can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mass production.

Xiyangshen Sanqi Huangqi Capsule;preparation technology;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

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stc2013yykfA0239。

R286;R284.1;TQ461

A

1006-4931(2016)12-0019-04

王贤英(1973-),女,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为药品开发及质量标准,(电话)023-89029162(电子信箱)wangxianying_315@163.com;李胜容(1964-),女,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为药品开发及工艺,本文通讯作者,(电话)023-89029182。

(2016-01-06;

2016-02-25)

猜你喜欢

浸膏西洋参辅料
文登西洋参“红”了!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热销面料及辅料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西洋参防护X线辐射对小鼠肺的过氧化损伤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流行辅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流行辅料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暖宫孕子丸浸膏中黄芩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