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命名趣谈
2016-11-10曹之
曹之
书名是一书之名,它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所必经的第一关。这第一关,可以使人纷沓至来,也可以使人望关却步。好的书名能以无穷的魅力抓住读者,叫他非看不可。古今中外许多名著不仅以内容见胜,而且书名也无不独具匠心。我国古籍浩如烟海,书名亦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本文拟对古书命名方法试作分析,并列举较多趣例,以飨读者。
古书最常见的命名方法,从大的方面而言,不外两类:一类与内容有关,一类与作者有关。
一、与内容有关的书名
这类书名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全书的内容,书名象一条红线贯穿了全书。具体来说,又可分为:
第一,用书中主要人物命名。如《晏子春秋》《安禄山事迹》《胡梅林行实》《夏忠靖遗事》《刘文靖公遗事》《范文正遗迹》《薛文清行实录》,等等。
第二,用书中所涉及的主要地点命名。如唐代段公路撰《北户录》,北户是古代地区名称,泛指五峙以南地区,该书多记岭南风土物产,故名。南宋周密撰《武林旧事》,追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往事,临安亦名武林,故名。南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往事,汴京亦名东京,故名。元代王鹗撰《汝南遗事》记金哀宗在汝南被围始末,故名。明代倪谦撰《朝鲜遗事》记景泰元年出使朝鲜颁诏之事,故名。史部方志诸书无一例外都是以地名命名的。
第三,用内容时限命名。如明代杨惟休撰《泰昌目录》记泰昌间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一月之事,故名。唐代吴兢撰《贞观政要》记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等大臣的问答以及诸臣奏疏等,故名。宋佚名撰《咸淳遗事》记南宋度宗咸淳年间的遗闻琐事,故名。二十四史中除《史记》之外,都是以朝代命名,表示内容时限的。
第四,用内容所记事件命名。南宋鼎澧逸民撰《杨么事迹》记钟相、杨么起义经过,故名。元代刘敏中撰《平宋录》记元将伯颜攻下宋都临安和宋幼主北迁经过,故名。明代采九德撰《倭变事略》记嘉靖间倭寇入侵江浙之事,故名。清代郑廉撰《豫变事略》记明末河南地区的农民运动情况,故名。清代张学礼撰《使琉球记》记出使琉球经过,故名。
第五,用内容类别(包括体裁、著作方式等)命名。我国古籍卷帙浩繁,古代藏书家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将它们分为许多类目,每个类目分别特指不同内容,于是许多书就直接以该书所属类目名称命名。如“纪事本末”是史书三体之一,也是史部的二个类目,以“纪事本末”命名的书就有《左传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续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西夏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三藩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等十多种。其它如“奏议”“书目”“谱录”“集”“诗”“词”“曲”“志”“年谱”“传”“诗话”等也多借以为名。不过,以类目名称命名,前面多冠以人名、时代、地名等,限制内容范围。经部诸书多依本经命名,附以著作方式,如《尚书讲义》《诗经通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孝经正义》《论语集说》《孟子集疏》《尔雅翼》,等等。
第六,用诗文的学术流派命名,如唐代有一诗派叫“香奁体”(亦名“艳体”),其诗多绮罗脂粉之语,韩偓是这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集因称《香奁集》。北宋初有一诗派叫西昆体,其诗专从形式上模仿李商隐,追求辞藻,堆砌典故。杨亿、刘筠等人就是该派的代表人物,其唱和集因称《西昆酬唱集》。南宋有一批诗人被称为江湖诗派,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地位,浪迹江湖,刻书家陈起把他们的诗汇刊成书,因称《江湖集》。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以古文著称于世,明代茅坤辑录八家之作,因称《唐宋八大家文钞》。清初魏禧等九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易堂九子”,集因称《易堂九子文钞》。清初广东诗人屈大均、梁佩兰和陈恭尹被称为“岭南三家”,集因称《岭南三家文钞》。清初杭州诗人陆圻、丁澎等十人被称为“西泠十子”,集因称《十子诗选》。
第七,用诗文典故命名。这些诗文典故都与全书的内容有关。唐代诗人李商隐《贾生》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诗讲的是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问鬼神之事,唐代张读写了一本书,亦多言鬼神怪异,因称《宣室志》。宋代赵崇绚撰《鸡肋》,“其曰鸡肋者,殆偶然记录,成此一册,而又未能博采诸书,勒成完帙,故有取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意。宋代以“鸡肋”一词名书者还有三家:一是晁补之的别集称《鸡肋集》,二是何希之的别集亦称《鸡肋集》,三是庄季裕的笔记小说体著作称《鸡肋编》。为什么宋人对“鸡肋”一词如此感兴趣呢?原来有一个三国故事:一天曹操正在喝鸡汤,碗里有鸡肋,适逢夏侯淳入问巡夜口令,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夏侯淳因传令众军,皆称鸡肋。谋士杨修见此,教军士准备回归,他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以免临时错乱。”后来曹操知道了这件事,大怒说:“你怎敢造谣惑众,乱我军心!”因此杀了杨修。这个故事最早见于陈寿撰《三国志·武帝纪》,后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里作了生动的描绘。宋代戴埴撰《鼠璞》,“是书皆考证经史疑义及名物典故之异同,其曰鼠璞者,盖取周人郑人同名异物之义”。据《尹文子·大道下》记载:“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怀璞谓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元代邵豫有咏梅诗多首,汇而成书,称《梅花字字香》,其名来自宋代晏殊“唱得梅花字字香”之句。明代皇甫汸撰《解颐新语》,书名出自两个典故,西汉匡衡精通《诗经》,当时流传四句歌谣:“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解颐”二字即源于此。又据《史记·陆贾列传》:“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新语”二字即源于此。清代袁枚撰《子不语》,其名出自《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该书仿魏晋志怪小说,专记鬼神怪异,故名。清人万树有回文诗图集,称《璇玑碎锦》,其名出自《晋书·列女传》称窦滔因罪被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施图诗》以赠,唐代《璇玑图序》说它“五色相宜,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可成句”。
第八,用叠字命名。两字相叠为名,颇为奇特,然而并非文字游戏,亦与内容有关。明人孙撰《书画跋跋》因“王世贞先有《书画跋》,又跋其所跋,故重文见义,犹《非非国语》,《反反离骚》例也”。明人周泰撰《存存稿》,其裔孙周菜序称:“或取緜緜之义,或取存其所存,是其命名,其子孙已不得详之矣。”明人俞安期编《翏翏集》,翏翏是长风的声音,比喻内容影响之大。《庄子·齐物论》云:“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而独不闻之翏翏乎?”明人周应治编《广广文选》,因嘉靖中刘节尝编《广文选》,此书又增广刘节之遗,故名。
二、与作者有关的书名
这类书名用与作者有关的词语命名,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具体说来,又可分为:
第一,用作者的名、字、号(包括封号、谥号)命名。以名命名者如唐代杜审言撰《杜审言集》:李商隐撰《李商隐集》,等等。以字命名者如《刘子政集》,子政是汉代著名目录学家刘向的字;《孟东野集》,东野是唐代文学家孟郊的字。以号命名者如《渔洋山人精华录》,渔洋山人是清代王士祯的号;《定庵全集》,定庵是清代龚自珍的号。以封号命名者如《颜鲁公集》,颜鲁公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封号;《诚意伯文集》,诚意伯是明代刘基的封号。以官谥命名者如宋代欧阳修谥号“文忠”,集因称《欧阳文忠公集》;宋代范仲淹谥号“文正”,集因称《范文正公集》。以私谥命名者如宋代林逋私谥和靖,集因称《林和靖诗集》;元代吴莱私谥渊颖先生,集因称《渊颖集》。先秦子部诸书多以姓氏命名,称“某某子”,如《老子》《庄子》《孙子》《吴子》《管子》《墨子》《孟子》《荀子》,等等。这些书多由后人整理而成,真伪相杂,其中“子”字是门人对其先师的尊称。后世亦有单独以姓氏命名者,如后秦僧肇撰《肇论》、清代蒋超撰《蒋说》等, “《蒋说》者,盖因其姓以名书,如僧肇著书名曰《肇论》之类也”。
第二,用作者的官职命名。其中又可分为以初官、终官、赠官等命名。以初官命名者如宋代穆修初授泰州同理参军,集因称《穆参军集》;元代吴师道撰《礼部集》,“盖师道致仕以后,授奉议大夫礼部郎中,以所进之官名之也”。以终官命名者如清代熊伯龙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集因称《熊学士文集》;梁何逊官至水部员外郎,集因称《何水部集》。以赠官命名者如宋代欧阳澈撰《欧阳修撰集》,欧阳澈曾从江西崇仁步行到杭州,上书弹劾黄潜善、汪伯彦等,被杀,事后高宗悔之,追赠其为秘阁修撰,故名。明代孙继皋撰《宗伯集》,孙继皋其人“万历甲戌进士第一,历官至吏部侍郎,当陈太后梓宫发引时,神宗称疾不肯送,继皋疏争忤旨,及三殿灾,大臣自陈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后追赠礼部尚书,此编题曰《宗伯集》,从所赠官也”。古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以官职命名之书多如牛毛。也有些人看不惯这种风气,反其道而行之,如明代宋登春撰《宋布衣集》便是一例。
第三,用与作者有关的地名命名。其中又可分为以籍贯,做官地、写作地、被贬地等命名。以籍贯命名者如宋代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集因称《王临川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是河东人,集因称《柳河东集》。以做官地命名者如宋代陆游在四川做官十年,热爱巴山蜀水,诗集因名《剑南诗稿》;南朝谢眺曾官宣城太守,集因称《谢宣城集》。以写作地命名者如宋代阮阅在湖南郴州写了不少诗,汇而成书称《郴州百咏》;清代陆次云撰《澄江集》,其诗作于江阴,江阴又名澄江,故名。以被贬地命名者如汉代贾谊曾贬到长沙任长沙王太傅,集因称《贾长沙集》;明代陈九川嘉靖时任礼部主客司郎中,复以事谪戍,居明水山,集因称《明水文集》。
第四,用斋堂室名命名。以斋命名者如元代陈基有益白斋,集因称《益白斋集》;元代舒颇有贞素斋,集因称《贞素斋集》。以堂命名者如清代廖燕有二十七松堂,集因称《二十七松堂集》;清代魏源有古微堂,集因称《古微堂集》。以室命名者如宋代陈长方有唯室,集因称《唯室集》。 “唯室”之名出自《论语》: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陈长方对这段话极为赞同,因命其室曰唯室。清代阮元有揅经室,集因称《揅经室集》。以轩命名者明代余继登有淡然轩,集因称《淡然轩集》;清代姚鼐有惜抱轩,集因称《惜抱轩集》。还有以庵、精舍、山房等命名者,不再一一列举。
第五,用与作者有关的时间命名。其中又可分为以写作时间、结集时间等命名。以写作时间命名者如明代谢迂归里之后写了不少诗文,集因称《归田稿》;清代孙承泽在顺治乙亥解官退居后写了不少诗文,集因称《乙亥存稿》。以结集时间命名者如唐代元稹和白居易,他们的诗文是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结集的,集因分别称为《元氏长庆集》和《白氏长庆集》。
第六,用作者的志趣命名,如明代卢柟撰《蠛蠓集》,“自序称蠛蠓者,醯鸡也。取其洁于自奉、介于自守,不如蚊蚋之侵彊秽瞰,又以事系狱,类蠛蠓之燕吭罹蛛网,振其音而喑喑者,故以名集”。宋代邓牧撰《伯牙琴》自序云:“予集诗文若干名《伯牙琴》,伯牙虽善琴者,钟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琴,知琴难也,今世无知音,余独鼓而不己,亦愚哉!然伯牙破琴绝弦,以子期死耳,余未尝遇子期,恶知其死不死也,故复存此。”宋代陈仁于,宋亡不仕,集称《牧莱脞语),意即牧牛于草莱之间,不向元代称臣,表示他对宋朝的忠心。
第七,用著书背景和书稿存佚命名。如宋代徐度不能苟合于时,读书卞山之阳,杜门却扫,记其平生见闻,著成一书,名曰《却扫编》。 “却扫就是闭门谢客,不复扫道迎宾之意,可见其用心之专。据《北史·李谧传》云:李谧“闭门谢客隐居,不与世务接,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北城。 遂绝迹下帷,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看来徐度也象李谧那样专心治学,宋代车若水因脚气病作书自娱,因名其集曰《脚气集》,该名虽然有失大雅,但却说明该书是在病榻上写成的。元代陶宗仪“避兵三吴间,有田一廛,家于松南,作劳之暇,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休于树荫,抱膝而叹,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如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这个书名说明了成书经过。明代“永乐七年会试得陈燧等九十五人,时值巡幸北京,诸贡士寓居太学俟廷对;雨中取杜甫‘好雨知时节及‘落日放船好二律,各一韵赋诗见志”,明人金庠把这些诗收集起来编了一本书,名曰《桥门听雨诗》。明人朱承爵在正德八年(1513)腊月大雪天与友人拥炉夜话,录而成编,名曰《灼薪剧谈》。古之罪人,丹书其籍,案卷以铅为轴,明人杨慎世宗时曾谪戍云南永昌,故名其集曰《丹铅录》。杨慎还有一本书叫《谭苑醍醐》,书名表明他在写作过程中用心之苦,“其名醍醐,犹谓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犹云精义入神,非一蹴之力也”。明人周顺昌是反对魏忠贤阉党的重要人物, “初顺昌被逮时,箧衍著作颇多,仓卒间为友人投火灭迹,后其子茂兰遇片纸只字必摹而勒之石,至其孙靖,复从戚友家搜寻成集”,名曰《忠介烬余录》,表示这是没有被烧的部分作品。明人张翰“奔走四方二十余年,每以一囊自随,凡所得简札诗帖,俱纳其中,积久蠹蚀,因取以字划稍全、章句可读者,录而成帙,曰《奚囊蠹余》。”“奚囊”一词出自李商隐撰《李贺小传》:李贺“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还有一些书名既与内容无关,又与作者无关。有用易卦命名者,如明代倪云璐撰《儿易内仪以》“专以大象释经,每卦列卦爻辞至大象而止,以六十四卦大象俱有以字,以之为言也用,故以名书”。宋代王禹偁修太宗实录,坐语涉轻诬,出守黄州,徙蕲州。尝自次其文,以易筮之得乾之小畜,故名其集曰《小畜集》。有以谦语命名者,如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在给外甥的信中写道:“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宋代周紫芝因名其集曰《太仓稊米集》。宋代卢炳撰《哄堂集》,以为该书没有什么价值,仅供哄堂大笑而已。明人涂伯昌撰《涂子一杯水》,自序云“取淡然无味之义也”。元代宋无自称寐叟,懵腾乡人,好寐嗜吟,吟则寐,寐则吟,集因名《啽呓集》。其它如明代陈继儒撰《狂夫之言》。顾梦圭撰《疣赘录》等都是以谦语命名的。
总之,我国古书的命名方法很多,这些命名方法往往是相辅而行,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者是少见的。这些众多的不拘一格的命名方法,正如百花齐放,为古代文苑增色不少。这些命名方法,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参考资料:
1.《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
2.〔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
(选自《图书与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