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
2016-11-10马艳珍
马艳珍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北京 100070)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
马艳珍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北京 100070)
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是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占有主要的地位。本文对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对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进行了思考。
职业;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生的职业技能,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体现在学生的主要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较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就高,毕业生就业水平就高,学生在岗位上专业能力强,薪酬水平也较高,否则,会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一、职业技能的内涵
现在职业技能培养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的重视,职业技能可为基本职业技能与综合职业技能。基本职业技能是从事某一项特定职业必需具备的专业(或专项)技能;综合的职业技能体现为和专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和没有直接关系,是超越职业技能和知识本身以外的能力,更多的表现为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公共关系、组织能力、社会责任心等等。
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导向是以就业为中心,毕业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体现为:一是有利于学生学会从业,职业技能是用人单位考核高职学生水平的依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二是有利于学生学会创新,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高职学生不但能就业,而且能在工作岗位上创新,有的甚至能够成功自主创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高职院校有识之士的共识。
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令人深思。高学历并不等于高级人才,以学历和技能比,有时用人单位更看重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技能,企业的终极目标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价值。学历较高者对用人单位薪金待遇、工作环境都要求比较高,而他们中的不少人往往缺少实际操作技能,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学生一般比较实用,并且对高质量的产品加工和生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的几点思考
1.建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的课程体系。
树立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目标,职业技能的共性在课程开发中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中。以我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汽车4S店、汽车相关技术服务公司等单位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工作,对实战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汽车专业知识和维修检测能力。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确定了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满足汽车维修检测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对毕业生的任职要求。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发动机电子控制检测与维修》、《底盘电子控制检测与维修》、《车身电子控制检测与维修》,《全车电控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等等,对上述核心课程,在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安排上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按实际工作任务来搭建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主要为电子控制系统原理和检测技术两大内容模块;在教学组织中,将“学”、“作”相结合,把课程涉及的知识和实际工作任务有机结合,将课程分为以实际工作任务作为依据的若干个项目内容,项目内容分解为不同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对应相关的课程知识点,教学场所从传统的教室变为和实际工作环境相仿的汽车实训教学基地,以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和消化能力,学中作”、“作中学”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
2.注重实训、实习、顶岗实习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作用。
学生在校内所进行课程实训和实习并不能替代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学生可以零距离的接触到行业内的真实岗位,直观的了解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工作内容,对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技能有清晰的了解,可以在对所学专业和未来所从事职业有感性认识之后直观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会有针对性的弥补自身的问题,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在顶岗实习中,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学生们都是被动的听从师傅的安排,做师傅交给的任务,在不情愿、勉为其难的状态下完成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融入到工作之中以后,对企业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工作有了主观、感性的认识,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生会思考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向身边的师傅、同事学习并进行交流,从而学到平时在课堂上没有机会学习到一些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对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会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断的思考会让学生对自己的信心得到提升,职业技能得到显著地提升。
再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保障顶岗实习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顶岗实习的过程加以重视和管理,保证实习得以顺利进行,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指导老师。校内指导老师要深入企业,做好相互间沟通;要了解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职业技能,使实习圆满进行。
3.注重技能大赛对职业技能培养的作用。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技能大赛逐渐成为检验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的标志之一。其结果不仅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肯定,还对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展示学校的教学质量,检验学校对学生团队意识和精神风貌的培养是否到位,让人直观了解高职院校。用人单位看到学生取得的成绩会对学校的教学水平有一个肯定,对学生有好感,愿意给学校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社会对高职院校有更直观的认识,可以提升学校的招生率和就业率,可谓一举多得。
良好的社会影响促成企业投入校内实验室的建设上,包括提供所需的硬件设施,选派能力强的人员参与管理,不断提升学校的软件水平,双方互利互惠。
但是,随着职业大赛的逐渐兴起,学校要有选择的参加比赛;要避免“应赛形”的教育,要将参赛学生的实际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和正常教学的学生的实际职业技能训练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只培训少数几个参赛选手而忽视多数同学的现象,也要防止出现只重视参赛项目内容学习而忽视其他教学内容的现象,更好的发挥职业大赛对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培养。
[1]姜大元.《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2]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M].
[3]姜大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
G718.5
A
1671-864X(2016)10-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