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kV变电站扩建主变工程中的相关技术分析
2016-11-09杨力
杨力
摘 要:在500 kV变电站扩建主变的过程中,会涉及站内许多重要的二次回路。主要分析了变压器励磁涌流、500 kV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3/2接线方式下开关重合闸问题,研究了断路器失灵保护与其他保护的配合,这对完全完成扩建工程及之后的设备维护工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励磁涌流;中性点接地;重合闸;失灵保护
中图分类号:TM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9.160
500 kV变电站扩建主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涉及到500 kV主变保护、220 kV母差保护、主变各侧失灵回路等。本文分析了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原因及防止保护误动的措施,研究了3/2接线方式下开关重合闸问题以及500 kV主变各侧开关失灵保护的相关问题。
1 变压器励磁涌流问题
1.1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特征及危害
主变保护的差动保护能对主变区外故障及区内故障进行区分,但在主变投运时,可能出现超过区内故障电流大小的励磁涌流,导致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变压器励磁涌流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电流波形偏时间轴并间断,涌流越大,间断角越小;②电流中含有大量告辞谐波,间断角越小,二次谐波越小;③励磁涌流含有大量非周期分量;④励磁涌流的大小与合闸角相关。
励磁涌流最大的危害是可能导致主变差动保护误动,造成变压器投运失败。当励磁涌流过大时,可能会因电动力过大而导致变压器和断路器受损,产生的过电压也会对电力设备造成破坏。此外,励磁涌流中的谐波会对主网电能造成影响。
1.2 降低励磁涌流的措施
差动保护采取二次谐波制动。励磁电流具有较大的间断角,短路电流波形是连续的,可采取间断角闭锁保护。采用波形对称原理,将差流导数的前半波与后半波进行对称比较。当变压器空载合闸时,退出变电站内的所有电容器,在负荷高峰期对变压器空载合闸充电。将待空载充电的变压器与运行变压器分列,降低变压器之间通过母线电压耦合产生的涌流。在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应设置较大的运行变压器差动保护门槛值。上述措施都可对励磁涌流起到防范作用。
2 3/2接线方式下的开关重合闸问题
采用3/2接线方式时,对任何开关进行检修都不会使线路停电。此外,在母线发生故障时,该母线上所连接的断路器都会断开,不会造成任何线路停电,这是这种接线方式的主要优点。但采用这种接线方式会对继电保护装置动作造成影响,这是因为线路发生故障时,该线路相连的两组断路器都会断开,但在合闸时只能先重合一台断路器,另一台断路器只有判定先重合的断路器重合成功后才能合闸。如果先重合的断路器重合失败,则应禁止另一台断路器重合。为了简化二次回路,使连接关系清晰,一般采用独立的断路器重合闸装置。
3 500 kV主变各侧开关失灵保护
3.1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原理
断路器失灵保护是指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动作、断路器拒动,或故障发生在保护死区时,断路器动作后故障未切除。此时,将跳开相邻断路器将故障切除。
3.2 断路器失灵保护与其他保护的配合
3.2.1 与主变保护配合
3/2接线方式的接线图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当主变差动保护动作,需要跳开高压侧5012、5013断路器时,如果5012断路器拒动、5012开关保护动作,则会跳开5011断路器和L3对侧开关,从而切除故障;如果5013断路器拒动,则II母母差动作,跳开5023断路器及其他断路器,从而隔离故障。
3.2.2 与母线保护的配合
如果I母母线上发生故障,I母母线差动保护动作,则需要跳开5011、5021断路器。如果5011断路器拒动,则5011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则跳开5012断路器和L3对侧开关,从而切除故障。
3.2.3 与线路保护的配合
如果L3线路发生故障,则线路保护动作,应跳开5011、5012断路器。如果5011断路器拒动,5011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则I母母差动作,跳开5021断路器及其他断路器,从而隔离故障;如果5012断路器拒动,5012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跳开5011断路器,并通过主变保护出口跳开主变三侧开关,从而隔离故障。
3.2.4 与死区保护配合
如果在5011与5012之间的死区发生故障,则首先I母母差动作,跳开5011、5021断路器。此时,故障仍存在,5011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跳开5012断路器和L3对侧开关,从而切除故障。
4 结束语
500 kV变压器及其继电保护是变电站内最复杂的部分。影响主变稳定运行的因素很多,较多技术性分析都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从现场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变压器非正常跳闸事故并非设备本身的问题,而是因管理不善或误操作而造成的,因此,需要有效分析变压器扩建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季芳.浅论变电站改扩建及停电过渡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12).
[2]史德清.变电站二次设备安全措施“三道防线”设置法[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03).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