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
2016-11-08陈颖姝
陈颖姝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国外流行的衍生于建构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支架式”教学模式作为倡导体验参与,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方式,将有助于广大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我国课程和教育改革的实施。在实施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根据学生的水平合理设置支架;使互动教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并把支架渐撤。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
20世纪70年代,建构主义思想给西方教育界刮来一阵新风,其主要理念就是要求教学逐渐由“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并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索、群组合作的方式,把外界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从而对知识形成新的建构。近来,“支架式”教学模式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下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已在中国各大院校的学科教学中崭露头角。
一、“支架式”教学的概念述要
最先提出“支架式”教学的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他在吸收苏联大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教育观点衍生出“支架式”教学思想。关于“支架式”教学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因此,研究者们在文字的表述上也是不尽相同的。如:罗森-塞恩认为“支架式”教学是教师或更有能力的同伴为帮助学习者解决独自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即帮助学习者跨越当前水平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而提供的帮助、支持的过程;伍德认为“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幼儿或新手在更有能力的他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他们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不能达到目标的过程;欧共体(DGX)的有关文件把“支架式”教学界定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在谈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引入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又译为“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该理论指出,教学不能仅仅保持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上,而是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潜在的发展水平为目标,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教学,即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仅仅要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供更好的发展要求,则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支架式”教学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介入的时空,因此它实际上就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
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又称社会文化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心理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掌握凭借词语传递的全人类的经验。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周围人们(特别是成人)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
维果茨基指出了这一发展的过程,他认为儿童的“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有两次登台:第一次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作为个体活动,即内部心理机能。心理间的机能向内部心理机能的转化实现了心理的发展”。该理论表明人的认知具有社会性,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社会化的过程,只有在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理才能得以生长、发展和成熟。
3.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平衡与绝对不平衡的状态。当新的事物进入注意范围,引起与原有认知的矛盾,产生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从记忆库中提取已有经验,努力将新事物与原有经验联系起来,用已有的经验体系来建构对新事物的认知活动,通过同化与顺应作用,把新事物纳入自己的认知或经验体系,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如此循环,人的认知便得到不断发展,每一个平衡状态既是上次认知活动的终点又是下次认知活动的起点,个体总是以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建构新的事物。
在“支架式”教学里,教师在呈现新旧知识之间,可以通过回忆学生过去已学过的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试图将所学知识与即将要学的知识之间联系起来,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知识的认知结构,使知识从不平衡引向新的平衡状态。
三、“支架式”教学的优势
1.实现了“学生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
“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再像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占据主要角色,学生只是知识被动的吸收者,并且“一言堂”“满堂灌”的教育现象也不再出现。具体来说,在课堂中,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知识和方法,学生能主动地对其进行独立思考,或积极地与老师、同学就其应用进行讨论,然后独自将所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具体的问题当中。整个课堂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性的互动。此时,课堂的主角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课堂成了“多主体”的对话。
2.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具有内部动机(对学习自身的兴趣而引发的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且他们对未知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支架式”教学充分认识了这一点,因为学生独自建构的知识才会牢记,才会懂得运用,才会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3.充分发挥教师多重角色的作用
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的地位下降。相反,教师所要发挥的作用更大。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气氛的“调节者”、课堂管理的“领导者”、课堂讨论的“组织者与参与者”等角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更加熟悉教学内容,洞悉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这的确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兴趣、性格等诸多因素;在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时,要适时调整方向;教师还应该鼓励那些缺乏自信、内向腼腆的学生参与发言。
4.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在“支架式”教学中,师生关系相对比较民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师生对话,生生交流的形式,紧扣教学主题,使得课堂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具体而言,师生之间可能对所学知识产生不同的理解,那么通过讨论,他们可以将多种矛盾的意见以及纷繁各异的观点而形成的复杂教学局面,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思想的火花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出现,集体的智慧常能创造出比个人更丰硕的成果。
四、“支架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般而言,“支架式”教学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创设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小组讨论;效果评价。
1.创设情境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把静止的平面教案变成立体的课堂活动,需要把握好活动情境的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创设原则。通过设置悬念,构建学生迫切学习的活动情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以问题作为出发点,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从而造成积极活动的课堂气氛。
2.搭建支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如一个知识概念的学习应从如下的三个方面搭脚手架:①它的意义是什么?②它是如何定义的?③它是由何决定的?又如,巩固学生练习的习题也应以“问题”为中心,以“方法”为中介,以“答案”为结果搭脚手架。根据教师和学生双方对问题、方法、答案已知和未知的情况,构建由易到难的探知过程。
3.独立探索
进入问题情景之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好适当的铺垫;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引导;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活动发展下去不再有进展时,教师应立即结束活动。
4.小组讨论
独立探索告一段落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个体活动必须贯彻在活动的始终,而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与他人思维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通过教师的调控、点拨和全班学生的集思广益,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达到更深层次的掌握和理解。
5.效果评价
学生在经历了上述各个阶段之后,就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通过填写设计好的评价表来完成。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索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决策判断。
五、实施“支架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支架的设置者
设置适当的支架可以帮助儿童穿越“最近发展区”。教师是一个支架的设置者,更确切地说教师像一个教练。设置支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力及批判精神的发展,最终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教育训练的目的根本上在于形成智慧,造就有创造性思维的开拓者、探索者和学习者,而不仅仅是掌握和储备现成知识。
2.教师必须在“教”与“学”之间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本质上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教学要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首先就要捕捉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最近发展区”只是一个潜在的虚拟的空间,只有当问题显现出来,并且对学习者构成一个相邻的挑战时,“最近发展区”才会显现出来。因此,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且必须邻近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即对学生构成挑战。
3.教师提供的支架必须呈动态的、渐撤的
“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最近发展区”内设置支架,必须是动态的,与儿童暂时的能力相适应的,而且随着儿童能力的增长,逐渐撤离的。因情况而变的支架的目的在于始终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支持的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保持岔最近发展区内。支架的另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能够独自进行学习。这是由于支架式教学在吸收维果斯基思想的同时,还受到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影响,强调学生的自我建构与自我发展。因为经验、能力等的限制,学生的自我建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支架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方向,以减少学生无谓的努力,使学生能以最适宜的速度、合目的性地发展。但当学生的能力增长时,教师必须将学习的管理权逐渐移交给学生。“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所提供的支架必须是渐撤的。
六、结语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替代传统教学的理想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是由学生主导的,因为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由于学生的学习成果是通过学生的努力获得的,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再是知识的评判者和权威,师生关系趋向民主,这也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参考文献:
1.Henderson.How Scaffolding Nurtures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s Literacy Repertoire: insiders and outsiders Collaborative Understandings [M].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2002: 309.
2.L.E.Berk&A.Winsler. 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 [M].Vygotsk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EYC, 1995.
3.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杜军.“支架式”教学应重视”脚手架”的搭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
6.高稳.教学模式研究[J].校长阅刊,2005(12).
7.李中华.翻译课堂教学互动模式探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4).
8.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9.刘杰.支架式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10.石蕊.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
11.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2.魏志平.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方法[J].数学通讯,2003(4).
13.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1).
14.王磊.支架式教学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
15.王丽凤.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翻译课中的应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4).
16.伍小君.“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建构[J].外语学刊,2007(4).
17.徐学福.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18.朱琳琳.关于支架式教学基本问题的探讨[J].教育导刊,2004(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