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

2016-11-08赵霞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30期
关键词:小蜻蜓萤火虫课文

赵霞

信息技术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血液,其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化抽象为形象,使课堂具有更多的可感性,促进学生的理解。但是,随着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这促使人们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革。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做了积极的思考。

一、案例分析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读本中的《夏夜多美》一课为例,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的融合。《夏夜多美》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文章文辞优美感人,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浓浓的温情,是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佳作。它讲述的是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摔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呢?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执教老师采用个性化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大幅背景展示夏夜公园池塘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欣赏美丽画面,演示睡莲姑姑救蚂蚁,小蜻蜓、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过程,通过动态的情境,诱发学生对现实情境的再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课文教学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

1.创设情境,调动情感。通过导语的激趣引入,形象地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伊始,就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调动了学生的兴致,让学生在美丽的夜空用摘星星的办法,复习生字,让画面来诠释语言文字,让文中插图动起来,极富情趣,也增强了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效果,让学生带着对夏夜的美好感觉,进入课文《夏夜多美》所构筑的情感世界。

2.以读为载体感悟文本,初读时是为了读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对内涵有大致的了解;再读时是为了读懂,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读,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初步感悟夏夜不仅景美,而且人物的心灵更美;细读时,是为了读透,选择重点句子、重点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指导学生用不同语气来读,体会文中人物不同境遇及不同的情感,老师导得激情饱满,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读得趣味盎然,正像有位同学说的那样“这篇文章很美丽,我要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自发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通过朗读、理解、想象,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情绪,感受夏夜的内在美。这样也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而且朗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自读、齐读、引读、范读、配乐读、边读边演、分角色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多样化的朗读,像一种调味剂,给课堂气氛带来了积极效果,更能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和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编排上,以对话贯穿始终,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也是学生培养语言、语感的良好载体。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理解了内容,而且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巩固了汉字。

3.借助课件,真切感悟。对小蜻蜓、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过程的教学,播放课件。以音乐烘托,以画面渲染,配以表演,使学生沉醉在夏夜美的意境中,在引导学生感悟上,抓住重点段和重点词句来领会童话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从“喜欢谁”入手,重点指导送小蚂蚁回家的过程,为什么要小蜻蜓、萤火虫帮助,正是因为睡莲帮助小蚂蚁上了岸却不能行走,小蜻蜓主动协助是有会飞的本领,漆黑的夜晚,小蜻蜓光会飞不行,它看不见路,于是萤火虫挺身而出,利用自己能发光的特长帮助小蜻蜓带路导航,三个人物分工完成了救蚂蚁,送蚂蚁这一善举的全过程,体现了这个团体团结协作,各尽所能,共同完成了一项救人、帮人的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课教材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篇童话的难点就是让学生感悟睡莲姑姑、小青蛙、萤火虫帮助小蚂蚁回家的协作精神和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钟老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点,挖掘了其中的人文底蕴,在与文本交流中,激其思、动其情、明其理。在与人物的对话中触摸到了人文关怀,使学生形成独特、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念,同时在读中,学生沐浴到真、善、美。

4.适当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言似暖暖春风,涓涓细流融入学生心田。当学生受到鼓舞时,他们学得更好;当学生读得好,说得好时,老师总是说:“你真棒,你说得真好,把掌声给他。”当有一个学生回答不准确受阻时,老师会说“没关系,让我们耐心等他一会儿吧”“再给他次机会”。学生备受鼓励,老师十分具有亲和力,构造了一个和谐快乐的课堂情境。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注意以下三点

1.不能滥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灵感不能仅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的灵魂潜行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的阅读,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在对话理念下的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切忌用电脑的播放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不能只强调课堂容量,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规律。

2.运用的多媒体素材力求画面新颖,表现生动,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启发,能发掘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枯燥的表现手法。要尽可能引人入胜,生动有趣,使学生进入演示的气氛,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要避免花哨。

3.不能以多媒体演示取代文本阅读。语文学习的特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文学理论上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提法,因此语言的魅力是任何影像都无法取代的。

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运用得当可以使语文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使用不当会事与愿违。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在运用时把握好尺度,找准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协调好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遂平县电化教育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小蜻蜓萤火虫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小星星和小蜻蜓的约会
委屈的小蜻蜓
小蜻蜓,停一停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