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6-11-08曹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榜样行为习惯

曹芳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行为习惯是指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不需意志努力,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关键词:家庭教育;爱心;榜样;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84-01

一、“衣带渐宽终不悔”——充分发挥家庭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现在的青少年儿童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父母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家庭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的接触时间是最长的,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大部分小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学校要经常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QQ群或微信群,方便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家长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家长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等其他方面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矫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社交礼仪习惯、仪容仪表习惯。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家长主动约束不良的行为习惯,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学习父母优秀的品质,以父母为荣。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尊老爱幼,维护大家共同遵守的文明法则,帮助孩子明辨是非,知善恶,辨荣辱。

二、“润物细无声”——用爱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爱是最好的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是恐怖的教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尊重老师,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积极参与……每周的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班级荣誉感,让他们明白“做人第一、做学问次之”的道理。抓住大扫除这个良好的契机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培养他们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教师要以身作则,寓爱于教,对后进生多些宽容,少些歧视;对班上作业邋遢的学生多些鼓励,少些说教;对厌学的学生多些耐心,少些浮躁。那么,一个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班级就一定会形成,让学生在关爱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同时,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说:“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我们要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就要让学生爱上这门课、期待这门课。苏霍姆林斯基还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教师要经常在课后和学生一起相互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兴趣爱好,慢慢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教师的“蹲下来”,让学生喜欢自己,进而喜欢教师所授的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春风吹又生”——相信榜样的力量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交际习惯的最佳时机。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学生身边的同龄人,朝夕相处,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建立班级宣传栏,将优秀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以榜样的形式呈现,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在平时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模范作用。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家长、教师的监督下或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形成的。家长、教师通过树立榜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而且对于小学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多表扬一些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通过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仅使自己的习惯得到改善而且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小学低年级,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分享快乐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良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行为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名人伟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及课外书籍了解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找出差距,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系市级课题《武都城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N[2014]08

参考文献:

[1] 曾志梅.小学,请让孩子笑着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漓江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榜样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