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来国内关于劳模的研究述评

2020-12-14储成君周月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述评劳模

储成君 周月

〔摘要〕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党和国家表彰了大量的劳模,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劳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劳模研究理论体系的构建、劳模价值的阐释、特定历史时期劳模问题的分析和弘扬劳模精神的思考。当前,学界不仅亟需对劳模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而且应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增强理论研究深度等方面推动劳模相关问题研究走向深入,以不断提升劳模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 劳动模范;劳模;劳动英雄;劳模精神;述评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5-011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对劳动模范(以下简称劳模),表达了高度赞赏,指出:“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 〔1 〕我国广大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劳模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共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劳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笔者旨在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推动劳模相关问题研究、提升劳模工作成效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关于劳模研究理论体系建构的探索

学界关于劳模研究理论体系建构的探索,主要是基于两个维度展开的:一是通过宏大叙事构建研究劳模问题的视域,二是借鉴相关学科理论为研究劳模的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一)从宏观角度构建劳模研究的理论框架

学界从宏观角度探讨劳模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宏大、视角多维,重点是凸显劳模研究的基本问题,成果主要以专著和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

一是理论结合实践维度的研究。韩承敏所著的《劳模的力量》,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劳模的理论著作。作者在系统梳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成长过程和劳模品牌形成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劳模精神的关系,探讨了劳模成长的心理品质,并从劳模评选、劳模激励、劳模管理三个维度论述了在实践中如何加强劳模工作 〔2 〕。王海亮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劳模精神,如阐释了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理论支撐和理论依据,分析了劳模精神的内涵、特征、功能,梳理了劳模精神的历史嬗变和经验启示,最终落脚于审视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现状,并提出了弘扬劳模精神的实践路径 〔3 〕。

二是从哲学视角开展研究。田鹏颖、姜耀东所著的《劳模文化哲学论纲》,聚焦于劳模文化问题,从哲学视角宏观分析了研究劳模文化的主要论题,认为研究劳模文化要从本体论、认识论、生成论、衍化论、方法论、价值论、创新论等方面展开 〔4 〕。该书是一部纲要性著作,从宏观上构建了研究劳模文化的框架,但具体问题尚需学界进一步细化研究。

(二)从微观角度多学科探讨劳模的具体问题

有些研究成果借鉴相关学科理论,为研究劳模的具体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学者主要是借鉴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来构建体现劳模文化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或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理论诠释,多学科视野是其理论特色。

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开展研究。田鹏颖、王圆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探讨了劳模精神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在唯物史观视域中,劳动必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超越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开启了迈向自由劳动的进程。劳模精神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孕育的文化现象,掌握了最进步的主体力量,提供了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构成了我们勇于创新的动力源泉,具有永恒的魅力 〔5 〕。

二是从社会学视角开展研究。张婧从社会学视角切入,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中的单位为背景,通过对两位北京市劳模进行访谈,分析了劳动模范的道德权威建构过程,以及道德典范对社会及其周围环境的示范作用,并着重分析了劳模制度在国家与社会的合作、紧张状况下的运作现实 〔6 〕。

三是从历史学视角开展研究。行龙运用个人生活史的研究方法,以劳模李顺达个人生活史为考察对象,分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三个时期分析了李顺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个人生活史,分析了个体、村庄、国家之间关系的生成过程,以及个体在国家中扮演的角色 〔7 〕。

四是从交叉学科视角开展研究。胡全柱、陆小聪基于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维视角,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许芳华这一劳模身份符号的转换进程进行个案分析,探讨了集体主义工作伦理的社会建构问题,认为这一建构其实是一种国家使用符号资源和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控制的策略 〔8 〕。

总之,目前宏观角度的研究揭示了研究劳模的主要论域,而从多学科视角入手的微观研究也提供了一些极具价值的研究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理论界对劳模的研究已经从不同学科视角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但预示着跨学科、交叉性研究已是大势所趋。

二、关于劳模价值的阐释

劳模及其代表的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学界基于四个维度进行了初步思考。一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阐释劳模精神的价值,二是从经济学角度论述劳模精神的价值,三是从论证劳模精神科学性入手确证劳模精神的价值,四是从德育视角探讨劳模精神的引领价值。

(一)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探讨劳模精神的价值

有些学者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视角,分析了新时期劳模的价值。潘军、赵国洪立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从劳动者的构成、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社会主义劳动观等维度入手,认为在新时期劳模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 〔9 〕。还有学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劳动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摆脱了异化劳动的制度基础,劳动者在劳动中实现人的本质,而劳模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精神文明的反映,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其突出价值主要表现在矫正市场经济负效应、升华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追求工匠精神与创造性劳动等方面 〔10 〕。

(二)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劳模价值

林超超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切入,以陆阿狗和他所在的模范小组为例进行个案分析,阐释了劳模的经济学意义,即突破劳动竞赛集体行动中可能出现的懈怠,不断实践最先进的定额,以激励工人更好地完成生产任务 〔11 〕。

(三)从劳模精神科学性入手阐释其当代价值

田鹏颖、王圆圆驳斥了劳模精神“过时论”“政治论”“特例论”“物化论”“英雄论”五种误解,从劳模精神的实践性、发展性、民本性、民族性四个维度证明了其科学性,并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论的理论体系、增强劳动观教育的示范功效、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劳模精神的当代价值 〔12 〕。

(四)从德育视角探讨劳模精神的引领价值

汤素娥、柳礼泉从德育视角切入,聚焦于教师培养问题,认为弘扬劳模精神与培育一流教师是“相促相济”的关系,一流教师是教育领域的劳模,诠释和践行了劳模精神,内蕴和外显了劳模精神的品质要义。同时,劳模精神亦孕育和助推了一流教师的职业发展。因此,要在积极弘扬劳模精神的过程中培育一流教师 〔13 〕。

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证劳模的价值,还是从劳模精神科学性本身入手展开分析,抑或借鉴经济学、德育学的方法,以及针对实践中具体问题进行全方位阐释,高度认可劳模具有重要价值是学界的共识。

三、关于特定历史时期劳模问题的分析

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劳模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从对特定历史时期横向研究来看,重点研究了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时期、抗战时期的劳模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劳模运动;从不同历史阶段纵向研究来看,学者们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劳模文化的嬗变。

(一)关于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时期、抗战时期劳模运动研究

一是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劳模运动。王明生、董颖鑫运用政治学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他们认为,边区政权的政治推动是劳模运动开展的必要条件,组织起来是其政治期待和发展方向,平等与合法性是其政治追求,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政治典型进行政治动员的肇端 〔14 〕。吴静从政治符号学角度,分析了1940年代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的形塑问题。他们认为,重塑劳动英雄形象的过程,也是将普通民众转化为传递政党理念、政治符号的过程 〔15 〕。储成君、陈继红认为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塑造和宣传劳动英雄,起到了很好的生产动员作用 〔16 〕。韩晓莉从社会动员和社会改造维度分析了抗战时期劳动英雄运动,认为塑造劳动英雄的初始目的是推动生产,但很多劳动英雄成为了乡村社会的实际组织者、领导者,从而改变了传统乡村社会治理模式 〔17 〕。

二是从历史学角度展开研究。王建华从乡村社会改造路径维度,分析了陕甘宁边区时期劳动英雄与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关联,认为在阶级动员的基础上,我们党创造了一种“身份”—“角色”的个体改造机制 〔18 〕。基于社会史的研究方法,王建华还分析了延安时期劳动英雄生成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认为中国共产党利用劳动英雄动员群众生产,通过政治仪式的编排和操演,呈现了英雄的群体形象和共产主义革命的理想人格。但对劳动英雄的政治训练和调适显示了塑造英雄的难度 〔19 〕。

三是从文艺学角度展开研究。王彩霞研究了延安时期戏剧中劳动英雄形象的角色变迁,认为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文艺工作者塑造了大量表现工农大众新生活的劳动英雄,其角色从传统“精英式”英雄转变成为“草根”英雄 〔20 〕。隋立新认为陕甘宁边区时期,文艺界宣传劳模的文艺形式包括木刻画、秧歌剧、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摄影等多种类型,因此产生了多重效应,使人们对“劳动”“劳动者”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激发了边区军民生产的积极性,并提升了他们对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21 〕。

四是特定时期劳模表彰实际功效研究。孙云以延安时期吴满有形象建构及其影响为例,分析了延安时期劳模表彰运动的实际作用。他认为,这种以点带面的激励措施和奖励制度,起到了巨大的社会动员和激励作用 〔22 〕。

(二)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定时期劳模问题研究

一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表彰的研究。姚力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表彰的特殊社会环境及其效應,他认为该时期劳模辈出离不开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即国内外紧迫形势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早日实现工业化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社会结构重整唤醒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劳模表彰作为社会动员、政治动员的有效手段,客观上强化了人民群众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党的热爱 〔23 〕。

二是对大跃进时期女劳模的研究。徐大慰研究了大跃进时期上海女劳模问题,他通过对反映该时期上海女劳模电影的研究,认为女劳模形象与革命意识形态呈现为相互建构的过程,国家按照意识形态需要塑造女劳模形象、创作女劳模电影,并利用女劳模形象对普通群众进行革命意识形态教育 〔24 〕。

三是对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劳动模范表彰的研究。姚力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之初连续五次高规格、高密度地表彰劳模,源于拨乱反正、开创新征程的需要,起到了重整风气、激励民心、开创新局面的作用 〔25 〕。

四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的研究。彭维锋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和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认为这些论述系统阐发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石、历史逻辑、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  〔26 〕。

(三)关于特定时期劳模文化变迁的纵向研究

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定地区劳模形象建构和流变的个案研究。刘亚娟以黄宝妹为个案,分析了1949年至1963年上海劳模形象的建构和流变,认为黄宝妹的阶级出身、政治身份、女性特质是其“摩登劳模”形象形成的关键因素 〔27 〕。

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初劳模形象变迁的研究。张明师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劳模形象特征的变迁,认为劳模从“开国功臣”“建国功臣”到“先进生产者”“政治性的红色劳模”“实干家劳模”等不同形象的变迁,反映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变迁,其经验在于劳模精神建构既要反映国家意识形态,也必须参考民众的意识需求 〔28 〕。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劳模文化变迁的研究。韩承敏从改革开放萌芽时期、发展时期、深入时期、新时代时期四个维度全面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劳模文化变迁的历史逻辑,认为劳动内涵和劳模评选标准在变化,但劳模文化的核心即劳模精神没有变化 〔29 〕。

四、关于弘扬劳模精神的思考

关于弘扬劳模精神的研究,学者们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特定群体劳模精神教育问题;二是劳模文化史料的保存、开发和利用问题;三是宏观阐释弘扬劳模精神的逻辑、意义、路径等问题。

(一)关于特定群体劳模精神教育研究

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学生群体被寄予了厚望。学界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劳模精神教育,并探讨了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而其他群体的劳模精神教育却鲜有学者关注。

一是大学生劳模精神教育的意义。丁建安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提出了劳模精神进校园,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热情,涵养奉献品格、提升集体意识、矫正就业观念 〔30 〕。李珂认为,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构建引导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有利于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31 〕。李丹、郑世良从职业道德教育维度,认为将劳模文化融入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可以发挥政治导向、文化传承、道德实践等功能 〔32 〕。王海亮从弘扬劳模精神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关系的角度,认为劳模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33 〕。

二是大学生劳模精神教育的路径。李珂从高校弘扬劳模精神的引领机制维度入手,认为用劳模精神激励大学生的奋斗精神,要从强化思想引领、注重日常交流、讲好劳模故事、创新实践育人、营造浓厚育人氛围等五个方面着手 〔34 〕。杨志强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度入手,认为通过劳模精神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引导大学生端正劳动观念、涵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他们提升集体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四个方面进行 〔35 〕。

(二)关于劳模文化史料研究

有些学者对特定地区劳模文化史料的保存、开发和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的现状分析。如段炼、王迪从文献史料和非文献史料两个维度分析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概况;刘晓东从史料研究角度,阐释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情况;金钟哲、陈雷雷、刘鑫棣从文件史料、书报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等维度阐述了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史料研究概况;樊丽明、李彦儒、高沐阳从文件类、专著类、报纸期刊类、影视类、实物类史料等方面分析了吉林劳模文化史料的概况 〔36 〕。

(三)关于弘扬劳模精神的逻辑、意义、路径的宏观研究

一是弘扬劳模精神的逻辑。卢霄、赵书靓认为,劳模精神驱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逻辑体现在,劳模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各个历史阶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动力;实践逻辑体现在,劳模精神可以消解市场经济负面价值、抵抗道德滑坡、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37 〕。

二是弘扬劳模精神的意义、路径。吕守军、代政、徐海霞认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仅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的需要。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健全对劳模的表彰和激励制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制度设计 〔38 〕。曾峻认为,弘扬劳模精神要增强人的“软实力”,培养这种“软实力”则需要回归教育本质,即“使人成人”,并要更加关注德育方面,改进劳模宣传的内容和方式,对劳模宣传要兼顾具体业绩、工作方法、精神品质,以使劳模更加可亲可爱可信可行 〔39 〕。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学界对弘扬劳模精神方面的论题有所关注,但是相关成果还不多,如对劳模文化史料的重要性虽然有所认识,但是如何保存、整理、开发劳模史料的研究相对不足。另外,学界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劳模相关史料缺乏系統收集整理,对劳模史料的学理层面研究较为缺乏,对弘扬劳模精神的意义和途径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五、对当前关于劳模问题研究的若干思考

现有研究表明,学界关于劳模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对劳模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论域比较宽广。这些既有成果为劳模研究推向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需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

(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当前,虽然已有少量研究成果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劳模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数量还不足,多为借鉴某一学科理论,未能充分体现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劳模相关问题,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视野,只有对其进行多学科、综合性探究,取长补短,才能够使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二)增强理论研究深度

当前学界对劳模相关的一些问题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研究。一是对基础理论研究不足。近20年来,学界开始从理论层面审视劳模问题,但相关成果仍然以劳模人物纪实类文献为主。学界虽然试图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建构劳模研究的基础理论体系,但一方面研究成果数量不足,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当前研究关涉的论题较为分散。目前大多数成果都是将理论聚焦于实践中面临的某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就事论事的较多,具体到对每一个论题的研究,仍然存在着深度不够等问题。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不同学者之间亦缺少理论争锋,如何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全面地、深入地构建研究的理论体系,则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注重多种研究方法融合运用

学界关于劳模问题的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为主,缺少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的运用。一方面,研究劳模相关问题,既需要理论建构、文本解读等理论分析法,也需要结合劳模生活与工作实际、劳模传播和影响的现状,注重社会调查、定量分析等实证方法,从而使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建立在第一手可靠资料的基础之上,而且使其更有科学性和信服力。另一方面,党和国家表彰了大量的英雄模范人物,如“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改革先锋、中国好人等,这些榜样人物与劳模有何异同?需要学界进一步进行比较研究。

〔参 考 文 獻〕

〔1〕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

〔2〕韩承敏.劳模的力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97-248.

〔3〕王海亮.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4〕田鹏颖,姜耀东.劳模文化哲学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

〔5〕田鹏颖,王圆圆.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阈中的劳模精神——兼论劳模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195-199.

〔6〕张 婧.劳动模范:在道德与权力之间——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一种道德教育制度〔J〕.开放时代,2007(02):107-123.

〔7〕行 龙.在村庄与国家之间——劳动模范李顺达的个人生活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143-153.

〔8〕胡全柱,陆小聪.集体主义工作伦理的社会建构——一位女劳模的口述史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98-102.

〔9〕潘 军,赵国洪.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新时期劳动模范的价值和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07(03):11-13.

〔10〕孙 力.劳模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审视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17(08):10-14.

〔11〕林超超.中国劳模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陆阿狗和他的模范小组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88-102.

〔12〕田鹏颖,王圆圆.论劳模精神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520-526.

〔13〕汤素娥,柳礼泉.劳模精神:一流教师培育的价值引领〔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04):95-101.

〔14〕王明生,董颖鑫.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政治分析〔J〕.学海,2010(05):48-53.

〔15〕吴 静.身份、角色与图像——1940年代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形象的塑造逻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03):146-157.

〔16〕储成君,陈继红.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英雄观的继承与超越〔J〕.学海,2020(03):155-159.

〔17〕韩晓莉.抗战时期山西根据地劳动英雄运动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12(03):5-16.

〔18〕王建华.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研究——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J〕.江苏社会科学,2008(04):165-172.

〔19〕王建华.革命的理想人格:延安时期劳动英雄的生产逻辑〔J〕.南京大学学报,2016(05):124-136.

〔20〕王彩霞.延安时期“英雄”角色的置换——陕甘宁边区的文艺与劳模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02):121-125.

〔21〕隋立新.陕甘宁边区时期文艺界对劳模的宣传〔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07):66-79.

〔22〕孙 云.延安时期劳模表彰运动的实际功效——以吴满有形象的建构及影响为例〔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02):11-22.

〔23〕姚 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模表彰及其社会效应〔J〕.党的文献,2013(04):84-88.

〔24〕徐大慰.影像、性别与革命意识形态——大跃进时期上海女劳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5〕姚 力.1977-1979年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05):39-47.

〔26〕彭维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9(04):154-163.

〔27〕刘亚娟.国家与都市之间:上海劳模形象建构与流变的个案研究(1949-1963)〔J〕.中共党史研究,2016(05):68-78.

〔28〕张明师.胶合与同构:劳模形象变迁与国家意识形态〔J〕.学术论坛,2012(02):36-40.

〔29〕韩承敏.改革开放40年劳模文化变迁的历史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2):15-17.

〔30〕丁建安.简论劳模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01):105-108.

〔31〕李 珂.劳模精神在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及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8):80-83.

〔32〕李 丹,郑世良.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中融入劳模文化的创新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4):40-45.

〔33〕王海亮.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与劳模精神契合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4):144-147.

〔34〕李 珂.用劳模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J〕.中国高等教育,2018(11):51-53.

〔35〕杨志强.弘扬劳模精神,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02):110-113.

〔36〕田鹏颖.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71-128.

〔37〕卢 霄,赵书靓.劳模精神驱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历史与实践逻辑〔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527-531.

〔38〕吕守军,代 政,徐海霞.论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J〕.中州学刊,2018(05):104-107.

〔39〕曾 峻.劳模精神与人的“软实力”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7(08):15-18.

责任编辑 芳 晔

猜你喜欢

述评劳模
劳模没来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
为劳模“SPA”
为劳模“SPA”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排排坐,数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