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位置判断方法改良在临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6-11-10陈瑞云
陈瑞云
(厦门第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胃管位置判断方法改良在临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与分析
陈瑞云
(厦门第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目的 探讨改良胃管位置判断法在留置胃管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将149例需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法判断胃管位置,对照组采用常规判断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位置判断情况。结果 观察组判断胃管位置:易判断50例,难判断22例,误判断1例;对照组判断胃管位置:易判断36例,难判断32例,误判断8例。结论 改良胃管位置判断法在胃管置入过程中可提高胃管位置判断准确率,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留置胃管;置入位置;应用;分析
经鼻腔留置胃管是临床基础护理操作之一,正确判断胃管位置是置管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临床教科书准确判断胃管位置的方法较少,实际操作成功率较低[1],可能由此造成错误判断或因误判断导致重复拔插胃管,增加患者痛苦。为提高胃管位置判断准确率,我科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改良后的胃管置入位置判断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统计学比较,取得较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科留置胃管患者149例,男87例,女62例;年龄15岁-85岁;均为意识清醒,经鼻腔留置胃管;均采用国产同一厂家16号一次性硅胶胃管。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6例,采用教科书上胃管位置判断方法;观察组73例,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来的判断胃管位置方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胃管置入位置判断方法:对照组:将胃管经鼻腔置入45~55 cm,采用传统3种方法证实胃管在胃内:①抽胃液法:50mL注射器连接胃管,能抽出胃液,则胃管在胃内;②听气过水声法:置听诊器于胃部,注射器连接胃管,向胃内快速注入10~15 mL空气,听到明显气过水声,则胃管在胃内;③气体逸出法:将胃管末端置入清水中,见气体逸出,则胃管进入气管;反之则在胃内。观察组:采用张华等[2]在传统置管长度基础上增加10 cm,或测量发际到脐的距离为置管长度,插入胃管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检验胃管置入位置:①触诊法:适用于能抽到胃液,但同时有气体逸出的患者。操作者一手持抽取20 mL空气注射器连接胃管,另一手掌置于患者左肋弓下胃肠区,快速将空气注入胃管,胃肠区可触到明显震颤,证实胃管在胃内。②改良听气过水声法:适用于无抽到胃液,也无气体逸出者。胃管置入后患者无明显呛咳、发绀,先向胃内注射5 mL灭菌盐水,注意患者有无呛咳、发绀情况,再向胃内注射20 mL灭菌盐水,将听诊器置于胃区,向胃管内快速注射20 mL空气,可听到明显的气过水声。③气泡逸出规律法:适用于未抽到胃液、见到大量气体逸出者,观察气泡逸出规律,气体逸出呈“吸-出,呼-停”,则胃管在胃内;气泡逸出呈“呼-出,吸-进”,判断胃管在气管内,应拔出重置。④延迟判断法:适用于胃管置入过程顺利,无抽到胃液,也无气体逸出、听不到气过水声,患者也无呛咳、憋绀现象,可保留胃管,过1~2 h再行判断。
1.2.2观察指标:①易判断:抽到胃液同时听到气过水声。②难判断:a.能抽出胃液,同时有气体逸出者;b.无抽出胃液,也无气过水声;c.无抽出胃液,听到气过水声,有气体逸出者;d.无抽出胃液,无气过水声,有气体逸出者。③误判断:胃管在胃内误判断在气管内或误入气管误判断在胃内。拔出胃管后用pH试纸测定胃管携带液体的pH值,pH>7判定为气管内,pH<5则判定为胃内。
2 结 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管位置判断情况比较(n)
3 讨 论
张晓磊等[3]研究表明:按传统方法置入的鼻胃管,其首端仅达到贲门下2~5 cm,只有1~2个小孔暴露在胃内。只有胃管侧孔全部进入胃内,才能较容易抽到胃液和听到气过水声。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观察到观察组胃管置入45~55 cm,再继续插入10 cm,其易判断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
常规判断胃管位置3种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①抽取胃液法。临床上常以抽到胃液为证实胃管在胃内的金标准,但如果患者在家多日未进食,其胃内容极少,胃管的侧孔不能全部浸入胃液,可能就抽不到胃液。另外注射器所抽取到的液体,其性状并不具有严格特征性,呼吸道分泌物与消化液混淆时有发生[4]。所以单纯以抽取胃液法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还是有困难。本组中仅36例患者抽到胃液。②采用听气过水声法,当胃管顶孔或侧孔未在胃液内,听不到气过水声。另外,如果胃管误入气管,患者痰液多时,此时也可听到气过水声。本组3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患者,置管后听到明显的气过水声,但未引流出液体,拔管后经pH试纸测定,管末端液体呈碱性,证实胃管误入气管。听气过水声此验证方法,对没有插管经验的护士来说可信度较低。③采用气体逸出法,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有气体逸出则推断胃管在气管内,临床上易造成误判断。文献报道不能单纯凭气泡逸出作为判断胃管位置的依据[5]。本组有3例胃穿孔、2例肠梗阻患者置管后因大量气体逸出致误判断,拔管重置仍见大量气体,后经X线证实胃管在胃内。重复拔插胃管,增加患者痛苦。
胃管位置判断改良法优点:①触诊法:对于能抽出胃液,并伴有气泡逸出者,为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此时向胃内快速注入空气,气流冲击胃内容物,在胃肠区可有明显的震颤感。临床上实施效果较为满意,卫庆等[6]报道触诊法准确率为98%。必须注意的是,腹膜炎患者由于腹肌高度紧张,压痛明显,不适宜用此法判断。②改良听气过水声法:先向胃内注射5 mL灭菌盐水,即便胃管在气管内也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5 mL灭菌盐水不超过气道湿化液体量),观察到患者无异常,再注射20 mL灭菌盐水,克服了因空腹时胃内容物少,气体没有经过液体听不到气过水声。③气泡逸出规律法:患者置管后,未抽到胃液,但见大量气体逸出,无呛咳、发绀现象,可观察气泡逸出与呼吸间的规律,如患者气泡逸出呈现“吸-出,呼-停”的典型表现,可判断胃管在胃内。临床上胃肠穿孔或胃肠梗阻大量积气的患者,置管后有大量的气体逸出,观察其气体逸出规律,甄别胃管是否误入气管,减少误判段,避免重复插管,具有重要意义。④延迟判断法:置入胃管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可先保留胃管观察,期间不向胃内注入药物或液体。随着时间推移,胃管刺激胃壁,胃液分泌增多,且随着体位变化,胃管前端移至胃内低处,最终引流出胃液。本组5例患者经延迟判断法确定胃管在胃内。
掌握胃管位置判断时机。胃管准确置入后,常规地在体外作胃管长度标识,方便医务人员查看胃管有无滑出体外,但不能保证胃管一直在胃内,不发生移位。本观察组1例误判断患者,在首次置管证实在胃内引流出少量液体后,24 h内只引流出大量气体,患者诉咽喉下部阻塞感明显,拔出胃管后见胃管盘旋扭曲,估计胃管滑出盘在食管上段。故置管后掌握胃管位置判断时机具有重要意义,胃管位置判断的几个时机:①胃管置入后;②每次喂食、喂药前;③持续引流每隔6 h,均应再次测定胃管位置。把握好判断时机,可有效预防置管后胃管错位发生,避免意外发生。
4 小 结
胃管位置错误临床上并不少见,文献曾报道胃管误入气道导致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7],因此及时准确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至关重要。目前,胸部X线片是确认胃管定位的金标准,但由于费用较高、操作不方便及放射线累及,不便推广。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综合改良胃管位置判断法,能有效提高判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54-255.
[2] 张华,李卫东,刘纯艳.胃肠减压鼻胃管最佳置入长度及体外测量方法的研究[J].实用医学护理杂志,2010,26(23):4351-4354.
[3] 张晓磊,魏素华,朱萍.胃管插入深度探讨[J].现代护理,2001,7(7): 11-12.
[4] 卢红芳,吕秋丽,卢晓云.胃管误置入气管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临床误诊误治杂志,2008,23(2):84-85.
[5] 林秀美,孙艳芳.昏迷患者37例胃管置入位置判断方法对比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6):158-159.
[6] 卫庆,俞继芳,孔海燕,等.触诊法在判断胃管位置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1):64-65.
[7] 黄洁媛,杨明复.胃管留置致吸气性呼吸困难1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24):3683-3684.
R472
B
1671-8194(2016)25-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