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鸡市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分析——以宝鸡市高新区第一小学为例

2016-11-10艾保保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一览表课余时间高新区

艾保保

宝鸡市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分析——以宝鸡市高新区第一小学为例

艾保保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新区第一小学1287名学生中的300名学生进行抽样分析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得出高新区第一小学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浓厚,大部分不同程度参加了体育运动,且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项目都呈现多样化。应试教育的压力是影响我市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城市学校提高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转变应试教育体制。

小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9.044

近年来,高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心理压力的增大,对孩子们的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体育锻炼是人们普遍关注并认同的一条重要途径,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当今的重要课题。通过人们健康意识的进一步加深,政府的重视、及时的领导,使我市高新区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取得显著成绩。通过对高新区第一小学学生体育运动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高新区小学生体育运动的现状以及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

1.研究对象

在高新区第一小学随机抽取年龄在8~13岁的城市小学生,男生180人,女生120人。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百度和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图书馆和资料室等国内外相关文献,查阅与小学生体育课教学相关的研究,为论文提供参考资料。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自行设计的问卷向高新区第一小学随机抽取了3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13份,有效回收率89.4%,其中有效问卷300,有效率95.8%。

2.3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2003软件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

体育课与课间操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通过对高新区第一小学走访调查,发现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组织形式正在发展,并为学生和老师们所接受。小学生纪律性差、好奇、浓厚的趣味性等心理特点,全面发展必须根据少年儿童的解剖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展体育锻炼,进行游戏、体操、跑步、跳跃、投掷、平衡、通过障碍物、小足球等多样化的体育活动[1]。

3.2小学生体育课的内容

通过对高新第一小学体育老师访谈得知,高新第一小学每个班级每周只上两节体育课。体育老师会根据不同年级设计并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体育课是体育运动的入门阶段,老师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从文明讲礼貌教育、整队抓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健体意识,教师可以把教材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

表1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情况一览表

表2小学生(男)对课余时间支配情况一览表

表3小学生(女)对课余时间支配情况一览表

每个年级都有各自的特点,体育老师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灵活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带来更多快乐和更好的身体。

3.3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项目

通过表1可以看出:高新区第一小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在项目的选择上是多样的。

3.4小学生对课余时间的支配

课余时间是学生们繁重的学习以外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表2、表3数据发现,不管男女,做作业是他们在课余时间最常做的事情,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们把时间主要集中在大量的课外作业。从第二位选择看,男生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女生看课外书。由此可见,他们在课余活动安排上存在明显的性别特征[2]。

3.5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次数、持续时间、时段

表4小学生(男)参加体育运动次数、时间和时段情况一览表

表5小学生(女)参加体育运动次数、时间和时段情况一览表

从表4、表5的数据看到:经常参加(4-6次或6次以上)体育活动男生多女生少,不参加体育活动女生多于男生,性别特征差异又一次呈现。下午是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时段;每次活动时间,大部分学生在30min以上。主要因为学校在下午会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强制性,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3]。

3.6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

表6小学生(男)参加体育运动动机情况一览表

表7小学生(女)参加体育运动动机情况一览表

从表6、表7看出:男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前三项相同动机是增强体质、锻炼意志。不同的是,男生偏向于消遣娱乐,女生偏向于健美,这主要是源于性别差异。从上表还可知:高新区第一小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较为积极,认识较高,但有少部分学生活动动机存在问题,急需学校老师加以正确引导。

3.7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欢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在不太喜欢、很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中男女生的比例呈现出很大的性别差异,性别特征不容忽视。另外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一部分学生没有时间,不敢将课余时间过多投入到体育锻炼,久而久之,淡忘体育锻炼,进而不喜欢体育锻炼。对于学习紧张的学生,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坚实的基础,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体魄而且把他们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的解放出来,使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感[4]。

表8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欢程度情况一览表

3.8影响高新区第一小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

影响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诸多因素中,参与的主动性占主要位置。小学生活泼好动,参与体育运动主要对玩的追求,小学阶段表现尤为强烈。小学生要承受繁重的学业负担,主观渴望痛快地玩,客观却不被允许,体育运动正是得以发泄的时候。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课余时间,大多数学生在做作业,活动一般在学校下午安排的大课间活动课,锻炼质量并不高。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浓厚,但紧张的学习无暇顾及体育活动。

4.1.2小学生渴望体育运动,但应试教育只看重文化成绩,使学生放弃体育活动。此外,学校管理制度与体育工作监管工作漏缺,没有相对完善的学校考核制度,使学生参加开展体育活动机会减少。

4.2建议

4.2.1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体育教师以自己丰富的知识、熟练的运动技术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产生羡慕感和积极的学习欲望。体育教师不但要重视仪表美,而且要以追求真理、渴求知识等积极的生活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4.2.2加强动机教育,端正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体育教师指导学生每一个动作前,明确指出该动作的目的要求及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良好的作用。

4.2.3积极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

学生对体育感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课堂上获得运动乐趣和成功体验的多少,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4.2.4完善教育体制,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应试教育体制是影响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的首要瓶颈,片面追求分数是应试教育思想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按照教育规律进行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完整结合。

[1]何志文,杨大宁.从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透析开展体育运动的意义[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5-26.

[2]曲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及动机的调查[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3).75-76.

[3]俞世军,陈冀杭.杭州市中学生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1).88-89.

[4]郑惠生.关于“当前小学生课余时间最喜欢做什么”的调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7-18.

艾保保(1987.9-),男,汉族,陕西延安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助教,宝鸡文理学院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一览表课余时间高新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保研学霸兼职送外卖逾万单
遂宁高新区
浅谈大学生如何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炒股成亿万富翁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