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建筑师威廉·艾尔索普的重庆印记将废弃工厂变身文创公园

2016-11-11杨艳受访者提供

重庆与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威廉建筑师工厂

□ 文/本刊记者 杨艳 图/受访者提供

英国建筑师威廉·艾尔索普的重庆印记将废弃工厂变身文创公园

□文/本刊记者 杨艳图/受访者提供

他是来自英国的著名建筑师、艺术家威廉·艾尔索普教授,是RIBA皇家建筑师学会最高奖STIRLING PRICE获得者。作为一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大师,从一个汤匙的尺度到一座城市的规划,威廉·艾尔索普的设计作品覆盖全球。在他年仅23岁的时候就赢得了闻名全球的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竞赛第2名,在2000年荣获大英帝国荣誉勋章以及全英建筑最高荣誉斯特林奖,此次获奖更是让他在世界建筑界享有盛誉。

在不断获取世界大奖的同时,他因为杰出的工作被授予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建筑协会会员等相关盛誉。由于他别具一格的创新设计,获得美国知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颁布的全球最具创意建筑师榜首,被认为是当代最富有想象力、富有远见的设计师之一。他曾设计过佩卡姆图书馆、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多个世界知名的建筑,如今在重庆,我们也能看到威廉·艾尔索普的建筑设计作品,那就是位于峨岭正街一个废弃工厂的改造设计。

重庆有栋很strong的建筑

位于峨岭正街1号有一个废弃工厂 ,已经有77年的历史。2012年工厂整体搬迁,原来老旧的厂房建筑依然保存,渝中区政府决定把这个废弃工厂打造成一个文创公园,威廉·艾尔索普就是工厂改造项目的总设计师。自2013年开始,威廉·艾尔索普带领All Design团队在重庆对该文创公园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创作。

威廉·艾尔索普曾把位于伦敦切尔西地区泰晤士河沿岸的废弃奶制品厂打造成为了一个多功能艺术空间TESTBED 1,就是现在伦敦最知名的时尚与艺术孵化圈,它为艺术家们提供一个临时聚集场地,同时还有其他设计创意公司将办公室设立在此处;就连在英国非常有名的设计师Vivienne Westwood也将自己的设计办公室建立在这里。而重庆这个废弃工厂改造后就被命名为TESTBED 2,这也正是威廉·艾尔索普出任总设计师的原因。

谈到对于这个废弃工厂的第一印象,威廉·艾尔索普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一个强壮的工厂建筑。”他用strong这个单词形容工厂 ,意义颇深。在他看来,工厂现有的建筑原本就很有意思。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个城市的符号,是一大批曾在这里工作过的人的回忆。如果改造一栋建筑是拆掉重建,那就非常可惜。所以,他喜欢这个没有被过度设计的建筑,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改造的重点,让废弃工厂最终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它将会成为第二个TESTBED—一个多功能的建筑群体,并且吸引更多的人。

“在我看来最有意思的是让我们能够在旧的建筑里感受到新的生命。从一个城市的角度来看,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不想粗暴地毁掉曾经那些承载着人们记忆的老建筑,而是保留工厂本来的建筑原貌,加入一些新的设计元素,打造出更多不同于以前的空间,让新旧建筑完美融合,同时延续旧建筑的价值。这样的改造是对建筑环境负责任,也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城市建造理念。当初我之所以决定做这个项目,就因为这个改造项目正好可以实现我在旧建筑改造的这一理念,虽然这是我在中国的首次尝试,但是我感到非常荣幸。”威廉·艾尔索普对旧建筑的价值持有自己的看法。

位于鹅岭正街的废弃工厂在威廉的设计中,变成了一个文创公园。此图为效果图。

给重庆老厂房添新元素

威廉·艾尔索普在设计过程中尤其重视人的需求,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安大略设计与艺术学院,因为选择地点附近有公园和大街,附近居民不愿意新的建筑遮挡了他们的视线。威廉·艾尔索普与附近的居民进行了长期沟通,他们的意见是希望把新建筑修到天上去。于是威廉·艾尔索普真的就把这个矩形建筑悬浮于空中,用数根水泥钢柱支撑着,以此成全附近居民的要求。“同样,这次工厂的改造设计也会根据入驻的人来调整设计。谁在使用这栋楼,我们就会根据不同的使用者来调整我们的设计。”

一个设计的成果从某个层面上看,代表了设计师对社会生活认同的态度,体现了设计对社会消费的引导和人文的关怀。正如威廉·艾尔索所说,我们从工厂建筑改造设计图中,可以看到他的设计在保留老建筑元素上增加了新的创作,在设计改造过程中他一直在思考并观察大众的喜好,“当我们面对一个项目时往往把设计目标放在整体的层面上考量。所谓整体,即将多种系统的功能与形式贯穿于设计的始终,而不是孤立地静态地对待。也就是说设计的作用在于寻找功能和社会间的接合点,在功能足以说明一切的前提下,装饰成分是可以节制的,如何把握节制的度,是考验一个设计师是否成熟的标尺。”因此,威廉·艾尔索普的改造设计主要是满足大众所需。

在此基础上,针对工厂的具体情况,威廉·艾尔索普从建筑的对外开放性、空间构造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造设计,并加强了建筑的“印刷概念”,增加了建筑外观上的粗糙与精致的对比。在空间上,老厂房全封闭式独栋建筑将改造成相互连接的开敞式集群建筑,增加空间内的人与外界的沟通。在环境运用与融入方面,把原来厂房的地形等高线、三层马路、建筑轮廓等元素通过图形抽象化的方式,结合格构式钢包柱的结构加固手法印刷在柱子的外立面上,让人们在新生事物的背后感受历史的痕迹。最后,这些方方面面的改造相结合,组成了一个既复古又极具现代感的个性建筑。

采访过程中,记者在绘制的大量设计图上清楚地看到“尊重老建筑,尊重历史,这是我们的设计宗旨,新的建筑每天都在拔地而起,哪怕是非常高品质的建筑,也会缺乏灵魂与沉淀”,以及“旧城改造,最漂亮的往往很有可能是那些原本就存在于场地本身的生命”字样,这些文字再次表达了威廉·艾尔索普和他的团队的设计理念:“我们不会过度设计,老建筑本身就很酷,我们只是让它更酷一些,让新旧建筑能够富有质感的结合。”

威廉·艾尔索普和他的团队。

比起北京上海,更喜欢重庆

6年前威廉·艾尔索普第一次来到重庆,“重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座很有趣的城市,后来我又来过很多次,每次来都会有新的发现,重庆变化的速度很快,我喜欢这个总是有变化的城市。”然而这样的快速变化也让威廉·艾尔索普深表担忧和遗憾,“重庆有的老建筑消失了,新建筑让重庆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我个人不太喜欢。重庆突出的特征是其独特的地形,尤其是两条河流贯穿整个城市,这是非常独特的优势,重庆特有的建筑形态让我印象深刻,但建筑质量却很一般,我担心现在快速建设起来的新建筑,并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重庆气候炎热和潮湿,但是很多新建区域的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行人的需求。在重庆一些老城区有很多苍天古树供居民和行人遮阴,但新建筑在其朝向和自然通风上欠缺考虑。如果新建筑在隔热防晒上加强考虑,才对城市发展更有利。在我看来,重庆的很多新建筑的建成单纯地只是为了获得金钱利益。如果每个建筑都这样,建筑就失去了以人为本的价值。”作为一位建筑师和艺术家,威廉·艾尔索普给重庆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重庆两江环抱,我们不仅可以架起更多连接两江的桥梁,还可以利用两江流域,通过设计和建筑加强居民与两条江的联系,并融入其中。”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但不是每一个建筑都有创意,目前在重庆我没能发现让建筑变得有创意的先例,这是重庆的问题。为了让这个城市更美好,应该请优秀的建筑师到重庆,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与居民沟通,从而探索出更多让建筑变得既有创意又实用的可能性。”

威廉·艾尔索普在中国已有北京来福士广场、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等建筑作品,他的公司除了设立在英国伦敦,在中国他将公司地址选在了重庆。除了废弃工厂的改造项目,往后他将有更多的作品出现在重庆。“我喜欢和有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跟上海、北京比起来,我更喜欢重庆。就像重庆的公路一样,虽不像其他城市那样笔直,而是蜿蜒曲折,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出现什么。”威廉·艾尔索普说他喜欢重庆,因为这座城市让他感到更加舒服和自然,会让他有心动的感觉。

基础设施和交通连接是当今国际城市必不可少的主要部分,威廉·艾尔索普也相当关注重庆的交通建设,“重庆在交通方面做出的努力已显而易见,但是想要从欧洲直飞重庆仍然很困难,真希望这一点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改变。因为比起中国其他大城市,现在来重庆旅游的人并不算多,但重庆是个美丽有趣的城市,值得让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学院是威廉·艾尔索普的代表作之一,因充分考虑人的需求而大获成功。

猜你喜欢

威廉建筑师工厂
破耳兔
小小建筑师
一粒沙子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猴子建筑师
奶酪工厂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植物工厂
不计成本等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