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章例话》例文研究看周振甫的文章学思想
2016-11-10张慧子
张慧子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
从《文章例话》例文研究看周振甫的文章学思想
张慧子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
《文章例话》是周振甫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这本书主要是通过列举具体的文论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使得读者更加明确对古文的阅读、写作和理解。为了更好的了解周振甫的文章学思想,通过对书中例文的分类研究可以分析出周振甫的文章学思想倾向,主要体现在文体观、写读观和功能观三个方面。
周振甫;例文研究;文章学思想
一、例文分类研究
对周振甫的研究现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他对古代作品的评议和注释研究,二是对他的访谈或者作为人物传记的研究。总体来说对他的研究现阶段还是很不全面的,尤其是对他文章学思想研究这部分是欠缺的。我们通过对例文研究来总结周振甫的文章学思想。首先把周振甫先生的《文章例话》中出现的例文,以经学家和理学家、桐城派和阳湖派以及史论家和现代学者三部分进行分类整理研究。
(一)经学家和理学家
1.经学家
自两汉以来以儒家经典为本的经学家在文论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在清前期以刘勰的《文心雕龙》最为著名,其中的文论至今都有很大价值。到了清代经学复兴,以顾炎武为首的一批的经学家,以经学致用为目的,实证考据为准则。经世致用也是儒学内部一种思潮,联系实际,真实考证,所以经学家关于文论的阐述就更具有价值。
从表1可以看出周振甫在《文章例话》中的例文对经学家的引用总共出现了十五次,以朱宗洛的《古文一隅》出现的次数最多。
2.理学家
南宋时期兴起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而后吕祖谦和孙奕提出的修辞学中比如:文章结构,互通等丰富了理学内容,也为后来的桐城派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在理学家的理论中也提出了经世致用的观点。
表2 理学家例文分类
从表2可以看出,周振甫对理学家的作品引用的较少,一共出现六次,以朱熹的《朱子语类》为主。
(二)桐城派和阳湖派
1.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以方苞的“义法”、刘大櫆的“因声和气”以及姚鼐的“义理、考据、辞章”最具代表性[1]。随着时代的变革,在清末时期桐城派面临着各种挑战,他们在保守与变革的矛盾中缓慢前进,以师承的教育方式出现了众多的桐城派弟子,对古文进行传承,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论和文章学思想。
表3 桐城派例文分类
从表3可以看出,周振甫对桐城派的引用占了很大的比例,一共出现了十九次次,其中以林纾的作品和文论居多。
2.阳湖派
阳湖派是桐城派的一个旁支,但又与桐城派相对而存,阳湖派的创始人恽敬受业于刘大櫆,开始研究由骈文考据之学转而研究古文,但又在很多观点上与桐城派相对。阳湖派反对“义法”的观点,在文体上主张骈散合一的主张。
表4 阳湖派例文分类
从表4可以看出,周振甫对理学家的作品引用的也较少,一共出现两次。
(三)史论家和现代学者
从唐代的刘知几到明清时期的众多史学文论家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著名的文论思想,尤其是章学诚在文章学方面成就最为显著,著录的《文史通义》体现出了很多的文章学思想,比如文原观和文德观等,这也对周振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表5 史论家和现代学者例文分类
从上述表中能看出周振甫的思想倾向,对于史论家也是《文章例话》的引用重点,一共出现四十三次,以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为主。周振甫是以现代学者钱钟书为榜样,帮助他进行书的校正和整理,在很多观点上倾向于钱钟书,所以就钱先生的例文出现次数高达十九次。
二、周振甫的文章学思想
通过对例文的分类研究,把周振甫先生的文章学思想分为文章本体思想、文章写读思想以及文章功能思想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周振甫的文章本体思想
1.文章文体观
周振甫在他的《中国文章学史》中在定义文章时说:“本编所谓文章,大体上包括古文、骈文和辞赋。”[2]他在文章学史中以朝代划分,把辞赋、骈文和古文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按三者的比例来说,散文占重头。周振甫在《文章例话》中引用的例文是有所偏向的,除了刘勰的《文心雕龙》是骈文外,其他的引用文体全属于散文。所以周振甫在古文的研究上是欣赏和偏向散文的文体形式。
2.文章修辞观
第一部分,我们先说风格论。在周振甫的《文章例话》例文研究中,在风格这一章来说引用最多的是桐城派的观点林云铭的观点分别出现5次和6次,他们的主旨观点可以总结为:阳刚和阴柔。周振甫认为好的文章的风格要既有刚健又要婉柔,听起来似乎矛盾,其实不然。他在具体阐述刚健中说文章要有力直率的表达出来,但不能显得鲁莽和枯燥。再阐述婉柔中说到有些场合需要表达的曲折,委婉的说出来,这样容易使对方接受,但不能弄花巧,否则会弄巧成拙。这点是论“气”,阳要显得的刚健有力,洋洋洒洒,淋漓尽致;阴则是要内敛,往复迂回,细腻而又韵味丰厚[3]。如何去区分文章的“气”,桐城派有很多论述,比如“因声和气”,我们可以通过字的音节来感受气势的强弱。再者是论风格色调的意境,阳刚之美的强光下的艳丽,阴柔则是平淡自然干净的冷色。周振甫在论述文章色调时谈到绮丽,“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像出水的芙蓉,颜色是自然形成的,这就是说既要颜色鲜艳又要自然舒服,要求两者适当结合[4]。其实无论是刚健还是婉柔,周振甫都透出来一个“度”,就是要在合适的环境和用合适的态度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风格的话语。
第二部分,我们来探讨周振甫的修辞论。例文研究的修辞这章中,周振甫倾向于钱钟书的修辞观,例文一共出现9次。钱钟书虽然没有修辞学的专著,但他在修辞学上的成就可谓是也是中西贯通,比如“通感”等就是在修辞上中西结合的体现。通过总结得出周振甫先生的修辞观为善用修辞,繁简得当,深入浅出三个方面。首先周振甫认为写文章要善用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讽喻等,用这些修辞手法来为自己的主旨思想增加色彩,可以为文章的写作增加韵味,使读者体会更加深刻,从中得到感悟。其次,周振甫谈到的繁简得当的问题,刘勰认为不懂得“执术驭篇”,“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妍蚩之能制乎!若夫善一会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这句话就是说不知道如何补充和删减文字的时候,我们要因其时宜,顺其机会,不能让文章的写作离开正轨。周振甫在《中国修辞学史》中说:“要使文章开花结果,选择可用的材料,去掉不可用的材料,节制文采,不符合题旨需要的,虽美材也要删去。”[5]这是周振甫在讲删减的原则。最后,周振甫在写《文章例话》时就采用了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先引用古代经典选文,然后采用白话文进行例文分析,通俗易懂,可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对古文的理解和写作方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周振甫的文章写读思想
周振甫的写读观也是《文章例话》的主要内容,其中阅读和写作的例文主旨有很多相通之处,这章就放一起进行论述。在例文研究中周振甫写读思想主要倾向于章学诚和钱钟书的观点,分别出现了11次和8次。
1.文律观
周振甫在谈文章的阅读和写作时都涉及到了文章的原则。主要包括文章要有明确的立意,要富有真情实感,文章要破体创新这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阅读时要明确作者的主旨,只有懂得了作者的用意才能更好的读懂文章有所感悟。在写作方面的立意,一方面是确立独特的,前人所未有的但又符合实际的论点。所选的主题一定是新颖的,就像咀嚼别人的剩饭就没有味道一样的道理。但是在新奇的同时又要有理有据,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阐述自己的主题来得到读者的认可。同样的材料,因为主题不同,得出的结果就会不一样。所以作者要明确自己的用意,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立意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使得读者可以从阅读中获益,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二,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应该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与文字产生共鸣。比如在阅读中我们就要跟着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其中的奥妙。在写作时更要饱含情感,只有用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的心,文章才会显得有意义[6]。第三,文章要富有创新性,不能机械的模仿和照搬。周振甫在文中提到“脱胎”和“破体”,意思是要能够在原有的文章或者旧的文体中突破出来,有所创新,要做到继承和发展。在继承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只有富有思想灵魂的文章才有其真正的价值。
2.文德观
周振甫对文德的看法上比较倾向于章学诚的文德观。第一,文德指写作要讲究道德,符合实际不能出现违背基本道德的文字,这也是文章的基本要求。第二,章学诚所提出的“文非气不立,文非情不深”,也就是说在面对是非的情况下,要去掉自身私利,去掉感情用事,心平气和的来判断得和失或是和非,做到“气平情正”。[7]第三,设身处地,对待古人的文章我们应该放在他们的时代背景来考虑问题,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评判或者责难他们。章学诚为此还提出“必敬以恕”,我们要在尊敬前提下还要以宽容的心来看待古人和古文,要做到论世知人。
3.周振甫的文章功能思想
在周振甫的《文章例话》的引文中无论是经学家、理学家、桐城派、阳湖派还是像章学诚这样的史论家,他们在文章学的功能观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经世致用。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文章必须要符合时代的要求,通过真实的考据来说明问题。周振甫的一生都在为他的编纂工作投入时间和精力,为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和《谈艺录》进行编辑和校对,他们的出版对我们广大的读者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周振甫在从事编辑工作中潜心研究古代经典名著,在我们看到的《文章例话》这本书,通过引用古代经典文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来说明阅读和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就是为了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古文,从中得到一些学习古文的启示。
三、总结
周振甫是中国著名的编辑,在他进行编辑的工作中通过对古文的整理和研究,得出了一套自己的学习和写作方法。《文章例话》就是他从古代谈文章的文话及部分近现代的有关文论中,选录具有独到见解的段落进行归类分析。周振甫在文章学思想上存在一定倾向的,最为明显的是对章学诚和钱钟书的引用很多。他指出古代最著名评讲选本就是章学诚《古文通义》,其中指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问题:第一,要全面看问题,不能把句子孤立起来,要结合作者的立意,全篇多角度的进行分析。第二,把文章和生活结合起来,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我们要结合实际生活体味文章。周振甫是十分敬佩钱钟书先生的,尤其是他著写的《管锥编》。周振甫认为这是一部融会古今,贯通中外,破除古今和地域的局限,又具有很高见解的著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周振甫的文章学思想。总的来说,通过对例文的分类整理,周振甫的文章学表现在论文章的修辞风格,在文章写读方面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经世致用的功能观。
[1]曾光光.桐城派与晚清文化[M].合肥:黄山书社,2011:1.
[2]周振甫.中国文章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5.
[3]周振甫.谈文学风格的刚与柔[J].烟台大学学报,1988(1):69-73.
[4]周振甫.文章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471.
[5]周振甫.中国修辞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1-83.
[6]江晓军.章学诚的文律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6):58-60.
[7]周振甫.谈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文论[J].新闻战线,1987(1):26.
(责任编辑:陈果)
Zhou Zhenfu Article learning Thought——Base on paper sdudy of the The Article Analysis of the Text
ZHANG Huizi
(School of Literatu,An 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Anhui 246133)
This book mainly mak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roughout taking some specific paper examples.So as to make readers to read,write,and understand the ancient prose more clearly.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Zhou Zhenfu learning thought,we can analysis the Zhou Zhenfu article thought tendency,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samples in the book.Mainly embodied in the style,to write read and function view from three aspects.
Zhou Zhenfu;study on the case;learning thought
中国分类号:I0A
1674-2109(2016)08-0034-04
2016-05-08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50005)。
张慧子(1992-),女,汉族,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