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班级工作的三个要件

2016-11-09严爱民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班委会班规班集体

严爱民

班主任官不大,责任却重大。大在几十位同学的品行指引,大在几十个家庭的热切期盼,大在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大在泱泱中华的梦圆实现。如何把几十位同学的思想引领于团结合作、关爱集体、热心公益、良性竞争的高度轨道上来,让每位学生在班主任这个领导、组织和实施下,不断吸收知识的营养,滋润纯洁的心灵,双眼充满智慧之光。这要求班主任对待工作充满爱、注入情之外,还需要讲究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实施细则。

一、建造一个温馨的港湾,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

步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往往带着一丝畏惧和一种好奇。畏惧在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见到的大多是陌生的面孔,大部分学生渴望交往,结识新的好友,但是有些同学碍于面子,或怕说错话,得罪于新同学,所以难于主动启齿。好奇在对教师的性格和学识的种种猜测,并希望熟知每一位教师,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哪怕是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为此,班主任就要创造一个平台,让同学们充分接触、交流和了解。如,利用第一天晚自习时间,每人轮流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成员、个人兴趣爱好、本学期学习、生活的计划等。这样,让其他同学对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当全部同学介绍完后,要求每两个小组间成员两两握手,相互向对方说“认识你很高兴,相信我们能够成为好朋友”,营造一种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每位同学寻找到了一个温馨的港湾。

二、建立一套民主的制度,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班风正,学风盛”。要使班级工作深入、持久地保持班级旺盛的活力,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民主管理班级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1.民主制定班规。班规是班级工作的“宪法”,是管理班级最有权威的制度。班规的制定一定要走规范化、程序化。具体操作是:第一步,全体班级及成员每个人分纪律、学习、生活、劳动、行善等方面撰写个人的意见或建议二十条。第二步,小组长将本分小组意见或建议进行筛选,把大多数小组成员认为具有可行性且有效的意见或建议整理出二十条。第三步,本大组类似整理出二十条。第四步,班上类似整理出全班二十条,作为终极班规。班规出来了,在实施时,一视同仁。做得好的实施奖励,违反了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值日生把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桌子摆的整整齐齐、课桌抹的一尘不染和黑板擦得乌黑发亮者,就给予通报表扬,并作为评选优秀小组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没有尽到值日职责者,进行通报批评,重新值日。这样,“班规面前人人平等”,为以后管理班级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民主选举班干。班干部组成的班委会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全班的核心组织,强有力的班委会能将全班同学形成一股凝聚力,是开创班级工作新局面活力源泉。根据民主集中制中“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让全体班级成员充分享有“政治权利”,实行一人一票,选举产生班委会。教师在根据班委会成员的个人特点安排职位。这样的班委会工作起来,服“民心”,合“民意”。在遇到一些在班规中难以寻找到处理依据时,班委会可以根据相关版规条款进行裁决。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最终通过全体班级成员举手或票决,充分展现“我是班级的主人”理念。当然,在具体实施版规时,还要注重多奖励、少惩治的机制,保留学生自尊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为班集体争光的积极性。

三、建设一个自信的群体,是做好班级工作的目标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在爱的港湾里成长,在民主氛围中学习,在一个充满自信快乐的班集体里生活,班风是充满蓬勃朝气的,同学之间是团结友爱的,班级精神是奋发向上,其成员关系是温馨可人的。这样的群体,能够让班级成员心情舒畅,不断进取,最大限度发挥潜能,为班集体增添光彩,培养自信。

培养自信的方法:

1.自我暗示法。在日常生活中,完美总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与现实总有一定的距离。要时常告知同学们遇到困难时要在心里反复默念:“我虽有困难,但能够战胜。”在学习成绩上退步时,在心里反复默念:“我这次落后,下次赢回来。”总之,“我能行!”三个字的自我暗示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

2.耐心宽容法。“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自信心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在发现学生自信心遭遇困境时,需要教师反复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帮助其分析原因。要认识到个人的局限,明白没有人无所不能的道理,懂得凡事儿都要提前做足功课的真谛,同时,尽力而为,终生无悔,纳悦自己,淡定从容,成功源于积累,自信才有底气。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有的放矢,就能有声有色。

猜你喜欢

班委会班规班集体
My New Year Wishes
神奇的班规
电子版委会表
班规“七问”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职院校班级团支部和 班委会一体化问题及策略研究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温暖的班集体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