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库汊网箱养鱼试验研究

2016-11-10陈强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0期
关键词:菜籽网箱鱼种

○ 陈强

库汊网箱养鱼试验研究

○ 陈强

为了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探讨库汊网箱养殖花鲢技术,我们于2013年开始在宿鸭湖水库的库汊内进行网箱养殖花鲢试验,经济效益显著,现将主要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水域 库汊周围环境好,无污染。水面开阔,宽200多m,常年水深5~7m,多年平均降水量890mm,平均气温14.8℃,年均日照时数2018.8小时,无霜期225天,冬季水体表层最低水温在零下1~2℃,冰封期较短。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养殖区交通方便,且养殖户有多年养殖经验,宜于开展网箱养殖花鲢试验。网箱设置在库汊两侧,离岸边30m,处于缓流区,水体始终保持微流状态,水深4~5m,无杂草污物,在汛期泥沙量也不大。养殖期间水温12~32℃(水表层下0.5m测量),表层水溶氧6.5~9.1mg/L,水体透明度40~60cm,pH值7.1~7.8,浮游动物丰富,主要以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为主。

2.网箱的结构与设置 网箱规格为6×4×2.5m3、7×5×2.5m3和6×6×2.5m3三种。网箱为单层封闭式海水养殖用抗风浪网箱,从珠海购进。网衣材料为聚乙烯有结节网片,网目4cm,网线规格3× 8。框架用钢管制成,规格为50mm× 3mm×6m,钢管底部每隔1m用30cm× 50cm×30cm机压泡沫外套尼龙编制袋固定,作浮子和固定网箱,钢管外部喷油漆可延长钢管使用寿命,钢管接头处焊一长30cm,规格为60mm×3mm的粗钢管便于对接。网箱底部四角吊以石块作沉子。网箱采用串联浮漂式,自岸边30m向里延伸,每5个一组或每10个一组,根据库汊的形状确定,每组间隔50m,箱与箱之间不留距离,箱口高出水面20cm,四角及中间用锚固定。

3.鱼种放养 2012年10月15日首次将扎好的网箱设置好,网箱经过河水浸泡15天后,无粗糙感,表面光滑,这样可减少对鱼体的摩擦。11月初至2013年元月份,将湖内起捕的达不到上市规格的2500g/尾左右的花鲢鱼种(或池塘内施养的)放入网箱,入箱前用3%~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放养密度为6~7尾/㎡,另外每箱再增放5~8尾鲤鱼或鲫鱼。本试验2013年放置网箱400个,14400m2,放入鱼种 86400尾,重216000kg;2014年放置网箱 500个,18000m2,放入鱼种 108000尾,重270000kg;2015年放置网箱 800个,28800m2,放入鱼种 172800尾,重432000kg。

4.饲料投喂 花鲢养殖主要靠肥沃的水质,以摄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宿鸭湖南库汊,跨官庄、老君庙、三桥、常兴四乡镇,上接确山县薄山水库,全长50多km,周围全是农田,水质肥沃。在养殖过程中,主要靠丰富的天然浮游动物,水温22~28℃时,投喂粉碎的菜籽饼,方法是:将编织袋底部上方3~4cm周围打上3~5个小孔,孔径不要太大,1cm即可,然后把粉碎的菜籽饼用打好孔的塑料编织袋装着,每次每袋装4~5kg(每次不能装的太多,以防变质),扎口吊入箱内,利用花鲢游动和吞水滤食的动作,将菜籽饼从袋内冲出,花鲢即滤食,直至此袋内饼出完,再装下袋。

5.日常管理

①坚持每天巡视网箱,看箱内的鱼是否缺氧浮头,看是否破箱跑鱼,看鱼的动态,有无病害发生和活动不正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②经常洗刷网箱上的附着物,保持网箱清洁,随时清除挂在网箱上的杂草污物,保持水体交换畅通,清除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清洗,每7天或半月清洗一次,具体依箱而定,年终成鱼上市后捞出晒干除去污物,下年再用;

③除坚持每天巡视网箱外,每十天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严防逃鱼;

④定期检查鱼体,作好日志,(日志包括日期、天气,水温、鱼病、投饵数量,鱼类活动情况等)。

6.鱼病防治 由于宿鸭湖水库的库汊是微流水,一般情况下养殖花鲢不易生病,但若管理不善也可造成病害损失。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有腐皮病,用0.5mg/L的二氧化氯泼洒消毒,每天一次,连续进行三天。由于箱内的水体在流动,每次施药后,隔一定时间(5分钟)追加1次药物,连续3次。平时,在饲料袋周围用漂白粉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挂篓、挂袋消毒,每7天一次,交替使用。

二、试验结果

1.生长情况 本试验鱼于2012年11月初入箱至2015年底,平均成活率97.67%,平均每亩产商品鱼3910.6尾、17597.7kg,平均尾重4.5kg;平均每年投菜籽饼30150kg。详见表1。

2.经济效益 平均每年投入鱼种费2448000元,饲料78390元,其它成本包括鱼种运输、人工、工具、鱼药、网箱折旧、管理等费用20000元,共投入2546390元;平均每年共计产出7000370元,效益4453980元。投入产出比为1∶2.75,详见表2。

三、小结与讨论

1.试验河道周围全是肥沃的农田,随着夏季雨水增多,水中的浮游生物也大量增加,主要是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这为花鲢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在花鲢生长旺季又采取吊袋的方法,补充一些饲料,保证了花鲢的快速生长,当年鱼种都能达到商品鱼规格,平均尾重4.5kg。

表1 2013-2015年花鲢网箱试验结果

表2 效益分析表

2.采用定期漂白粉挂篓、硫酸铜合剂挂袋,既预防了鱼病的发生,又抑制了网箱有害藻类的附生。本试验花鲢平均成活率97.67%,养殖过程中鱼的死亡主要发生在鱼种入箱后不久,其原因主要是鱼种在运输、消毒过程中受伤所致,花鲢受伤易发水霉病、腐皮病和中华鳋病,因此在运输和装箱操作中,要格外小心。

3.网箱设置时,应选择开阔水域,靠边设置,避开中间急速区。

4.适时洗箱,增加箱体的通透性,有利于水体交换,花鲢能得到更多的浮游生物和溶氧。

5.每箱混养5~8尾鲤鱼或鲫鱼,让其摄食和顶撞网衣上的藻类等附着物,能达到清除网箱附着物和增加产量的双重效果。

(通联:463300,河南省汝南县水产局手机:15993469449)

猜你喜欢

菜籽网箱鱼种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春天时蔬菜籽头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冬放鱼种技术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高蛋白菜籽粕对成长猪只有益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