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情,活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6-11-08王汉能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30期
关键词:学情语文课堂教学

王汉能

摘 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情。本文结合日常真实的教学案例,从“顺应学情,调整教学内容”,“细察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和“激活学情,助推学习动力”三个角度来阐明如何具体操作。

关键词:语文;学情;课堂教学

相信许多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都有这种类似的经历与同感:上一堂新课,尤其是一堂公开课,老师往往是试课再三,惶恐不安;而平时上一堂复习课,尤其是作业讲评课,老师往往是有的放矢,妙趣横生。试问两者为何大相径庭?

我在上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敬畏自然》时,学生对作者的观点——“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不仅没有接受,反倒产生一系列的困惑:餐桌上的鸡鸭“兄弟”能再吃吗?敬畏自然为什么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无论我现场百般解释,但学生还是难以心悦诚服。我想这是因为学生的视野和生活经历毕竟有限,难以看到和感受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大自然破坏后人类所遭受到的报复,学生在这方面需要一定的知识、经历和情感的铺垫。于是我在组织另外一个班级的教学时,我先上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和第15课的《喂——出来》。当再回头来组织第11课教学时,这个班级的学生很自然地理解和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这就提醒我们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不能漠视学生的情况,而是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即所谓的学情。学情,它就是学生的现实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还有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

语文课堂教学就要立足学情,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

为什么要立足学情而活化课堂呢?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教学就是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那怎样做到立足学情而活化课堂呢?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教师根据学情来调整课堂教学,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渲染情感,提升体验;同时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或顺畅自然,或曲折有致,或高潮起伏。

一、顺应学情,调整教学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地变动。”这告诉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原先确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现学情相脱节时,教师必须要作相应调整。

在组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课时课文的第二部分教学时,原来我是把握这部分的内容作为重点,把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作为难点,我的预想是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感到枯燥乏味的。但把重点内容把握之后,大部分同学固执地认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同样感到欢乐有趣的。很快课堂上同学们形成了态度决然相反的两大阵营,这完全打乱了我原先的教学计划。于是我当场把原来的教学设计彻底放弃,另起炉灶:让学生体验三味书屋生活的快乐趣味。课上,同学们体验到了学习内容的进步之乐、后园偷玩之乐、大声读书的场景之乐、先生读书样子之乐、课上游戏画画之乐。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发言相当积极,并且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其中的快乐,这让我感到教学的快乐。

教学内容的调整,或涉及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或改变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或变换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甚至要全盘否定,另起炉灶。只有充分把握课堂内外的学情变化,我们课堂的教学内容才具有活力和趣味感。

二、细察学情,改进教学方法

如果没有精妙的生成,就无法成就精彩的课堂;而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抓住学情细节,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则往往是精彩生成的起点。

在教授《端午的鸭蛋》时,我准备了一份饶有趣味的朗读音频,想让学生在课上听读的同时把握阅读的语气和语速。但当我准备播放的时候,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我突然听到有人在下窃笑,回头一看是一位女生,她满脸通红,还捂着嘴巴。我走到她跟前问其原因,她说自己是一看到文中“双黄鸭蛋其实无特别之处。还不就是个鸭蛋!”这句话就情不自禁了,其他同学也十分新奇地去寻找文中的这句话,迫不及待地去读,其中还有个性活泼的做出夸张的动作——笑翻了。当时我灵机一动,打算改变原先的朗读方式,请她把这句话读一读。这位同学带着一种调侃风趣的口吻去读,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掌声中,我又听到有同学用上虞方言小声地把这句说了出来,于是我请他起来用方言读一遍。这位同学很大方地站起来,一边点着手指,一边用老道的上虞方言读了一遍,并在腔调与词语与这句话有很大的差别,赢得全班同学雷动的掌声。这时几个外地生——贵州的、湖南的、河南的、四川的有些按捺不住了,于是我让他们分别用家乡话把这句读了一遍。这时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大胆的女生站起来,学着宋丹丹的口吻去读,她出奇而又大胆的阅读,再次引爆了全场。试想,如果没有细节的观察和发现,没有及时调整朗读的方式方法,没有对学情的顺应,哪有这高潮迭起的课堂生成呢?

三、激活学情,助推学习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强调了学生对新知的兴趣、情绪和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态度,尤其是在学生学习情绪和态度不平淡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设法激活它们。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鼓励、引导和幽默的评价,是一把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情绪和态度的钥匙。

在探讨《端午的鸭蛋》的主题时,众说纷纭。有的学生说本文是给家乡的鸭蛋做广告,我夸他思维新颖、开阔。于是我让学生给高邮的鸭蛋拟一句广告词,有的同学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高邮咸鸭蛋。”我说你能结合平时电视上熟悉的广告词马上仿词挺聪明的,当场给予赞许,他也十分得意。有的说:“高邮鸭蛋,‘三高人群首选礼品。”听了这两句,于是我引导他说:“第一位同学的广告对高邮鸭蛋的交际用功说得不大准确,鸭蛋送礼不常见,试想假如是一位学习成绩不大好的学生收到一提鸭蛋他心里是什么感受?第二位同学把鸭蛋说成保健品,他并没有结合课文写到的高邮鸭蛋的特点和鸭蛋给生活带来的趣味而去做广告。”这位同学心服口服,仍是满意地坐下去。一会儿又有同学欣喜若狂地说:“高邮鸭蛋,蛋中有蛋。”我说:“他是根据文中写到的高邮鸭蛋常有两个黄的特点做广告的,而且有种奇异之感。”这位学生一脸笑容。不久又有同学拟了一句:“高邮鸭蛋,能熬油(遨游)的蛋。”我说:“这广告符合高邮鸭蛋油多的特点,还利用谐音,增添了神奇、快乐效果。”听了我的评论,这位同学无比兴奋,上语文课的积极性更高。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如果说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那么课堂教学的评价语则是这门艺术的精髓,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即时的课堂评价,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状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堂拓展等方面的设定,都应以学生为主,依据学情而定才是科学实用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体现,学生的各项能力才能得以提升。这种立足学情而充满灵动的课堂教学,才是富有人情味的语文课堂,才是令学生陶醉心动的课堂,才是鲜活有生气的课堂。

参考文献:

1.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

2.现代教学,2011(2).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区驿亭镇中学)

猜你喜欢

学情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