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研究
2016-11-10马冲亚徐喆张立峰
马冲亚 徐喆 张立峰
[摘要]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当下,社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人才具备高学历,还需要具有一技之长,而中职+本科的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优势互补。中职阶段注重技能的培养,本科阶段重视理论的学习,两者的衔接,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了一条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途径,同时也为其在本科阶段毕业后的就业拓宽了道路。本文旨在分析“中职+本科”模式下,旅游管理专业在酒店实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实践模式。
[关键词]中职+本科 酒店实习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245-02
一、中职+本科培养背景
中职本科教育指在中专或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参加升学考试后考入本科教育,再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最后取得本科毕业证的教育过程。这一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中职和本科教育方面的互补、衔接。国家现阶段的发展,需要的正是既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的人才,而中职本科培养模式就可以为社会输送大批这样的人才。中职本科教育既包含了职业教育的重实践动手能力,又包含了本科教育的重扎实理论基础。
(一)强化职业教育建设的国家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指出,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适应发展、产教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沟通、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这些国家政策我们不难看出,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二)经济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主要承担者是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也处于高端阶段。但是,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其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接受的锻炼较少,因此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的“使用率”偏低,不能满足现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近年来却面临着生源萎缩的情况,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加上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衔接的问题,导致中职教育升学率偏低。面对这种情况,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中职+本科的培养模式。
(三)技能型人才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制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早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但是要想在经济中立足,光靠中国制造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要做到中国创造,就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大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一方面可以将引进的先进技术消化吸收,为己所用,另一方面还能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但是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正缺少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中职+本科”的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二、中职+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面临的困难
(一)实习生面临的困难
1.角色转变慢,心理承受能力低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其角色转变较慢,还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不会从根本上以酒店员工的职责来要求自己,工作稍有不如意,想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如何逃避,没有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尤其到了新的环境中,离开了平日里熟悉的同学和老师,没有了家庭的庇护,心理上开始排斥实习这种形式。此外,实习酒店环境不如意,也是其无法快速投入角色的重要因素。
2.实习目的不明确,对实习内容不了解
有的学生认为,实习就是取得毕业证的必经“手续”,得到学分是他们参加实习的主要目的,从根本上就没有认识到实习在他们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上,有的学生会以为跟在学校学习时的授课方式是一样的,离开了“填鸭式”的教学,他们缺少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对实习内容的不了解,让他们更加没有目的性和方向感。
(二)学校面临的困难
1.实习基地建设落后,实习基地的选择有局限性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对酒店顶岗实习尚未投入太多重视,可以建立起长期实习关系的酒店较少,再者就是实习单位永远是固定的几个,毕竟时代与社会在不断发展,服务行业更要紧跟时代步伐,没有创新意识的酒店企业根本无法培养出优秀的酒店实习生。高校在选择实习酒店时,一般的考虑因素有酒店的规模、地点等硬性条件,对于酒店内部文化建设是否符合本校人才培养方向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就会造成酒店管理与高校管理的脱节。
2.实习指导教师水平较低,对指导教师管理不够完善
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一般不单独设立,既要负责完成校内教学工作,又要负责跟踪指导在酒店顶岗实习的学生,这样就造成教师任务繁重的情况,必然会导致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跟踪指导不到位。有的高校会为顶岗实习单独配备相关负责教师,但苦于实习学生多,教师少,一个教师往往负责几十个学生。虽然我国一直倡导要建设一专多能型教师队伍,但实际上,现在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他们有专业的基础知识,但是往往又缺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能力,同样会导致在指导实践时不到位。此外,高校对实践指导教师的奖励机制不健全,从根本上影响着指导教师参与跟踪实践的积极性,多数教师会本着保证学生安全的原则下,不过多去付出精力和时间。
(三)酒店面临的困难
1.实习岗位单一,缺少系统培训
对于酒店而言,如何利用实习生在短暂的实习期内发挥最大效用的劳动价值,是酒店首要考虑的问题。许多顶岗实习酒店单纯从自身利益出发,酒店哪里缺人就把实习生安排到哪里去,很少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这样一来,酒店的劳动力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学生的实习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没有起到培养实习生能力的作用。而且,在实习生上岗工作之前,并没有为实习生专门设立的岗前培训,在实习生不了解酒店发展历程和文化以及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就安排他们到各自的岗位去,缺少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对实习生的考核激励机制的欠缺
没有激励就没有进步,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酒店对实习生的考核机制不完善,奖惩不分明,造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积极性,只有奖励机制完善,才能激发起实习生更加投入到顶岗实习工作中的动力。
3.劳动强度大,缺少人性关怀
经历过酒店顶岗实习的学生普遍抱怨实习过程中劳动强度过大,工作量与正式员工相同,但是薪酬待遇却远远不如正式员工。做着同样的工作,福利待遇却相差甚多,这样很多学生产生不平衡的心理。虽然实习只是一个积累经验的机会,但是过大的待遇差别,会让实习生从心底排斥这种形式,从而影响实习效果。
三、中职+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实践
(一)创新实践之酒店方面
在顶岗实习初期,要对实习生投入较多的关怀,帮助他们适应酒店的环境和规章制度,多关心他们的心理诉求,培养实习生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酒店的一员应该尽快投入工作角色,完成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在顶岗实习中期,要建立相应的岗位轮换制度,在对实习生有一定了解之后,把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做到人尽其用的同时还满足了实习生个人的需求。
要重视实习生顶岗实习之前的培训工作,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通过岗前培训,让实习生对所在酒店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经营理念等有详细的了解,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实习生建立对酒店的归属感,让他们逐渐建立起主人翁意识,从而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创新实践之学校方面
高校要将自己定位为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帮助实习生做好角色过渡准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同时,掌握实习生实习情况动态,帮助他们在专业上和心理上稳步成长,了解实习生在职业选择和今后职业规划方面的心态。
在实习基地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首先,在实习基地地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实习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在实习基地的选择上,要多考虑大型外资酒店,因为这样的酒店不仅规模大,在经营理念上也比较创新,走在酒店业的前沿,这样有助于实习生接触到更多新颖的知识和文化。再次,实习酒店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免选择新开张的酒店,这样的酒店其管理运营模式还不够成熟,即使是正式员工也是处于摸索阶段,不利于实习生的成长。最后,要多寻求几个可以建立长期实习合作关系的酒店,这样有利于了解彼此情况,便于后期酒店与高校的沟通交流。
在实践跟踪指导方面,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实习体系,指派富有经验的跟踪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之前,就对实习生做好岗前动员工作,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帮助他们快速熟悉酒店环境,了解酒店的文化和制度;在顶岗实习期间,做好跟踪指导,对实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顶岗实习期接近尾声时,面对有懒惰懈怠情绪的学生要做好激励工作,帮助他们度过实习瓶颈期;在顶岗实习结束之后,要及时做好实习工作总结,从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下次顶岗实习计划制定的更加完善。
在交流合作的方式上,可以选择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酒店进行观摩教学,还可以聘请酒店人员到校内举办讲座授课,这两种形式,可以使学生在了解酒店行业的同时,逐步转变自己的角色,淡化了校园与社会的界限,利于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初期的心理适应。
(三)创新实践之学生方面
以往的酒店实习,学生的角色转变慢,在心理上也接受得慢,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地方就会想要逃避,不能积极面对解决问题。为解决学生“被动实习”这一现象,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实习酒店,在确定实习酒店之前,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几个实习酒店,从而让学生们加深了解,从中选出自己较认可的进行接下来的实习,这样一来,即使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实习生也会想办法积极面对,实习满意度也会比被动选择的高。
在“中职+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中,学生、学校、酒店三者的利益互相影响,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对酒店实习的创新实践要考虑到学生和酒店的不同需求,又要考虑到学校的切身实际,既要保证实习后学生的就业率,又要保证酒店利益最大化,还要保证学校管理的便捷,这三者之间的利益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侯国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4(S1).
[2]张代宇,戴淑娇.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中本“3+4”分段培养模式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4]吴慧颖.关于旅游系学生岗前实习教育的探讨[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04):15-17.
[5]侯园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4(04):50-51.
[6]冀东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9):80-81.
[7]黄明超,双长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改革探索与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71-72.
[8]余伶莲.旅游专业酒店实习相关问题探讨[J].滁州学院学报,2006(02).
[9]白美丽,张金辉,郎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11):136-138.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