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现代汉语教学变革
2016-11-07曾芳
曾芳
【摘 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应针对存在的教材与实际相脱离、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推进教材文本实用改革和课堂课后创新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现代汉语教学;改革
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和编辑出版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现代汉语因为自身的基础课程属性,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学好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帮助学好其他课程的实用工具。作为一门相当重要的课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够乐观,急需找出原因并针对缘由给出解决方式。
一、汉语学习中的问题
1、教材内容不符合实际需要
在现代汉语的不同时期,现代汉语体系及规范都有所进步或停滞。现阶段的现代汉语体系难免以偏概全,在某些方面不够真实和准确,实际运用的语言与教学所讲有所偏差甚至脱节,学习的内容实际上并不能运用于生活和工作需要,难免大大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不仅仅要把现代汉语当做理论性课程教学,而是强调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研究语言的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包含对语言基础的掌握以及通过基础知识对语言进行组合排列使得语言被赋予更深含义,虽然汉语是母语,但是将其按一定方式运用使它们成为有所意义的交际用语是需要研究学习的课程。在现代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语言事实细致描写,对一般性语言原理学习,养成提高更好的语言运用能力;除了运用语言的能力,研究语言的能力也很重要。在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后通过观察分析身边的语言现象寻找语言在各种语境下的特殊表达,分析语言在不同运用方式中存在的规律。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某项事物没有兴趣便不愿意关注它从而达不到所期待的效果。学生不愿意学习现代汉语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兴趣,不愿意认真接触,即使学校以考试强行要求,学生也只会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勉强应付考试,关注问题事件、研究探讨知识的情况一般不会在学生的考虑范围内。但现代汉语对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的学习与工作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其实用性很强值得认真学习对待;另一个原因就是汉语学习缺乏新鲜性,作为母语从小到大都在运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轻视其影响力和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积极性更受影响。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因
现代汉语课程在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汉语方面提供重要帮助,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语言文字工作和现代汉语研究工作打下基础。现在的市场经济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大学本科已不再仅仅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转为培养大众需要的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转变观念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教育部明确提出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提高大学生学习和实践创造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掌握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后要结合职业岗位和技术操作需要掌握操作性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更强调结合实践应用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创新能力的 “复合能力”:在知识的构建上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基础还需要过硬的应用性知识辅助搭建,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要下功夫研究,掌握成熟技术和专业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并结合理论形成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技艺运用能力;在素质锻炼方面,应用型人才在了解学习专业技能后需要强调开拓创新,结合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满足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需求。
三、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教学改革
1、教材文本实用改革
在保持基本理论框架的前提下,适当删减重复或落后的部分,增添与时代接轨的更有应用性的内容。在已有教学的安排中,对于现代汉语教学例如汉字字体和构造教学内容以及语法篇章学习需要作出调整,让教学内容更紧凑集中;语言学概论中已经在学习的音位归纳、词汇义素分析等内容就不需要在现代汉语教材内再次学习,增添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有实用性的教学素材,真正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结合,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要落实到生活工作中,保证语言的学习贯穿课堂与生活,培养学生更好运用语言的能力。
2、课堂课后创新改革
首先从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始,不再是“满堂灌”,而采用“问题贯穿”教学法,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从预习到课堂讲授、提问练习、课后作业、复习、考核整个过程都包含问题,有计划的、系统性的整合教学,提高传授知识的质量并强化系统性能力。例如在学习“普通话语法方面特点”时可联系网络词汇进行组合教学加强学生使用和学习兴趣,在学习词汇构造时,对于否定句和肯定句的不同词组方式却能表现同样意思的问题也需要做出研究,虽然这样的句式在生活中的运用很普遍,但是学生会忽略其深有意义,通过提问的方式可能会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主动探究意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相应在做出改变,现代汉语教学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有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设计课程需要课件,把原本抽象的理论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不再像以往仅仅通过老师讲解获取知识。同样在多媒体教学中因为结合现在流行元素使得语言课更有实践性,学生对语言教学所需要赋予的情感体验有更好的体会。通过影片放映或者趣味PPT剪辑等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课程的内容是丰富有内涵的图文结合表达,首先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也不会觉得乏味,课堂生活应该是有趣的充满互动性的,而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被动吞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现代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在已有的进步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研究,稳固改革成果,提高改革效益,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素质提升,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为社会输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同样在课后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调查,随着调查进程学生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的练习也有帮助。在课堂互动方面需要教师主动营造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虽然是由教师掌控教学节奏,但事实上学生也具备话语权,在构建个人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平等对话和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双向吸收,学生学习知识,教师了解效果。通过这样的良性互动激发学生交流需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结语
时代发展带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从以前对高精专人才需要向应用型人才需要转变。每年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但是在一线岗位仍然缺少能真正胜任岗位需求的合适人才。高校本科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相应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毕业生又容易有眼高手低的心理导致找不到理想工作。高校和社会对于人才之间的需求矛盾需要通过高校改变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培养模式出发,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理论与实践,增强课程实用性,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语言运用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准确分析语言现象,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更加精确,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费良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07.40-42.
[2] 孙永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思考[J].社科纵横,2013.10.166-168.
【作者简介】
曾 芳(1979-)女,湖南东安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