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尔夫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6-11-10常金鑫李建国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高尔夫课程体系校企

常金鑫 李建国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尔夫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常金鑫 李建国

随着我国高校现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很多的高校转型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模式。高职院校的高尔夫专业课程必须根据高尔夫职业工作的新要求,采取校企合作方式,不断调整课程课程体系,去掉不符合企业要求的课程,以适应高尔夫专业的发展需求,增设更加贴近高尔夫企业人才需要的课程,使课程体系更加的完善,以满足高尔夫企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高尔夫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对策:1基于工作岗位,构建课程体系;2健全考核方式;3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扩宽校企合作资源;4通过学生就业反馈调查,调整课程体系;5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

校企合作;高尔夫;课程体系;构建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9.059

1.引言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1]

1.1课程体系不够合理,不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目前全国有很多的专业的高尔夫学院,包括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辽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等,这些学校办学条件较好,有自己的实训场地,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学校所培养的高尔夫专业的学生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特别是在专业的技能方面,企业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够上岗,说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求的人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与高尔夫俱乐部各岗位的能力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不能与高尔夫企业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很多的知识过时或者与实际的工作岗位脱节,课程内容不能够够很好的反映具体岗位能力需求,这都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关系。

1.2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形式基本还是采取传统的考核形式,期末的学习成绩+平时成绩(平时表现、平时作业),考试形式单一,期末考试成绩,统一的试卷、标准答案,加上学生平时的成绩。平时成绩基本上是:平时作业成绩、学生考勤、课堂记录等方面内容。学生考试完了很多东西基本也忘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这种考核形式可能会打击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全面的能力,只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单一的考核形式是制约目前高校高尔夫课程体系的因素之一。

1.3校企合作形式方式单一、企业积极性不高

目前很多的高尔夫专业缺乏实训场地,特别是实践实训场地,只有通过与高尔夫俱乐部的合作来进行相关的教学,主要包括高尔夫球童培训、高尔夫俱乐部综合实训、高尔夫实践教学等。目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不构深入,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没有办法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合作,很多的合作基本都是走一个流程,学生对专业性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对于企业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一定可以留在自己的企业,流动性比较大,很多的高尔夫专业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后,企业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去培训,企业上下没有对高尔夫校企合作形成一个共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达到的效果不好。校企缺乏合理的校企合作机制来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学校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的实践得不到质量保证,学生实践知识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2.课程体系的构建

2.1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高尔夫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治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高尔夫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管理理念,高尔夫专业知识基础好、实践上手快、转型快,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特别是能在高尔夫俱乐部从事教练、打球服务、会所接待、场地维护等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强技能应用型人才。

2.2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通过校企双方专家的论证,共同制定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通过对高尔夫俱乐部各部门岗位的调研、分析、论证,以及对应的能力、素质分析,整合高尔夫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制定高尔夫专业的教学大纲,确定课程评价的标准,最终构建高尔夫专业的课程体系,满足高职院校高尔夫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使培养的高尔夫专业学生更能够接近企业人才需求。

3.课程体系构建对策

3.1基于工作岗位,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的开设要以高尔夫企业需求为导向,了解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设置高尔夫专业课程。每学年校企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研讨会,学校邀请高尔夫球会个岗位的负责人共同参加,共同探讨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合适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增加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使制定的课程体系更加的合理,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分析企业各岗位工作任务,从而确定高尔夫企业各个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依据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来调整课程体系,这样会更加的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校企双方采取双导师制,学校进行理论和基本的及时培训,企业一线的人员再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这样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都能够得到培养。

3.2健全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职业教育的课程考核形式应该更加的灵活,全面的考核学生的能力,高尔夫高校的职业教育应该调整考核方式,与企业接轨,采取知识考核、技能考核、态度考核的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总结学习知识。知识考核主要是考核具体的工作岗位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是基本的理论、基本知识等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技能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目前高校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满足企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态度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态度进行考核,这些都能反映出学生以后的工作态度,提前对学生进行职业态度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很重要的作用。采取全面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更准确的反映学生学习的学习状况。

3.3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扩宽校企合作资源

高职院校学校应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可以采取订单班的形式,真正的使校企合作内容能够落到实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扩大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校企的资源优势,校企可以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并且切实的保证落实实施,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在企业实践这一块,一定要与企业沟通好,真正的达到企业实训的目的,保证培养的人才质量。学校也应该与更多的高尔夫俱乐部合作、高尔夫培训机构、高尔夫媒体、高尔夫专卖店、球具工坊等的合作。扩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这样高职院校的高尔夫专业才能迅速的发展,与企业接轨。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

3.4通过学生就业反馈调查,调整课程体系

通过对就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反馈,再对课程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对企业实习的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加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知识需求量的了解,主要包括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岗位的实际定位,专业知识的培养等等,重新调整高尔夫专业的课程体系,增设更加合理的课程,使所开设的课程更加的实用化、企业化、真实化,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才能少走弯路,企业也可以减少培训的力度,这样校企合作的双方才能“合作共赢”,这样校企的合作才可以更加的密切。

3.5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

高尔夫专业教师到专业的岗位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担任高尔夫运作部主管、球童培训主管、练习场主管、出发台主管、巡场主管、草坪管理等部门相关的职务,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深入了解高尔夫俱乐部个岗位的人才需求,加强高尔夫专业教师的调研活动,了解各高校的高尔夫专业建设的动态,学习好的经验,提高高尔夫专业教师对高尔夫行业的洞察力。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高尔夫专业师资队伍,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高尔夫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1]百度文库.

[2]刘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7.

[3]周务农,张良.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1):68-71.

[4]朝向高尔夫白皮书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2015年度)[R].朝向集团,2015.

常金鑫,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李建国,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尔夫课程体系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尔夫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