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焦虑抑郁药物对高血压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2016-11-10刘维维

关键词:抗焦虑心理因素血压

刘维维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石化卫生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抗焦虑抑郁药物对高血压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刘维维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石化卫生院,山东 东营 257000)

目的 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焦虑抑郁药物对治疗高血压疾病具有较高的疗效。

抗焦虑抑郁药物;高血压;治疗作用

近些年来,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高血压疾病具有治疗难、发病急的特点,普通药物很难达到疾病去根的效果,再加上发病急,如果在发病期间不能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造成患者死亡。

高血压疾病患者老年人居多,高血压疾病受到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而在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下,心血管疾病很容易发作,进而加重高血压病情,以往高血压疾病治疗所采用的常规药物主要以降压为主,但未能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使得整体的治疗效果不高,甚至还经常会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面对当前高血压治疗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不仅要采用常规有效的降压药,同时还要采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只有解决患者心理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疾病,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必须重视抗焦虑抑郁药物的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其中观察组男53例,女31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7±1.8)岁。对照组男44例,女40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4±1.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如贯叶连翘提取物,每次服用300 mg,3次/d,并在此期间选用适合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索洛尔等药物,当然,类似比索洛尔这种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不应在用药中途加用,确定用药方案后需按照用药方案进行服用[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降压有效率进行观察与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分析(±s,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分析(±s,mmHg)

组别 n  血压  治疗前  治疗后1月  治疗后2月观察组 84 收缩压 149.3±16.4 125.2±15.2 119.9±9.7舒张压 92.7±10.3 78.4±10.6 73.6±7.8对照组 84 收缩压 151.8±12.5 132.7±12.6 130.1±6.2舒张压 91.2±13.6 81.9±11.7 79.3±8.2 x2 4.99156 P 0.044

表2 两组患者降压有效率对比 [n(%)]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高发疾病之一,其发病患者多为老年人,高血压疾病主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在焦虑抑郁下很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张力平衡失调,尤其是在高血压发病期间,患者的甲肾上腺素水平有所提高,从而导致患者的高血压疾病越发严重[3]。以往高血压疾病治疗所采用的常规药物主要以降压为主,但未能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使得整体的治疗效果不高,甚至还经常会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面对当前高血压治疗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不仅要采用常规有效的降压药,同时还要采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只有解决患者心理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疾病,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高血压疾病对患者构成的危害极大,而且高血压疾病在治疗上也存在很大的难度,经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而经过本文的临床研究,焦虑抑郁的心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血压,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高血压疾病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降压药物的使用,更要重视抗焦虑抑郁药物的使用,在本文临床研究中,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丁育钧,段 书,江玉文,蔡文玉.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动态血压影响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14).

[2] 夏志琦,彭长农,孙晓红,王小庆,李宜富.黛力新辅助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3).

[3] 陈育贞,郭 妍,憨 伟,龙丹平,龚凤球.音乐干预对局麻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6,(07).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4.1

B

ISSN.2095-6681.2016.19.138.02

猜你喜欢

抗焦虑心理因素血压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基于小鼠焦虑模型研究黄连阿胶汤中鸡子黄的配伍作用
最怕啥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抗焦虑治疗靶点研究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