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016-11-08刘亮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数学应用应用意识培养

刘亮

摘 要: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即如何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过当今绝大多数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薄弱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而且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无法满足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对人材的需要.所以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作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数学;数学应用;应用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01-01

数学应用意识是主体基于对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特点的认识,一旦遇到可以数学化的实际应用问题,就会迅速主动产生一种比较恰当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冲动;是主体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观察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转化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这种意识是所有高中生必须具备的,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课改早已适应了前进的脚步,提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这就给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要充分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真正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最后还要服务于生活的内涵.使我们所教的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不由自主的尝试着从数学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才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体现.

我认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渗透,通过对授课内容加以精心的“生活化”处理,使学生渐渐发现数学应用的不可替代性,进而转化成一种观念并逐步升华为意识,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切不可操之过急。那么应该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我觉得最好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增加数学知识的储备量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必须要以学生掌握非常丰富的数学知识作为前提,以灵活的数学方法和较高的数学能力作为基础,尤其是教师认为在实际应用时应用比较广泛的重要知识点,更要让学生融会贯通,例如等差等比数列,正余弦定理,导数等.所以说如果离开了数学知识的大量储备,数学能力的专项训练,数学应用意识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看来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量,依旧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不变的使命,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使学生对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自如,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巧用教材

高中的数学教材虽然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过重视知识,忽略应用,重视推理,忽略实践的现象屡见不鲜,据调查统计高中数学教材中应用题的比例明显偏低,况且多数的应用题背景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性,可想而知,在这种与社会实践重度脱节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如何得到提高?另外,在我国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最后只凭借几张高考考卷来决定学生将来的命运,高分无疑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很少有人谈论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只好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局面,而高考试卷中绝大多数都是单纯的考察几个知识点,对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寥寥无几,只有概率这样一个大题倾向于实际应用,因此,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很难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不过,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在备课上苦下工夫,搜集丰富的课外资料,尽量多多准备教材之外的与本节课相关的应用题,最好在备教材教法时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充分反映数学应用的魅力所在,也可以在知识教学中间穿插一些体现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以帮助学生体验高中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挖掘数学的趣昧性

目前高中的数学教学,大多数都是理论性极强的,强调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的纯数学,很少波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接触的社会问题又非常少,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甚至产生数学无用论的消极想法,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渐渐的也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多么悲哀又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啊!所以,教师要想法设法挖掘数学的趣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便会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去主动探索和学习数学,进而产生想要随时随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但是,挖掘趣味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有趣味有魅力的数学素材,并把它们巧妙的融入教学中。比如数学中典型的最优化问题,教师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搜寻有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来编写应用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在无形之中渗透了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博大精深和无与伦比的美丽!

四、营造应用氛围,创造应用空间

实际生活中不是缺少数学规律,主要是缺少发现他们的眼睛。这就要求学生独具慧眼,努力发现其中隐含的数学元素,尝试探索用数学的知识破疑解难。事实上数学信息无处不在,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便是天气预报,气象工作者要通过反复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而这是和概率与统计的数学知识密不可分的;再比如自然界中发生的许多现象也是均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说明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鼓励高中生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周边发生的数学现象,抓住机会为学生营造应用数学的空间,让学生们逐步养成善于用数学语言沟通交流的好习惯。其实,这个过程操作起来并不困难,和数学有关的实例数不胜数,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提出比较实际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数学问题,并让其他小组成员试着解决,教师适当点拨并及时给出鼓励评价,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动脑,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实现学以致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加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师生齐心,共同努力,笔者认为提高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源于实际并服务于实际,让学生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善于使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猜你喜欢

数学应用应用意识培养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用水粉画装饰幼儿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