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情景教学研究
2016-11-09周静
周静
美术欣赏课的情景教学是教师以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点以及美术欣赏课的审美要求等为依据,为学生创建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一、情景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1.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融入并注入充足的情感,如果缺乏了情感交流那么课堂将失去原本的活力,尤其对于美术欣赏课这样一门充满人文和艺术气息的课程来说,如果教师无法为学生创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是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那么学生就无法更投入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发现美术作品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欣赏课堂中要提前根据学生的现实基础及教学内容设计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在欣赏完美术作品之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真实想法以及为自己的创作带来了怎样的灵感,用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另外,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留出自由交流的时间,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的方式畅谈感想、抒发情感。
2.在课堂之中增加艺术美的原则。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增加美的内容,在为学生讲解教学内容时要尽量使用美的语言,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主要依靠外在感受,包括听觉和视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将艺术作品融入到相应的音乐或者动画之中,让学生在立体空间中体验到美的意蕴。教师也可以使用美的语言增加学生美的感受,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与作品氛围相照应的经典诗词或者为学生讲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创建互动性课堂。
二、初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创设的策略
1.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兴趣所在,以便为学生创建有充足吸引力的欣赏课堂。首先,教师所创建的情景要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将美术欣赏课的主要内容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点有深入的了解,教学内容有充足的吸引力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不再感到枯燥,而享受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另外,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有助于学生放松心情,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感受审美意境,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情境教学不但要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感知方式丰富情感体验,从多角度实现对艺术作品的整体性感知和理解。因此,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去感知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以达到激发学生通感的目的。在设计情景教学方案时,教师自身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仔细观察课堂环境,巧妙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渲染气氛,通过实际的道具或举办品鉴活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包含两个方向,其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品鉴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感知美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其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美术欣赏课不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输知识,而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运用发散式思维思考问题。提升学生人文主义素养的方法,教师可以以家乡文化的传承作为导入点,面对自己所熟知的文化,学生会有更多的感知方式和亲身体验,有利于学生在走进生活的同时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特有魅力。例如,在讲解《走进陶瓷世界》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瓷器艺术品,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瓷器的起源、发展、兴盛的历史进程,融入关于景德镇浓郁的人文知识,使学生透过瓷器艺术品的表象感受到其沉淀的深厚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素养。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瓷器艺术品创作过程的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到瓷器形成的真实过程,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创作之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解与自身感知的方式丰富了情感体验,思想境界得到质的飞跃。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产生情感变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重教师的单向传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生处于想象力最为丰富的年龄段,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中发挥想象,提升审美品位。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展览会、画展的方式激发学生情感,提升学生对欣赏艺术作品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