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与收获难平衡
2016-11-10丁宁
丁老师:您好!
人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也不例外。我母亲去世多年,75岁的父亲不久前再婚。
继母进门之后,父亲的生活有人管了。我即便连续几天出差,走得也很安心。可是,继母隔三差五总是给我打电话,向我抱怨父亲对钱看得太紧。
为了让继母觉得嫁到我家不亏,我总是安排他们旅游,还时不时偷偷贴补父亲。继母的两个女儿上门来看望老人,我也不让她们空着手回去。我想证明她们的母亲到我家来没受亏待。可是我单方面付出金钱,却没有收获快乐。
我父亲也有工资,我又不用他攒钱。如果他能出手大气一点儿,何必要我来找平衡?可父亲年纪大了,我改变不了他的习惯和思维。他需要人来陪伴,我也代替不了继母。我这么做似乎是必要的,可心里又有几分纠结。
孙葭
孙葭:你好!
我很理解你。生命的进程如小河流淌,会有一波三叠,不会总是那么风平浪静。你与继母之间没有任何情感联系,是看在老父亲的情感与生活需要的面子上来接纳她的,你有不快与失落,这很正常。
再婚家庭需要摆平各方面
家庭需要经营,两个人走到一起并不能保证婚姻必然美满,尤其是再婚,会面临许多挑战。复杂的生活背景,多层的亲缘关系,使再婚的调适难度更大。
对再婚家庭而言,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也很重要。你不想让她女儿敌视你父亲,为此还付出经济上的努力。这的确能消除某种敌意,虽然并不说明她们这么做就占理,而你能如此大度,实属不易。
无论是哪位老人,谁都不大可能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增进感情,也不是急功近利就能维系的。如果你继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她内心的焦虑当然会设法宣泄,这也能理解。
经济是家庭的第一块基石,你父亲的吝啬让她不悦,这很自然,毕竟她不是保姆。但你也要适可而止,别勉强自己。如果你父亲没有能力自己来调适,的确很需要由你来替他平衡。这些额外的付出令你感到不满、失望、担心、愤怒,也是很自然的,时间一长你会受不了的。一定要提醒自己,努力站在继母的立场上化解敌意。她的委屈也是可以理解的。你太违心地讨好继母,会刺激她更多的期待。减少她的期待,是让你内心平衡十分重要的事。
做好3点让老父安度晚年
谁都不想面对敌意,你当然也不想父亲晚年的生活再发生变故,那么该如何处理好呢?无非有3种可能:首先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做自己能承受的努力,慢慢一点一点地培养感情,逐步建立长期的稳定关系。另外,她的孩子回来时不一定必须给什么东西。他们有他们的亲情,他们的牵挂,仅仅给他们母女一定的交流空间,未尝不是一种办法。再有,假如她的孩子有经济诉求,可以做各自现有的财产公证。可不可以在你父亲生前写个遗嘱,写明住房与财产的分配。
再婚的关系本来有亲密与松散之分,也有关系的倾斜。如果你希望继母对你父亲更好一些,就得容忍她对自己女儿所有的关照。这样他们的婚姻才会更稳定。在你心理能承受力允许的前提之下,为最好的结果而努力。千万别把日子过成煎熬,装出一副幸福的模样。父亲终有老去一日,让自己过得无悔就好。别太纠结,人都有父母,尽一己之力就是了。
丁宁
相关链接
老年人为什么“抠门儿”
在我们的印象里老年人一般都比较“抠门儿”:给爹妈买了高档一点的衣服,他们会很生气,说你花没用的钱;领爹妈去吃顿馆子,他们特心疼,说在家里够吃半个月的;给爹妈买了新鲜水果,他们说你不会算账,早市上的水果便宜得多……
那么老年人为什么很“抠门儿”呢?
首先,老年人过惯了穷日子。如今60岁以上的人,人生的大部分经历生活在艰苦的年代。而且几十年来,他们的工资都不高,退休金也不多,历来都是在紧紧巴巴的状态中过日子。穷得久了,节俭就成了应付穷日子的基本办法。
其次,是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使他们最能无私奉献。这一代人,是一心想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他们为国家省,为老人省,为子女省,把自己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最低。他们唯一可以透支的是自己的辛苦和健康,唯一能解决经济困难的就是节省。
再次,对未来的担忧使他们不能不使劲攒钱。这些老年人基本没有攒下钱,手里没有隔夜粮,心里难免就发慌。人老了,已经没有挣钱的机会和能力,养老只能靠自己。面对越来越多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开支,不攒点钱将来的生活谁来保证?
所以,老年人只能“抠门儿”,但这样的“抠门儿”很可敬,也很可怜。我们没有理由嘲笑他们,也没有资格去批评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他们的奋斗和节俭,就没有今天的富裕,我们享受的是老年人的福荫。我们应该把父母多放在心里,他们不舍得花钱,你就多给花点;他们不舍得享受,你就多给创造点。全社会都应该多给老年人点优待和优惠,多给老年人一点尊重和爱护,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