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课异构:在比较中寻求合理——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一课为例

2016-11-11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9期
关键词:垫球异构重点

刘 阳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1)

同课异构:在比较中寻求合理——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一课为例

刘 阳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1)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教师在相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上同样教材、同等进度的“同名课”,以比较他们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实现相互学习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改善学生课堂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育比较研究方式。同课异构中的“同”体现在年级、教材、进度上,“异”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理解、教学设计、教学风格、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的不同上,其研修方式有多种,在此是指多人同课异构。尽管是同名课,但教学过程很难一致,教学效果也不同,因为不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这种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决定了上课的展现形式,这种有意的组织形式却呈现了多样的构建方式,可在比较中寻求其有效性与合理性。

1 同课异构案例展现

某《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同课异构”展现见表1。

2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异构——合理确定

案例中教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每位教师都不完全相同,而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学设计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因为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当堂课要解决的任务,重难点的确定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决定的,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也就决定着教学的“异构”与呈现方式,并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

表1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同课异构案例展现

教师A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正确的击球点与击球部位”,击球点与击球部位指的是否是同一部位——“手腕以上10cm处”。确定的这样的教学重点不够严谨,缺乏揣摩。从教学过程看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决是依靠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徒手练习、强化练习等练习手段,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决程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采用具体的教学辅助手段与措施,那要看学生练习与教学效果了。教师B的教学重点是将垫球动作过程提炼出单个的动作术语,通俗易懂,便于识记与学习。教学过程中也是采取讲解示范的教学方法,教授过程与教师A基本相同。教师C教学重点的确定是运动技能中的高度概括,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凝练而成,而难点是要求“全身协调配合”,在协调配合之下学生的垫球技术会发挥得更好。从教学重点的比较看,教师C更加合理,因为如果学生能做到“小臂夹、手腕压,垫球部位准确”就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为了解决这一重点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垫固定球、贴标签的方法,这对教学重点的解决是有利的。因此,对于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要在充分了解学情与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并要在施教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手段与方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3 导入技能异构——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导入作为一堂课的起始环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明教学目标,沟通师生情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基本部分的开始,无论教师是有意或无意为之,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导入的方法,如教师A就没有采用任何导入方法,这种无意的教学行为属于直接导入法,它直接向学生讲解示范本课技能动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直接建立所学技术的动作表象;而教师B则从询问学生比赛引入,采用的是情境导入法,这种方法易于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教师C则从生活中的端水、倒水与垫球技术进行比较,从生活中的相似性逐步引入所学技术动作,这种导入方法叫联系生活引入法,它是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观察到的现象,由学生熟知的经验的具体事例引入新课。3位教师都无意或有意地采用了一定的导入方法,但在教学设计时有意为之的效果更值得提倡,因为这本身就是教师所设计的一个环节,是有目的的一种施教行为,能够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引发学生思考,而无意导入虽然也是一种导入方法,但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4 施教策略异构——过程决定结果

3 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基本相同,大多采取了讲解示范→徒手练习→垫固定球→一抛一垫→自抛自垫等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3位教师都有讲解示范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教师B与教师C都有目的地采用了导入法,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还采用了分解法、完整法、小群体学习法等,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学生情况与教师的驾驭能力而定,有效的才是值得提倡的。

总体而言,3位教师对教材都能有正确的理解与把握,教学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只是在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上不尽相同,这在教学实施过程与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效果是否高效。但真正决定教学效果的,除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想以外,关键还要看教师的施教过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非常了解学生情况,能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施教与解决问题,并能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同样的教学过程会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因此,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还是教学过程中的施教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学生的学,即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了教学的效果。

5 在异构中寻求合理

5.1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决定了教学方向

从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看,教师在教学实施时都不可避免地呈现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与风格,教师是如何理解教材?又如何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并在教学实施时如何解决问题?这些都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时显示出了教师对教材的不同构建方式。

同课异构往往要求教师选择同一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这也是同课异构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教研形式寻求更加趋于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也要求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教学内容,并依据学生实际与现有资源分析教材、挖掘教材,把握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激活课题、教活学生。从3位教师教学设计的比较看,教师C的设计更为精细、全面,所采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于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是有针对性的,也是有效的;教学流程也更加清晰,且采取了逐层递进的方式,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也更加明确。这些都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5.2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教师一般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或磨课,准备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借鉴或同伴互助的方式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合理。因为自身经验、借鉴习得等因素,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更多地显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教学水平。但无论教师怎样设计都有其存在其自身的“合理性”,他们也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经验进行设计与施教,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形式参与,教师能从比较中寻求到更加合理的设计与施教策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是在这样的比较中教师的经验得以总结,教师的业务素质得以提高,这本身就是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存在价值。

[ 1 ]陈瑞生.同课异构:一种有效的教育比较研究方式[ 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0(1).

[ 2 ]李健,孙泽民,陈建勤,等.对“同课异构”培训方式的实施与思考:以北京市市级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为例[ 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6).

G842

A

1674-151X(2016)09-053-03

2016-07-26

刘阳(1979~),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垫球异构重点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重点推荐
排球正面双手自垫球教案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
运动表象训练在中学排球垫球教学中的应用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在新兴异构SoCs上集成多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