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6-11-09刘波
刘波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广州市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刘波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目的:研究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广州市暨南大学的597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用IAS表来测量,用EpiDate 3.1录入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该校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2.50±7.18。社交焦虑在学科类别(t=2.78,P=0.006)、学生来源(t=-2.1,P=0.035)、知己个数(F=3.478,P=0.016)、样貌满意程度(F=7.029,P=0.001)上有差别。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建议高校多开展关于这方面的心理课程。
广州市大学生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指一个人在和其他人交往或者在其他人面前时所体验到的消极情绪。由于自己在社会角色与社会行为上无法满足预定的期待目标时所产生的焦虑对个体的社会交往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和情绪困扰是大学期间学生最常见的情绪问题之一[1-3]。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业成绩、成就感或心理健康等具有显著影响。Clark这样阐释社交焦虑发生的机制:当个体意识到某种社交情景有威胁时,就会激活某些有关自我的消极想法。这些消极想法会使个体将注意力转向自身,更加关注社交焦虑的症状,导致个体体验到社交无能感,继而进一步强化了原本以为外部情景具有威胁性的认知。外部世界具有威胁性认知与负知自我概念之间相互作用,恶性循环,被认为是社交焦虑发生的重要机制[4,5]。本研究就对暨南大学597名在校学生进行了社交焦虑的调查,为降低在校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提供证据和有效的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广州暨南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致情况如下:一共发出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00份,回收率92.3%;有效问卷597份,有效应答率为99.5%。其中,男生335人,女生262人,平均年龄为21.53±2.04。
1.2测量工具
交往焦虑量表(IAS)[2]由Leary于1983年编制。该表由15个条目组成,按照5级分制予以回答,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的体验。量表总分最低为15分,最高为75分。分数越高,社交焦虑程度越高。
1.3统计分析方法
所有的数据用EpiDate3.1录入并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情况
从表1可见,该校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得分为42.50±7.18。男生的社交焦虑得分为42.20± 6.90,女生42.88±7.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252>0.05)。
2.2不学生科类别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情况
从表2可见,本科生的社交焦虑得分为42.79±7.05,研究生以上的社交焦虑得分为40.18±7.88。两者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 2.78,P=0.006<0.05)。本科生的社交焦虑得分要高于研究生。
表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比较
表2 不学生科类别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比较
2.3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的情况
从表3可见,内地生源的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3.06±6.22,来自港澳台及境外学生生的社交焦虑得分为41.82±8.14。两者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35<0.05)。内地生源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要高于境外生源的学生。
表3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比较
2.4是否独生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
从表4可见,独生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2.14±7.75,非独生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2.63±6.96。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4,P=0.45>0.05)。
表4 独生与非独生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比较
2.5不同知己数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
从表5可见,知己数为0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2.48±7.11,知己数为1~2个的大学生焦虑得分为43.54±7.49,知己数为3~5个的大学生焦虑得分为41.89±6.55,知己数为5个以上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1.06±7.60。四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478,P=0.016<0.05)。知己数越多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越低。
表5 拥有不同知己数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的比较
2.6样貌满意度不同的大学生焦虑情况
从表6可见,满意自己样貌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1.52±7.13,觉得自己样貌一般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2.49±6.86,不满意自己样貌的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5.82±8.74。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029,P=0.001<0.05)。对样貌满意度越高,社交焦虑得分就越低。
表6 不同样貌满意度的大学生焦虑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为(42.50±7.18)分,高于彭纯子等在2004年对交往焦虑量表(IAS)中国化的研究中所获得的大学生常模(38.78±8.59)[6]。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开放以及高校的扩招,现在的大学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更容易引起社交焦虑。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不存在性别和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特异性。出现性别差异不显著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性别平等观念已经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社会对男女的要求正走向平等。特别是在大学校园内,男女学生拥有同样多的社交机会,女大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逐渐变得自信自强,在人际关系方面不比男生逊色,社会焦虑水平也基本相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社交面越来越广。他们不只限于家庭成员内部的交往。
在学历方面,本科生与研究生以上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本科生的社交焦虑得分均高于研究生或以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在现今的社会中,学历越高社会认可度越高,就业的机会就相对越多,工作待遇就越好。因此本科生在这方面处于不利位置,进而增加焦虑感[7]。此外,研究生经历本科阶段的培养和锻炼,各方面相对本科生而言,基本成熟,心理素质比较过硬,能够较好地处理交往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其社交焦虑水平也相应降低。
研究结果还发现[8],社交焦虑在学生来源方面有差异:港澳台及海外的大学生社交焦虑高于国内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的大学生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与大陆学生明显不同,因此在社会交往方面引起相应的焦虑。此外,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的大学生在国内求学,将来毕业后回到居住地找工作,当地不承认其大学学历或遭到他人歧视,严重影响其就业的机会。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知己个数有关。我们发现有5个知己以上的大学生社交程度最低。这可能是因为有5个知己以上的大学生更善于与别人沟通,更懂得沟通与社交技巧,因此社交焦虑水平较低[9]。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满意自己样貌的大学生与满意自己样貌、一般满意自己样貌的大学生间存在差异,而满意自己样貌与一般满意自己样貌的大学生间不存在差异,不满意自己样貌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得分均高于后者,由于对自己样貌的不满意,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心理紧张,进而导致在社交的过程中产生消极作用,影响其社交行为[10]。
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不存在男女之间的差异,也不存在独生与非独生的差异;本科生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研究生,香港澳门台湾及境外生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内地生,知己少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知几多的大学生,不满意自己样貌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满意自己样貌、一般满意自己样貌的大学生。处于社会化过渡阶段的大学生不得不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参与各种各样激烈的竞争。社交焦虑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容易使人产生退避、消沉、冷漠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人格的发展。所以应该让大学生们正确认识到社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拥有良好的社交技巧和心态,对其学业事业的发展将会事半功倍。
[1]蔡振翔.1987-2000中国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状况分析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2,3(2):42-46.
[2]吴枫,刘盈,杨丽,等.不同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4):366-367.
[3]高新义,西英俊,杨凤池.北京某医科大学台湾籍学生孤独、交往焦虑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5):552-554.
[4]周涛.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3):85-87.
[5]付梅,葛明贵,桑青松.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77-478.
[6]阳德华.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2-355.
[7]秦汇丰,卢莉.高师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13-14.
[8]刘芳.大学生社交焦虑特征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74-476.
[9]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10]王天生,唐娣芬,闫纯苏,等.团体体育游戏综合疗法矫治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2):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