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农村初中进行历史教学

2016-11-08王新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培养兴趣诗词

王新

摘 要:农村学校许多孩子上了初中后连基本的文学常识都没有。很多语文老师都反映教学中最大的烦恼是文言文教学时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一脸茫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不在是一门单纯的考试科目,而是语文,政治的兄弟学科。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目的性,趣味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充满坎坷的人生道路时能以史为鉴,以史明智。

关键词:文史不分家;培养兴趣;导入语;多媒体;诗词;历史故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15-01

我所在的学校是典型的农村学校,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平时不注意对孩子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许多孩子上了初中后连基本的文学常识都没有。很多语文老师都反映教学中最大的烦恼是文言文教学时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一脸茫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在教学中有了如下的感悟。

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社会科学,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懂得,以史明智,以史为鉴的重要性。历史上真正的杰出的政治家无不懂得这一道理。如西汉初年,刘邦及其继任者正是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宽松好的政策,修养生息,才会出现“文景之治”,才会为之后的汉武帝的“大一统”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一个政治家要懂历史,一个普通人也一样离不开历史。学习历史能让人在面对现实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当今世界暗潮汹涌,中国怎么办,每个中国人怎么办?清末你的闭关锁国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告诉我们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抗美援朝让中国人在世界再次扬眉,也为中国争取了几十年的安定发展时间。历史课就要发挥它的社会性,体现它的时代性。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历史人物,吸引学生,通过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中国的明天是多么重要。

二、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

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坚持“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兼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促进。如文史不分家,没有历史知识就不能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更不能理解作者深刻的思想寄托。 2,学生在学习岳飞的《满江红》时如果不了解北宋的靖康耻,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就不能理解岳飞的直抵黄龙府的壮志,更不能理解岳飞壮志未酬的苦闷。再如,初中语文课《空城计》,学生若不了解对应时代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的政治刚才我们、军事、外交方面的复杂斗争,就不能很好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为何斗法。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能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提高个人素养同时也要面对中考这一任务,使历史教学的目的性与历史课堂相结合,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产生学好历史的动力。

三、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讲述的是已经过往,无法给学生精确验证的历史现象,它要求学生听课时注意力要集中,边听讲边展开丰富的现象和联想,那么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哪?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导入语的使用。导入语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平时注意广泛收集各种与历史课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注意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在结合学生的年龄、年几特点,学习基础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精心设计导语。

1、利用多媒体导入。

学生喜欢看电视,在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放映与本节课有关的视频,再现历史画面,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我在上课前,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甲午风云》,看完后,教室里异常安静,我开始导入:1,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电影名字是什么?学生回答《甲午风云》。2、它反映中国历史上哪次战争?学生回答:中日甲午战争3、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败了4、这场战争是怎么爆发的?我们为何失败?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很顺利的将学生引导入新课教学当中。

2、利用诗词导入

诗词语言精练 优美,许多诗词的作者本身 就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屈原、曹操、岳飞、王安石等,利用诗词作为导入语,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语文课对于诗词的理解,另一方面作为历史课的导入语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元朝时,我和学生一起朗诵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一定都知道秦皇汉武,他们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历史人物,那么成吉思汗是怎样一位帝王,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被词的意境所感染,听起课来聚精会神。讲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我先背诵了曹操的《观沧海》,引出曹操这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有人认为曹操是乱世奸雄,诸葛亮是蜀汉奇才,你是如何认为的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要借助历史故事拓展学生文学视野,进而体现历史课的重要性

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用那些生动形象的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有关内容与历史课紧密结合。如讲授《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涉及很多成语的出处。如“退避三舍”要让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也要像晋文公那样既兑现自己的诺言又要巧妙的躲避敌方的锋芒。“问鼎中原”展示一个人的雄心壮志。“卧薪尝胆”则告诉我们忍辱负重方可成就伟业。此外历史书上还有很多,破釜沉舟,四面楚歌,草木皆兵等等不仅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记忆,有能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五、要学会借助多种手段教学

“历史很枯燥”,“历史课教学是一潭死水”在农村 也已配备多媒体的今天完全能打破这种局面。在新颖多样并且有效的教学手段下,学生的大脑神经会异常兴奋,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充满活力。根据每节课的特点,我会采用多样有效的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如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新版三国演义里的相关剧集展演给学生,学生对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如何联手打败曹操,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都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远比教师单纯讲解要好的多,为本来难以讲解的课堂内容增添了新的活力。

总之,我努力使历史不在是一门单纯的考试科目,而是语文,政治的兄弟学科。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目的性,趣味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充满坎坷的人生道路时能以史为鉴,以史明智。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培养兴趣诗词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