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分析法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分析
——以延吉市某中学“澳大利亚”课堂教学为例
2016-11-10董玉芝
吕 欣 董玉芝
(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基于S-T分析法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分析
——以延吉市某中学“澳大利亚”课堂教学为例
吕 欣 董玉芝
(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本文以延吉市某中学的一节地理公开课“澳大利亚”为例,在传统S-T分析法对教学行为划分的基础上,引入D行为,通过记录教学行为,绘制、分析S-T曲线,计算相关参数,得出该课例属于练习型,并给予了练习型课堂教学的评价。
S-T分析法;初中地理;教学分析
课堂观察是一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S-T分析法,即Student-Teacher分析法[1],是继田野笔记方法和记号体系分析方法之后的一种具有编码体系的课堂观察方法。这种课堂观察方法,主要用于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它能将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实况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呈现,通过对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教学行为的辨别,观察教师行为(T)和学生行为(S)随时间展开的动态变化,S-T分析法基本上可实现描述教学质量,使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可针对教学过程加以量化与质化来反映课堂教学实况。
本文利用S-T分析法对延吉市某中学七年级的一节地理公开课“澳大利亚”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探寻客观、可靠的课堂观察方法。
一、“澳大利亚”课堂教学行为类别划分、记录与绘制
1.行为类别的界定与划分
明晰教学行为是进行教学质量观察和研讨的基础。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行为被分为教师行为(T)和学生行为(S)[2]。教学行为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与教学行为主体相联系并起着直接和间接作用的因素所构成的,并表现在师生互动和转换过程中,将教学行为定义和划分为教师和学生行为不足以达到满足研究新课堂师生间关系的需要。T行为为教师独立行为,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板书、提问、总结、媒体展示等;S行为为学生独立行为,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自学、讨论、回答问题等;结合相关文献及《教学行为指导》,对教学行为给予了更具体的划分,即引入并定义一种特殊行为(D)。D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交互对话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回答、记笔记、展示,学生疑惑时教师的讲解、反馈等。
2.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记录
通过观察课堂教学现场和回放录像,以每15秒为一个时间间隔进行数据的采样。需特别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一节40~50分钟的课采样时间间隔为30秒,一节20分钟左右的课采样时间间隔为10秒[3]。在记录S-T表格时,若某时刻存在对教学进程起主导性作用的明显教学行为,则教师行为记为T、学生行为记为S,师生平等互动的对话则记为D。记录延吉市某初中地理公开课“澳大利亚”课堂教学实况的S-T表格,该课持续49分钟,采样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课堂采样数据
3. S-T曲线的绘制
在S-T曲线的绘制中,是以原点为教学起点,将S-T表格中的行为用短线横绘(T)、纵绘(S)、斜绘(D)在坐标系上,其中S、T行为15''绘一格长度,D行为15'绘格长度,直至教学时刻终止。根据S-T曲线成图方法可知,垂直线段表示学生自学预习、互相讨论、回答问题等学习进程,水平线段表示教师提问、讲解、板书板画等教学进程,而倾角为45°的斜线段表示师生互动对话、合作学习、共同评价等进程,各种线段的转折区间则表示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4]。绘制延吉市某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公开课“澳大利亚”课堂教学实况的S-T曲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S-T曲线图
4.课堂教学的构成
延吉市某初中地理公开课“澳大利亚”课堂教学存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持续性教学行为,单一的学生活动或教师活动短则1~2分钟,长达8分钟左右,全部教学过程可被视为由以下的几个教学环节所构成。
(1)课前复习,上课起始有短暂的互动环节,任课教师以抢答的方式回顾本学期学过的国家与轮廓,从而调动学生对新授课的兴趣。
(2)课中自主学习与评价,上课初有长达约12分钟的学生行为,是该校规定的“自学与互查”环节,学生先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自学的基础上,将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作为辅助,各组再进行讨论、交流、互帮互助,并以小组形式给予评价。
(3)课中合作与探究,第①阶段,教师行为的增长,指教师播放视频,使学生主观地感受当地民俗风情,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②阶段,学生行为的增长,伴随着师生间适量的信息交互,与之相对应的是教学中的“图画图话”环节;第③阶段,师生行为频繁的交互,整体上呈向T轴延展的趋势,主要是指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对话,即由澳大利亚的范围、位置向其生物的古老性、特有性承转;第④阶段,学生行为增长的另一个高潮,与之相对应的是教学中的“探索发现”环节;其间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以学生展示成果,师生共同为小组评价而告终。
(4)教学总结,教者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加以总结。
根据S-T曲线并结合课堂实况可以看出,延吉市某初中地理公开课“澳大利亚”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远多于教师行为,师生间交互活动较少,S-T曲线较清晰、准确地反映教学过程的整体情况。
二、基于S-T分析法对“澳大利亚”课堂教学的分析
1.相关参数的界定
教师行为占有率(Rt):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T)采样数占全部教学行为采样数的比值,即Rt=Nt/N[5]。显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