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笔白描花卉写生教学实践探索
2016-11-10程平梁冰
程平+梁冰
高校意笔白描课程适合在花卉和人物课程中设置。意笔的表达方式与古人“以书入画”的理念一致,与当代人随性、自我、渴望分享的心理状态有相似性,学生比较容易入手,对笔性的认识和造型概括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本文以花卉写生教学实践为例,从思考中国画语言时代性的角度来探索意笔白描花卉写生课程的训练方法。意笔白描花卉写生课程是建立在工笔白描花卉写生的基础之上的。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白描勾线法的基本技巧,具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直接进行小写意技法的白描练习是水到渠成的教学方式。
一、工具材料的选择适合意笔技法写生
意笔白描技法适合选用小楷类毛笔,传统的勾线笔因笔锋过长过细仅适合工笔类的练习。纸张以半生熟为好,三分生七分熟最佳,画出来的线条有飞白等,质感较强。麻纸、云龙宣、元书纸、草底宣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建议学生多作尝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纸张。写生训练宜小幅尺寸,如卡纸扇面、圆面、方面等既方便携带又因为托过底的纸张偏熟,易于掌控画面。参考书目方面目前市面上未见好的教材,可参考当前新锐画家,如老圃的田园花卉或美展优秀线描作品等,他们的作品更时尚,大疏大密,视觉效果强烈,更具有时代性。
二、写生物象的选择应由易到难
原则上说意笔和工笔白描写生物象的选择区别不大,还是依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更有助于表达。康乃馨、绣球花、百合、桔梗、勿忘我、非洲菊、荷花、步步高等花店可买的花或各种野花野草均可。总之,应选择线条多的物象,强化线的疏密关系,例如干花。干花的选择犹如人物画初级时先画老年人,皱纹多,线多,有利于表达,如果是玫瑰、郁金香等,就像青年男子又着西装,形式过于简单、图案化,是很难表现的。荷花对于初学者也不太好画,花瓣虽说有纹理,花蕊也有丰富性,但过于规律,花形也过于端正,叶子的叶脉变化不大。若是莲蓬或残荷就更好表现,上面的皱褶纹理错综复杂,风霜岁月形成的凹坑、破损,虫洞等肌理尤为吸引人,与意笔的表现方式相契合。康乃馨搭配非洲菊也是不错的选择,非洲菊的花头是大的、平面性的,有俯仰项背之姿,配以简单的单支枝干,性柔软,自然产生曲线;康乃馨则是小的花头和花苞,呈立体的柱形,枝细且穿插较多,小叶子点缀在分枝处,二者组合饱满丰富,随意插放就很美。熟练掌握方法后可以到室外写生,野花野草天然形成的点线面很有形式感,新鲜感和生动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观察方法的训练与其他绘画方式无异
虽然无异,本文却单列,因为观察方法委实重要,是作品完成优劣的关键。且很多人没有意识或掌握正确的观察方式,导致作品平平,无感染力,故需要好好探讨。 3D电影《阿凡达》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I see you”,深深烙入观者的内心。其实,在进行写生练习时能否愉悦地说出这句 “ I see you”就意味着你能否观察到、真正看到物象的与众不同,决定着最后是否能很好地完成写生作品。首先,面对物象需要平心静气,细细端详。李方膺的《梅花》诗云:“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枝。 ”正是这个心生欢喜才是“看见 ”。意笔白描花卉写生与工笔白描花卉写生的不同点在于作画具有时间性,一次性,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画前要考虑到全幅的构成,画时才能笔笔相联系,一气呵成,需要运用减法的思维模式,加法的训练方式,故此观察时要更为细致周详。“看”的方式有环绕观察法,即山水的“移步换景法”,看哪一个角度更好看;也可以反向操作,先画一枝再旋转花瓶作画,戏称“花动人不动”。取景法,以手掌反搭构成视图框或以硬纸做一个相框,通过取景框来构图。连线法,积点成线,将对应物象以线概括,找出“势态”。经纬分析法,以经纬网状来观察点的位置,线的倾斜角度,距离的长短。调焦观察法,聚焦在主体花头上,依次调整到周围花枝上,理清主次、前后关系。
四、意笔白描用线的训练方式
意笔白描的练习可以参考山水皴法,如披麻皴、牛毛皴、雨点皴、折带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强调用笔的书写性,笔迹的肌理变化,也可借鉴人物衣纹的“十八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勇力将“十八描”归纳为三类,就初学者而言,较易理解和掌握。第一,线条无粗细变化,瘦硬而绵长,铁线描等属于此类,第二,顿挫鲜明、起落有致,行笔有方圆粗细变化,兰叶描、柳叶描等属于这一类型,第三,粗犷厚重、简练明快,此类线描实际是随着国画一部分向写意而发展的变体,折芦描、竹叶描属于此类。意笔白描法更接近后两类,行笔变化丰富。线条不仅是勾勒物象轮廓,其本身的行住坐卧、断连、疏密就产生了情感,线条的粗细、长短、虚实、顿挫、疾缓形成了一定的节奏和韵致,赋予画面无穷无尽的魅力。
唐勇力还指出,笔势、笔趣、笔意是用笔形式美的组合因素,它融入意笔线描的训练过程中,熟能生巧、巧而生势、势而生趣、趣而生意。笔势,从局部上看是运笔的趋向、走势与笔线的形态,笔与笔之间的气势、韵律与运动感。笔趣与笔
意,是指画家艺术修养和天资在用笔上的即兴发挥和自然流露,阐述了意笔线描的节奏和美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韩国
榛、刘金贵、尚可也进行了意笔白描人物课程的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带出了很多优秀的青年画家。而意笔白描花卉写生课程则鲜有人涉猎,目前也没有好的教材出版。其实,在花卉写生的训练中,因为花头的造型较简单,花形可大可小,可写实也可夸张变形,穿插亦可疏可密,不像人物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造型严谨,对初学的学生来说较易进入状态,有利于培养下笔自信心和概括物象的能力,探索具有时代特性的绘画语言,对后期的创作学习都有很好的作用,对个人审美、绘画品格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是很好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唐勇力.中国画基础素描教学研究—线描、线性素描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美术,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