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难点
2016-11-08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
天津财经大学校长 李维安
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难点
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
天津财经大学校长、著名公司治理研究专家李维安在2016国企管理年会上做主题报告。
他说,国企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央企当中如何突出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在嵌入法人治理结构时如何体现政治要求,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政府治理、公司治理、社会治理这三类治理需协同推进。
国企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时刻,目前大部分公司都在“修改章程”,从这就可以看出企业有许多方面需要改革和完善。
正确理解国企改革问题
万科和宝能之争,让许多企业开始重视并修改企业章程,包括国企、上市公司及新兴的、网络型的、创业型的、高科技的公司。对国企来说,章程是根本性的,可是到现在为止,法人定位还没有完全解决。
10月10日至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这也会引发修改企业章程的可能性,因为此次会议的精神就是两个“一以贯之”:一个是党对国企的领导一以贯之,一个是现代法人制度要一以贯之。
两个一以贯之好解决,但是国企定位还需要继续明确,因为这是方向性问题,关系到我们接下来怎么做。举个例子,当年我做过一个课题,是央企董事会改革试点方案。一个公司的董事会代表着每一个股东的权益,而央企是百分之百国有控股,但它们的股东是不是多元化,那不是国资委说了算,所以才设董事会。同样,央企推行两个一以贯之,从治理上要讲政治。然而企业组织的治理属于经济治理,特别是企业属于盈利型组织。因此,央企不能简单地当做意识形态组织。
在央企当中如何突出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在嵌入法人治理结构时如何体现政治要求,非常重要。所以,当时央企的董事会做改革试点,有的董事长就淡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有的不当党委书记,当副书记;有的董事长让退休的干部来当。希望发挥法人治理结构作用。
但是这一次改革又提了两个核心,第一个是党组织的领导核心,然后是政治核心,即党组织的作用和法人治理的结合。这样一来,变化就大了,因为我们原来叫政治核心方向把关,那么现在就是领导核心。
公司章程的反复修改、变化,是国企怎么定位很大的变数。比如说我们多年来在海外,总是淡化国企、央企的概念,不然的话我们就走不出去,“买什么都贵”。所以我们就淡化概念,只强调国企是一个上市公司。那么现在,国企的特色就是党的领导,党组织要进入法人治理结构。
当国企进行海外并购后,海外资产就成为国企的另一部分。所以这个章程的修改,包括它的落实,和国际化的衔接怎么做,出现了很多新的课题,包括国企的定义,我们都要有所考虑。国企往哪儿走,是偏重于经济,还是偏重于治理。作为企业管理者,都要学习领会,然后再做设计。
在这个背景下,国企改革应该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从狭义的国家治理体系上看,它属于上层建筑。比如,这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治理体系就是公司制。当前,国企改革到了关键时期,所有问题都涉及到政府治理和其他治理改革的问题。政府治理有政府的逻辑,公司治理有公司治理的逻辑,社会治理有社会的逻辑。但现在把现代公司制度纳入国企,这是很大的课题。
供给侧改革与国企改革
越是难点就越是关键点。国企治理改革实际上取决于配套改革,比如说,现在允许高管持股,而将来再退股了怎么办?该如何考核党员干部呢?如果按企业管理来考核干部,就会带来一些新问题。政府治理、公司治理、社会治理这三类治理协同推进才行。
“三去一降一补”,包括去产能、调结构,属于政府治理。在这个问题上,国企首当其冲。因为国企当中,过剩的产业多,再从利润上、效益上看,国有控股企业降得最大。但是我们现在又提出做强做大国企,一方面是去产能做减法,一方面又要做强做大,很难看懂。
做强做大国企,首先是战略要求,因为它属于全民所有制,我们就有义务把它做好。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百分之百属于供给侧,国企占据大多数,而到了前年,国企在工业企业中占的比重只有百分之二十几了。但是,不能说国企做小了。国民经济多元所有制的发展,使得国企的比重逐渐进入新的领域,这也是势在必然。
但是,在既要做大做强国企,又要去产能的情况下,怎么办?必须尊重国企,使其代表的国民经济要有控制力、影响力,只有保持国企的领先优势,才可以去产能。现在很多地方,特别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为了做大而混改。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一轮重组,又会成为过剩补贴的代名词。事实上,这个风险是很大的。
在这方面,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配套,确实有所发展。举个例子,按照政府角色,现在负面清单给企业就很宽松了,但是为什么还不敢做?就是我们很大程度上,在负面清单管理上,只学了一半,另一半没有弄懂,很多就半途而废了。此次,国务院颁发新规定,到2017年全部市场准入的领域,全部到负面清单里来,但是加了一条,即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领域,要给予充足的制度供给,不要轻易列入负面清单。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应该导入负面清单,那些不能搞混合所有制的,现在却反而是先搞试点。
从万科事件看国企改革
做公司治理,为什么要做企业章程,它看似是一张纸而已。举例说明,最近有个央企并购了另一家央企,他们要求重新做章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万科事件的影响。显然,中国的治理不是靠文件推动,而是靠事件改动。这个事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第一,万科事件是一个真正的市场化并购。它使国企的并购,从演习过渡到实战。国企包括央企,很多重组并购,就是“文件直播”的过程,安排得天衣无缝,谁也不能有反对意见,这样怎么能看出敌我攻防?这次万科事件,就是“野蛮人进入”,让王石难以招架。这样一比较,如果外资进入,国企的漏洞会暴露更多。
第二,万科在管理与治理的关系上出现了问题。我们常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就是管理和治理都要抓。公司治理制度建设要有预见性,不能后来设置,当然过早的设置也不好;并购反映市场,在这两种关系中,如果没有治理机制也不行。就好比小偷可以随便上你家来,但你为了防贼装上防盗门,就会把门全锁死了,这样客人也进不来了,那就过度了。所以我们现在又要防止另一个倾向,就是对于收购,国企的措施不要弄得太过了,那样的话就没有收购了。没有并购,市场就没有竞争了。
第三,万科的治理流程出现问题。万科事件伊始,其最大股东华润也反目了。这就说明,万科不注意治理流程。彼时,万科和深圳地铁达成合作协议,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华润提出来开董事会商议,结果万科要求私下沟通,解释说按交易所的规定,可以不开董事会,但是万科又以董事会的名义发布信息,这样一弄就和大股东“闹掰了”。
再来说外部监管的挑战。众所周知,监管部门其实不会出手,很大的原因,它要放点儿融资,不光用于银行、保险、证券,所有的选择都时时会变动。银监会都是各自管一块,面对这种混合融资,还是显得很分散。当然,这样带来的变化,证监会、保监会,特别是保监会一看都懂了,所以保险公司选择收购有了新规定,比如不能和非保险公司一块弄。
另外,对于开放优先股、控制权的优先股也提出一个问题。像马云这种企业创始人,能不能开放,谁又有最终的控制权,这些问题都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公司治理,在本源上又有了认识。有的人提出来,资本决定一切,公司治理就是大股东说了算,把所有的内部董事免掉、把独立董事也免掉,这些都是过时的治理观念,因为大家知道,从市场竞争管理上说,以前那种“你死我活”早已变成和谐共赢的生态圈了。
这次的万科事件,对公司治理、对外资并购、对监管都提出了很好的启示和改进,国企不能停留在原先的老路上,要做到既有本源的定义,又要有现代公司所具有的国际化、网络化,总而言之,国企改革任重道远。
编辑/黄旭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