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一处净地,安放心灵——浅谈庄子的精神突围
2016-11-10余筱
余筱
(甘肃省庆阳市第三中学,甘肃 庆阳 745000)
觅一处净地,安放心灵——浅谈庄子的精神突围
余筱
(甘肃省庆阳市第三中学,甘肃 庆阳 745000)
文学史上的庄子历来被认为是崇尚自由,超乎礼教之外的圣人,庄子之所以能体现出这样的特质是因为:一、在思想上,他以齐物论的观点解脱了他在精神中的困境;二、在内容上,他运用寓言故事,想象等手法来安放自己迷途中的灵魂;三、在行文上,他以自由与流畅的文风完成了他灵魂的救赎。
特立独行;虚构想象;精神世界;变幻无端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及其复杂的战国时期,当时“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①”,他的志向抱负不可能实现,也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只好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并以此来实现他精神的超越和突围。
首先,他以万物同一,生死同一,无用即大用的思想解脱了自己在尘世中的困境与痛苦。他“寓真于诞,寓实于玄”的寻觅到了精神的一方净地,这块圣地,任由他天马行空,无所羁绊,特立独行。
他在《逍遥游》中谈到人生的境界时,说他所追求的既不是宋荣子的“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这种看淡外物,只重本性的境界,也不是列子御风而行,连福都不愿刻意营求“泠然善也”的境界,而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庄子所追求的万物同一。他从精神上将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到永恒的宇宙万物之中。借用苏轼的话来说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因此,他也就可以:“唯山间之清风与江上之明月,耳得知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不管现实如何纷争,他也只管在他的精神领地里遨游,去享受天地万物带给他的盛宴。从而超越了现实,更超越了自我。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死,但庄子却轻而易举的解脱了这种生死的捆缚,《庄子·列御寇》篇记录了庄子将死前的一段话:“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如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既然死亡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生与宇宙同一,死与天地同一,死有何憾,又有何惧,在此,庄子告诉人们:面对无可改变的人生,只有坦然顺之 ,才可实现精神的突围,从而才能昭示出生命更大的张力。
《红楼梦》中的那块无才补天的石头,自认屈才,幻形入世,赢得也只是“一把辛酸泪”。有多少人就如这块石头一样怀有旷世奇才,而却得不到重用。而庄子讲究的是什么:无用之大用。《庄子·内篇·人世间》的最后一段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常说,有用者,秀于林者,杰出于群者,尽遭砍伐者多也。不想着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可以保护生命,颐养天年,寿终正寝。人应该珍视的东西其实就是生命本身,这一点,庄子用整整一篇《尊生》张扬着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其次,他运用了大胆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大量虚构的人物,寓言故事,惊世骇俗的意象,找到了宣泄自己思想的最佳通道,来安放自己的无法释怀的灵魂。
他写出了“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②”这令人向往而又无法想象的世外桃源啊!单一个“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就令人浮想联翩,更不用说还免去了“民以食为天”的劳苦之累,过着无病无灾,云游四海的逍遥生活。何其的超绝人寰,何其的不近人情啊!葫芦可是常见的,可他笔下的葫芦却“树之成而实五石③”又一次超越在我们的想象之外,写尽了大的玄妙。又用“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④”的大鹏写出了理想高远者的气魄;技艺纯熟的可谓多矣,可他写的“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⑤”真是令人无所适从。白色尘土弄到鼻尖上,再平常也没有了,却让木匠砍掉这尘土,这本身就很少见。更少见的是,木匠运斤成风,居然砍掉了尘土,又居然鼻子无伤。他真的是:“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⑥”他就以这种 “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的奇特的形象世界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美不胜收,既出乎意料之外,更不在情理之中的另一片天地,令“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⑦”那样的世界给了他从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也为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安放心灵找到了突破口。
从行文上来说,庄子常常是“行到水穷时,坐看云起时” ,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他以行文的自由,流畅,随心所欲,完成了他灵魂的救赎。
他的文章变化万千:“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 神气不变⑧” 一泻千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存⑨”痛快淋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坦荡潇洒。他在表现他的思想时,随性而起,随行而至,无头绪无边际。他的《无端崖之辞》就是一连串的七个寓言,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逍遥游》中,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连缀而成,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古今人物,草虫树鱼,大鹏小雀,无奇不有,能想到的与不能想到的,他全想到了。清人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庄子用一种“无所待”的最自由的方式来写作,其实他要告诉人们的是,面对无奈,面对困境,一定要保持心灵的自由,培育精神的力量,这样才不至于被现实压垮,挤扁。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精神家园,用来憩息自己的心灵,庄子用奇特诡谲的文字建设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他的生命更有韧性。有人说:“如果儒家思想是粮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我们处于精神困境时,不防去向老庄寻一剂良药”。是的,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可以去读读庄子,以此找到精神的支点,来支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
注释:
①《孟子.离娄章句上》
②③④《庄子.逍遥游》
⑤《庄子.徐无鬼》
⑥⑦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⑧《庄子.田子方》
⑨《庄子.胠箧》
B223.5
A
1671-864X(2016)10-01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