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念的积极内涵

2016-11-10程书

人间 2016年29期
关键词:伦理夫妻内涵

程书

(山东大学(威海)马列教学部,山东 威海 264209)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念的积极内涵

程书

(山东大学(威海)马列教学部,山东 威海 264209)

传统女性伦理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长达几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在家庭生活、社会分工、政治统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承认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念对于女性自主意识发展、自我人格培育的束缚和压抑等消极影响的前提下,试图挖掘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念中在个人道德、两性关系、家庭结构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的积极内涵。

女性伦理;三从四德;夫为妻纲;贞节观

一、“夫为妻纲”

“夫为妻纲”是中国传统封建纲常伦理,着重规范夫妻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女权制度解体之后,中国女性的地位便急转直下,遭受到了包括肉体和精神在内的双重折磨。“夫为妻纲”基本体现了传统伦理观念中男尊女卑的核心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女性人格的发展。我们在抛弃其间糟粕成分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中蕴含的积极内涵。

首先,“夫为妻纲”并不仅仅是对女性作出的单方面的规范。“纲,本意为表率和责任”,即丈夫的行为和品德等对于妻子具有表率作用,丈夫有经营家庭、照顾妻子的责任和义务,体现了传统伦理纲常对于夫妻双方各自的规范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于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的关怀和保护。其次,“夫为妻纲”有利于维护夫妻和谐关系。从中国古代社会贯穿始终的男权制以及传统家庭的大家族特性中都不难发现,夫妻关系是否和睦关系着小家庭甚至大家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夫为妻纲”为夫妻关系设定了一个针对夫妻双方的核心的纲领,其对于夫妻和睦相处与和谐关系的强调和重视确实是其中的积极内涵。最后,“夫为妻纲”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家庭稳定和社会秩序。“夫为妻纲”注重夫妻和谐关系,而夫妻关系是家庭之本,确定好了夫妻之间的主从和谐关系,家庭中其他成员之间的长幼尊卑也就随之而定。同时,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当中,家庭是小农经济的生产单位,无数个家庭单位组成社会乃至国家,家国同构,家庭中的夫妻之道如果能实现和谐相处,整个社会也会避免许多不安定因素。只有家庭关系稳定和谐,才有可能安国家、定社稷。而“夫为妻纲”就是立足于最小的夫妻单位,意欲强调家庭的稳定性,以求达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二、“三从四德”

“三从”的说法最早见于《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之说最早见于《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可以说从“三从”到“四德”就是思维到实践的过程。“三从四德”对于妇女是精神到肉体的折磨,然而这其中蕴含的积极内涵也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的。

首先,“三从四德”赋予女性以“非正式”的社会身份。“从”并不仅仅有“服从”的意思,也具有“从事”、“跟从”的内涵,同时,“四德”对于女子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普适性,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女子在家庭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四德”有助于使女性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德。对“四德”具体内容的解释一般以班昭较为权威,即“悠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斋酒食,以供宾客,是谓妇功。”(《女戒·妇行》)。这就对女性各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使她们在个人道德品德方面贤良淑德,在与他人相处中能够善良宽厚,在个人形象上端庄大方,这些都是塑造我国传统女性优秀品格的精华!最后,“三从四德”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式,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格局和生产生活模式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社会发展需要。“三从四德”本质上与这种生产生活模式相一致,通过进行家庭分工,强调了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和谐,以此来实现政治稳定、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女子贞节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当中,女子的贞操清白,甚至被看做比身家性命还要重要的事情。女子贞节观一般认为最早萌芽于秦,到明清时期达到病态的极端程度,常常是最受现代女性诟病的传统女性伦理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妇女被看做是丈夫的“私有财产”,不仅身心受到严重限制,甚至以成为贞节烈女、立贞节牌坊为荣,严重侵害了妇女的尊严和生命。然而,“女子贞节观”存在了几千年,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力,说明其中必然还是有一定的积极内涵的。

首先,“贞节观”最初是作为一种普适道德被提出的。“贞”的观念最早是由秦始皇提出的,他提出“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贞”在当时有“守信用”、“忠贞自律”的含义,而对象则包括男女双方,绝不仅仅是对女性单方面的要求。“贞”可以作为一种普适性的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男女双方都应该将从一而终、自控自律作为个人的追求。其次,“女子贞节观”的提出有利于从原始群婚制向个体婚制发展。在人类早期原始社会当中,野蛮的群婚制成为主要的婚姻形式,这种婚姻制度同辈之间互为夫妻,完全没有贞操意识。“贞节观”的提出使个人清白和气节看做是一种道德要求,对于人类由原始群婚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个体婚制时代的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意识的觉醒。最后,“女子贞节观”有助于女性自我约束和内在要求的提升。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将“贞洁观”视为个人品德和素质的软性评价标准,依据其对自身进行贞操和清白的内在要求和自我约束,成为她们面对强权实施自我保护的武器,从而尽可能的维系个人意志、维护个人尊严。这代表了传统女性逐渐从男权社会附属品到独立人格成长发展的先进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内在要求的提高。其中蕴含的积极内涵正是我们应该努力发掘的。

[1]王庆淑,中国传统习俗中的性别歧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牟宗三,道德理想主义的重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3]阎广芬,中国女子与女子教育[M],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张服清,女诫——女性的枷锁[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书店,1984年版。

[6]王有英,中国古代女子教化探析,山西师大学报,2009,(4)。

C913.68

A

1671-864X(2016)10-062-01

猜你喜欢

伦理夫妻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内涵漫画
80后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