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现代转向
2016-11-10李继星
李继星
自人类诞生以来,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不同历史阶段产生了人类不同的文化、宗教等体系框架,也因此决定了德育核心内容的不同。在农业社会时期,我国基本是臣民教育,而人类步入工业社会以后,逐渐产生了系统的公民教育。两种教育,代表着两个时代。臣民教育中的“臣”字较大程度上与奴隶相通,即臣必须跪服于君,但在公民教育时期,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公民是有独立人格的社会的真正主人。
2012年秋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实际上标志了传统德育正式、全面、系统地向公民教育转型。为了转型顺利,笔者认为应着重解决下述几方面问题:
第一,解决“往哪教”的问题。要研究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三个面向”,研究未来教育的本质与特征,形成以未来所需的必不可少的知识为基础、以关键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面向未来、适应知识社会的学生培养目标,把德育目标暗含在学生培养目标之中。
第二,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应解决公民教育的具体内容问题,其次是解决公民教育内容的结构、排列问题,至少要注意公民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公民社会能力教育三大方面。由此,必须系统、深入研究公民教育的核心要素,参考逻辑学中的形式逻辑对于事物分类的基本要求,来确定公民教育的要素体系。为此,要细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朱小蔓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招标课题“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成果、林崇德教授牵头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中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观点、美国两个英文版本的《教育大未来》中对于未来所需核心素养的描述,等等。
第三,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要综合考虑“人本位”“社会本位”“知识本位”的观点,尊重不以意识形态为转移、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预测未来知识社会“教”与“学”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强调以学为本,建构公民教育的高效教学体系,为此,要深入探索公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平台与载体。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