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策略研究
2016-11-10杨润
杨润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语文成绩优异,而升入初中却成绩平平,考试成绩大都在70至80之间,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低至70分以下,许多家长和学生一时都无法接受,感到苦闷。
基于以上的教学现状,如何在七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设置梯度、铺设台阶,让学生在学段跨越时达到平稳过渡,就有了研究的价值。
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在初一阶段的有效衔接呢?笔者在初一第一学期就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衔接做了研究,提出了四条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学情,寻找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不能简单认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和深化。由于教材体系、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形成了很大的跨度,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必须认真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为有效衔接搭好基石。
为此,笔者专门做了调查研究,对刚入学的初一新生进行摸底检测。
检测的内容为现代文的阅读,从检测的过程来看,有近两成的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结果分析,发现初一学生的答题得分率普遍不高,失分严重。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局面呢?对比分析发现,小学高段的检测试卷阅读理解的材料有两篇,通常第一篇为课内阅读,第二篇为课外阅读,且文章篇幅较短,试题一般有4—5道题。关于问题的解答,学生只要通过阅读材料就能在选文中找到答案。即便是稍有难度的探究题,只要结合文章内容稍作分析,也不难回答。因此,得分率普遍较高,多数人能得满分。
然而,中学的语文检测,命题明显发生变化,同样是两篇阅读材料,但是两篇阅读材料都是课外的,且篇幅较长,字数通常在1000字左右,阅读容量迅速加大,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让学生手忙脚乱。让学生一时无法适应的还有题型的变化,解决问题不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答案,几乎每一道题都需要经过信息的筛选、分析、概括,从而形成答案。评分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基本是采点给分,答到一点给一分,不着边际的乱答,没有答到点上不给分。这给基础一般的同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作为刚接班的语文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明确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
二、“过渡期”降低教学起点,放慢教学进度,增强学生自信心
小学教师讲课速度慢,课堂容量小,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老师反复讲,这是小学语文课堂最大的特点。而初中则不同,因为课时少,任务重,初中老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重视学生的理性分析。小学重视字词积累、词句理解、课文情感朗读。而初中的阅读教学则侧重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理性分析。面对中小学阅读教学目标的重大不同,这就要求在初一第一学期这个过渡时期内,应降低学习难度,放慢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
初一的新生面对新环境、新教材、新老师,他们需要时间去适应,如果在新学期伊始,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讲解,会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在起始阶段,我的做法是选取几篇富有趣味的,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小学教材有相连的文章,如:《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羚羊木雕》等,把这些学生喜爱、易于理解的课文先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尽可能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的学术语言,便于学生理解,更好地进行感性的分析。然后向学生介绍阅读一篇文章的完整步骤和基本思路,目的是让学生觉得初中的语文学习是有章可循的,消除他们语文学习的神秘感和紧张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总之,教师应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观,努力实现从扶到放的教学方式的过渡。
三、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本学期,笔者参加了学校小学、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研讨会,聆听了3堂中小学知名教师的“同课异构”,为本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通过同课比较研究,感觉初中的课没有小学的课美,小学的课既有柔情之美,又有阳刚之美,争论很是激烈。而初中的课就显得“紧张”“呆板”。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在于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针对个性化学习的这一特点,可遵循“五让”策略,即书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说,“三点”(重点、难点、关键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
书让学生读。这是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阅读,学生就不可能读出个性化的理解,让学生谈观点,学生也只能是人云亦云,或者揣测教师的答案。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读原文,并提出自己读书的收获与困惑。除此之外,我们在课堂上,也要求教师保障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课堂上所发表的所有见解,都以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为基础。
见解让学生说。师生对话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日常教学的师生对话中,教师的话语权过于强势,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沉闷。在师生对话中,要鼓励学生与教师辩论,鼓励学生与学生辩论,力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
“三点”让学生议。“三点”是指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过去确定重点、难点、关键点是教师的事,殊不知教师确定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常常是一厢情愿,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践表明,许多时候老师确定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大多是学生的已知知识,课前自学就能解决,确定这样的重难点完全没有意义。通过学生的预习与老师的备课,经过讨论确定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才是应学生学习之需。通过学生讨论解决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而通过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规律让学生找。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规律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合乎某种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必然出现。语文学习是有规律可寻的,听说读写有其规律,记忆、理解也有规律,语文学习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那么语文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让学生写。课的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总结,将自己的感悟体验外化为文字,这既是一种巩固,更是一种提升。在执教《羚羊木雕》一文时,课的最后,笔者让学生来小结,“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从“写作、朗读、为人处事”等方面谈了学习所得,这无疑是孩子学习体会的最好概括。
四、重视教学评价的衔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听起来很美,课堂显得热闹,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主要得益于小学老师善用激励性的语言、奖励性的手段,引导学生大胆发言。而初中老师上课则显得呆板,严肃。初中老师为什么不能借用这样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呢?要知道,刚入学的初一新生,是很在意老师的表扬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学设计要利用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激情投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点评和生生互评都应该尽可能使用激励性的手段来做评价,表扬优点,委婉指出不足,为每个学生创设“想说、敢说、能说、会说”的安全心理环境。钟启泉教授曾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地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找到合适的教学手段,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初一第一学期平稳过度,还需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寻求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